在古代,各地之間資訊交流不方便,很多事情傳來傳去就變了樣,尤其是和鬼神相關的事情。
眼看就要到清明節了,村裏的老人們常常在這個時候叮囑晚輩一些事情,生怕他們不懂規矩,沖撞了祖先。
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餓死不吃墳前供,再累不坐人肉凳」 ,這句俗語是什麽意思呢?
迷信的古人認為,人的靈魂是不死不滅的,人在死後會根據他們生前所做的事情好壞,安排他們去天堂還是地獄。
生前積德行善的人,死後會進入天堂,而做惡之人死後會被打入地獄,受盡折磨。
不論是去天堂還是地獄,逝者的親屬都會為他們準備盛大的葬禮,古往今來,葬禮的程式也越發繁瑣,講究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而人們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希望逝者安息。
此外,每逢清明節,親屬們也會準備豐盛的供品去祭拜逝者,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
這些供品是為逝者準備的,因此祭祀結束後,供品就留在墳前。
在一些地方,墳前供品是不可以吃的,因為這是給逝去的長輩準備的,如果吃了,就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人們認為,雖然人死了,可是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有和活著時候一樣的生活,也是需要吃喝玩樂的。
基於這個想法,人們會為逝者準備各種陪葬品,然後在上墳的時候,也會準備紙錢供品,就是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一些。
也有人認為,吃了墳前供品,就會有不幹凈的東西附體。
在小編的老家,有「饑鬼搶齋」的說法,大概意思就是吃了墳前的供品,就變會成為餓肚子的小鬼。
但事實上,過去的人們生活不好,經常受戰亂和疫病的影響,不少百姓流離失所,成為流民乞丐。
他們平時很難吃飽肚子,不過在祭祀的日子裏,他們會偷偷去墳墓旁,偷取他人祭祖的供品,以填飽肚子。
清明的時候,氣溫還比較低,放了幾天的食物也不會變質,但是七月十五中元節的時候,氣溫高,供品擺放一天都有可能變質。
人餓極了,才不管食物是不是變質,只要能吃就行,也正是因為不註意食品衛生,吃了供品的人會生病,輕則腹痛拉肚子,重則食物中毒,有生命之憂。
由於人們沒有不懂醫療知識,還以為是吃了供品,得罪了墳墓的主人,是他們的鬼魂前來討債呢。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墳前的供品並不會招來鬼魂,吃了供品的人會生病,不過是正常的食物中毒現象。
這些供品在戶外存放時間過長,蚊蟲的啃食以及環境中的各種細菌,導致食物變質,吃了變質的食物,肯定會引起腸胃不適。
還有人認為,這句話與人的教養素質有關,一個人哪怕是餓死,也不可以偷吃墳前供品,往大了說,就是人不論在什麽情況下,都不能偷竊。
古往今來,人們講究逝者為大,雖然人的肉體已經死亡,但是他們給後代留下的家業是值得代代後人銘記的。
在上墳的時候,後人感謝祖先的恩澤,會準備很多美食水果作為供品,這都是後代的心意,倘若這份心意被其他人吃掉,這個偷吃的人就太不道德了。
也有說法,是說大戶人家擔心自己的供品被他人分食,於是就派人散布「餓死不吃墳前供」的謠言。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偷吃供品的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不會被人發現,可是一旦被墳墓主人的後代發現,偷吃的人也會被教訓。
本來就沒錢買吃的,現在被人打一頓,還沒錢看病,等待偷吃供品人的只能是茍延殘喘的活著。
關於墳前供品到底能不能吃,並沒有固定的答案。
在一些農村或偏遠地區,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上墳祭祀用的供品都是平時很難吃到的食物。
他們舍不得這麽好的食物就這樣白白地扔在墓前,這樣做太浪費了,於是祭祀結束後,會取一部份食物灑在墳墓前,大部份的食物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我們平時坐的凳子是木頭做的,也有塑膠做的,這句話中提到的「人肉凳」,顧名思義,就是人做的凳子。
在古裝劇中,我們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古代的達官顯貴在上下馬車的時候,奴仆會趴在地上,把自己的後背當做台階,方便主人上下馬車。
有一些奴仆不滿意主人踩背的做法,於是在主人踩著自己的時候,故意使壞,導致主人從馬車上摔下來。
根據清朝的史書記載,和珅就非常喜歡坐人肉凳,他的府裏有很多身姿曼妙的婢女,和珅每次吃飯的時候,就坐在她們的背上。
在民間故事中,也常常看到土財主坐人肉凳的故事。
據說,以前有一個土財主,他非常懶,每次出門都是坐轎子,上下轎子的時候,仆人趴在轎子旁邊,他非常享受這種待遇。
下了轎子,他也懶得站著,於是就讓仆人趴著,自己坐在他們的背上。
這個財主身寬體胖,而仆人瘦骨如柴,仆人長期受財主的壓迫,導致他們早早就病逝了,據說這個財主三年坐死了四個仆人。
後來,財主生病了,他躺在床上起不來,仆人們見此都紛紛逃跑了,沒人願意留下來伺候他。
就這樣財主臥床四年,遭受了很多非人的待遇,人們說,這是死去的四個仆人來報仇了,每個仆人報復一年,正好四年。
在過去,人們沒錢沒地位,生活就非常艱難,一些給達官顯貴工作的仆人,更沒有人權和尊嚴。
從人權角度來看,坐在其他人身上是不尊重別人的行為,老百姓們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
且不論土財主的故事是真是假,但這個故事表明了老百姓對人肉凳的痛恨,這也就是「再累不坐人肉凳」的來源。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肉凳是指坐在他人大腿的行為。
在家中其他長輩,他們會把小孩子放在自己的腿上,這是親情的體現,但是出於對長輩的尊敬,父母也會勸說孩子從長輩身上下來。
晚輩不坐長輩的腿上,是對長輩的敬愛,也是擔心長時間坐在長輩的腿上,會讓長輩感到疲憊。
後來,人們將這種行為引申為男女關系,指的是女人不能坐在男人腿上,有傷風化。
在過去,女性受封建思想的約束,她們非常註重男女之間的親密舉動,未婚的情侶哪怕再相愛,也要發乎情,止乎禮,不能有逾矩的行為。
一旦未出閣的女子和其他男子發生肢體觸碰,就會被視為不潔,名節也不保。
聽老人們講,過去有一個女子,家住河邊,一天發洪水,她不慎被河水卷走,這時路過的男人拉著她的胳膊,將她救起。
按照現在的想法,女子應該感謝男子的救命之恩,可這個女子太愚昧頑固了,她竟然要砍下被男子觸碰的胳膊,以保全自己的名節。
女子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但從另一面看,也反應出封建思想對女子的束縛。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常看到一個畫面,就是風塵場所的女子為了討好客人,她們會很嫵媚的坐在男人的腿上。
這樣的女子總是給人輕浮,不懂禮義廉恥的感覺,故而古人們用這句俗語勸誡良家女子,不能坐在男人腿上。
現在,人們的觀念已經轉變了,思想也開放,對於男女行為舉止包容度很高,在一些公共場合,經常能看到男女情侶接吻或者女性坐在男性腿上的行為。
公共場合做這些親密的舉動,會影響他人的心情,另外還有我們不能忽視未成年,他們也會看到這些舉動,身心會受到影響,不利於未成年健康成長。
這種現象在現如今的社會司空見慣,大家雖然反感這種不雅的行為,可是也沒有權力管他人秀恩愛。
如今,再看「再累不坐人肉凳」這句話,不由得佩服古人的智慧,他們也是接這句話勸告世人,做人要懂得羞恥之心,公共場合中舉止要合乎禮儀,哪怕是思想開放的現代,男女也應該註意分寸,避免親密的舉動影響到他人。
「餓死不吃墳前供,再累不坐人肉凳」 作為俗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雖然這句話帶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可從側面也反應了古人的生活。
沒有人願意去撿墳前供品吃,也沒有人想成為別人的人肉坐凳,古人們透過這些俗語,傳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在過去,這些俗語影響了幾代人,我們應該學習俗語,了解俗語背後的社會意義。
學習俗語,也是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只不過我們也應順應時代的變化,給這些俗語賦予新的含義。
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俗語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