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清明節」的由來

2024-03-28文化

今天是公歷(陽歷)2024甲辰(龍年)年3月27日,農歷(陰歷)十八,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將要來臨。

清明節是中國古老傳統的民俗節日,既是節日也是節氣。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陽歷)的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開始的一日為清明節。這時候,大地萬物復蘇,風和日麗,空氣清新,一片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此時叫做清明。

清明時有一個重要節日,叫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有掃墓祭祖祭英雄先烈的傳統習俗。其實,這是為了紀念古代的忠臣孝子 介子推 的,一直延續到現在。

據【史記】載: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母後」驪姬和國君夷吾的迫害,在國外逃亡了十九年。有一次,他路過衛國時,又饑渴又困乏,又很特別想吃肉。這時的衛國國君拒絕接見晉國的流亡公子重耳,重耳非常沮喪傷心。重耳傷心之余,忽覺隨臣介子推不見了。過了好大一會兒,介子推雙手捧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奉現給了重耳。重耳很高興,狼吞虎咽地享受了這一頓「美餐」!重耳吃後,詢問介子推這「肉」是哪裏來的?介子推如實稟告,重耳才知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熬湯奉君。

重耳倍受感動,含著淚水對眾隨臣說:「以後,我若為君,絕不忘記今日之情!」 後來,重耳果然做了晉國的國君,是為晉文公,乃春秋五霸之一。顯赫於世的晉文公重耳開始封賞功臣,介子推非常鄙視爭功封賞的人,就舍棄了封賞,帶著自己的老母隱居到綿山去了。

晉文公(重耳)封賞群臣居然把功高的介子推給忘了。有人提醒晉文公:把功臣介子推忘了!

這時的晉文公(重耳)才忽然想起了夕日的「割股奉君」的功臣介子推。晉文公派人四處尋找介子推,卻沒有下落。晉文公又親自去綿山找尋,介子推躲開了晉文公重耳,就是不肯出來。這時,有人出主意給晉文公重耳:「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介子推必背老母逃出山林,這樣的話,不就可以見到介子推了嗎!」

晉文公(重耳)認為此主意甚好,就下旨放火燒山,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仍不見介子推的人影。原來介子推寧死不受封,和老母在一棵大樹下相抱而被燒死。晉文公(重耳)望著被大火燒死的介子推母子,痛苦不已。命人將介子推安葬在綿山。

這時,晉文公(重耳)又在介子推母子被燒死的那棵柳樹間的洞內發現了件東西,開啟東西細看,卻是幾行血字:

「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

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

願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重耳)讀罷此文,更加悲傷,即下旨將綿山改名為介山,把介子推死的這一天定為「清明節」!以表示接受介子推「願政清明復清明」的願望,並下令從清明節的前一天起,舉國上下全面禁止煙火燃燒,普天之下的家家戶戶必須「吃冷飯、喝涼水!」這就是「寒食節(清明節)」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