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1991年才發現的漢碑精品,質樸平糊、從容穩健,不輸【史晨碑】

2024-07-29文化

此碑名為【肥致碑】,全稱是【河南梁東安樂肥君之碑】,埋藏於地下近1800年,直到1991年在河南偃師才被發現,後由專家清洗之後,碑文清晰可見,整個碑版保存得極好,上面有將近500字的碑文,僅有一字殘損,實屬難得啊。

按碑文的資訊解讀下來,此碑建於東漢建寧二年(169)五月,碑高九十七點三厘米,寬四十七點五百米,字型為當時正流行的隸書,共計19行,行29字,現存於偃師市商城博物館。由時間推算,它比【曹全碑】的時間還要早,與【史晨碑】是同一年的。

東漢時期是隸書發展的高峰期,也可以說是巔峰時期。但由於年代久遠,能保留下來的書作極少,現如今學隸書者則多以【曹全碑】為主,因為它保存得相對是最完整的了。而【肥致碑】所展現的是質樸平糊的氣息,整塊碑都流露出從容穩健的韻味。

更為難得的是,由於出土時間較晚,現代保存技術比較高超,其字口鋒芒依舊銳利如新,仿佛剛剛從磨刀石上磨礪出來一樣。這種筆致宛然、清新自然的風絡,與之同時期所建的【史晨碑】、【華山碑】等廟堂之作相比,【肥致碑】的書寫意趣就顯得尤為突出,它沒有過 它沒有過多的雕琢修飾,卻能夠自然流露出書寫者的情感與心境。這種純粹而真摯的藝術表達,使得【肥致碑】成為了漢碑隸書之精品,為後世所傳頌。

這塊【肥致碑】主要講述了東漢時期著名道教人物肥致的一生以及他的事跡。碑文詳細記載了肥致自幼即不同凡俗,長大後奉道修行,隱居鄉裏,在棗樹上建屋居住的生活狀態。他師從魏郡的張吳學習道法,並與歷史上著名的晏子、黃淵、赤松子等人物為友。肥致的道術高超,能夠空行萬裏、浮遊四海,出入於窈冥天地之間,並且有著幻化無窮的能力,因此在當時享有盛名。

此外,碑文還提到了肥致曾多次奉詔入朝,為皇帝提供神仙之術,如從蜀地為皇帝取得新鮮的葵菜,消除災異等。這些事跡都彰顯了肥致在道教界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最後,碑文講述了許建的父親許幼曾拜肥致為師學道,而肥致死後,許建出於對父親的孝心和對肥致的崇敬,特地在許幼的神位旁邊設立肥致的神位,並進行四時祭祀,以此表達對肥致的懷念和敬仰之情。

整塊碑不僅記錄了肥致這一道教人物的事跡,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道教文化和人們對神仙術法的信仰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