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知青散文集:收獲五個一

2024-04-26文化

今天我跟隨錦州市知青文化研究會的37位同誌,一起來到朝陽北票上園鎮溝口子村柳黃屯組,參加由朝陽市旅遊協會等單位主辦,上園鎮溝口子村、知青部落等單位承辦、協辦的「遼寧白石開河魚暨白石漁村知青部落美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走進知青部落的「知青展覽館」收獲五個一。

一、一張龍票

這是我第一次有「龍票」的深刻印象,這張北票市檔案館收藏的「執照」影印件,是一張宣統元年(1909)的土地「龍票」。土地執照稱為龍票,是因為執照的邊框內有設計精美的六條三對二龍戲珠龍形圖案而得名。執照左上角光緒年號左側有「宣統」紅色字跡,說明執照由宣統元年沿用光緒年間舊照發放。清宣統元年政府開始大量出售「龍票」,不僅在京城一帶出售,在東北地區地廣人稀的地方更是大量出售,所以龍票的出現不足為奇。

二、一個地名

「北票」之名源於清代煤礦開采。清光緒年間在境內發現煤礦四處,經土默特右翼旗報奏,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準予開采,並行給執照(即龍票)四張,因四礦皆在朝陽以北,故稱北四票,後來簡稱北票。傳說中的「龍票」是清太祖向債權人出具的用龍璽蓋章的債權票證,是一種還款票據,表明最高的信用級別。凡手執龍票的關內大戶,後來都被認為是為大清立過大功的功臣。

三、一件展品

見到蓑衣的一刻,我首先想到的是大淩河流域有狩獵的民族嗎?在我的印象中狩獵民族使用蓑衣最多,因為狩獵時它是最好的「護身服」。我知道漁民也有使用,但不知道農民也使用。我知道蓑衣是用草編制的雨衣,是用不易腐爛的蓑草編織成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的雨具,與頭上的鬥笠配合使用。這一刻我知道了蓑衣是舊社會勞動人民人們普遍使用的「雨衣」;今天的鬥篷就來源於蓑衣。

四、一口新鐘

說不好我為什麽對掛在展覽館門前樹上的一段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鐵制成的「鐘」非常感興趣,只知道它讓我想到了當初在青年點參加生產隊勞動時,隊部門前的老柳樹上就掛著一段鐵軌,鐵軌上還掛著一根道釘,這就是生產隊的鐘,每天出工前生產隊長就以敲鐘為號。而這一刻正式開會前溝口子村的佟海軍書記就敲響了鐘聲,我特別有親切感。

五、一個部落

位於溝口子村柳黃屯的「知青部落」,是今天活動的主角。知青部落是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全國先進青年點--溝口子村門外青年點(1974年建點,由27位知青組成)為依托,以知青文化為主題,融合鄉村文化為一體,於2020年建成的休閑度假場所,這是一處按照原青年點仿制的房子。

作者簡介:

胡立勇,男,漢族,1957年8月出生。錦州市知青文化研究會顧問。1975年至1978年下鄉到興城縣望海公社朱家大隊。1978年12月考入錦州農業機械化學校,畢業後曾任職於錦州包裝機械廠、錦州市農委、錦州市科協、錦州市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