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代銀子到底長啥樣?遍布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都沒人撿

2024-05-09文化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 「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這銀子怎麽黑不溜秋的,掉在地上都沒人撿。」這讓人們不禁好奇,古代的銀錢真的是這樣的嗎?難道古人對銀錢真的如此不屑一顧?還是說這背後另有原因?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開始探索古代銀錢的真實面貌。

一、銀子作為貨幣的肇始

在古代,人們最初使用貝殼、玉石等物品作為貨幣。這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人們開始嘗試原始農耕,出現了定居聚落。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物物交換的方式漸顯低效,於是人們開始使用等價物作為交換媒介。珍貴的玉石、貝殼等自然物便成為最初的「貨幣」。進入銅器時代後,銅質的錢幣也開始出現。到了周朝春秋時期,已經有專門的錢幣鑄造作坊。戰國時期,銀子也開始在富裕階層中流通。

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時期,銀子正式成為官方貨幣,這是中國歷史上銀子首次被國家承認和推廣使用。然而,廣大農民依然無力使用銀錢,其日常交易仍以麻布、銅鑄等為主。據史料記載,漢時期一枚銀元就足以買牛2頭。現金奇缺的社會底層,怎能負擔得起昂貴的銀錢呢?從此,銀子與黃金、銅錢一同成為古代重要的貨幣形式。

二、銀子形狀的演變

銀子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時隱時現,其形制亦隨朝代更叠而變遷。從漢代首現銀質貨幣,到元明時期的大規模鑄造流通,銀子在外形上可謂是百家爭鳴、樣式紛呈。

漢代的銀子最初僅作為工藝品在貴族階層流通。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的銀器有勺、杯、盤、壺等形制,富有裝飾性,明顯不是作為通用貨幣而制。直至東漢末年,曹魏出現了類似現代錢幣形態的圓形象錢,才真正開啟了銀錢在平民階層的流通。

唐宋時期,銀錢作為官方貨幣得到大範圍推廣,其形制也日趨多元。唐初有銀鋌、船型銀鋌、銀餅等,後期則統一為「開元通寶」銀鋌。到了宋代,銀元的形狀愈加豐富多樣,有圓形、橢圓形、長條形、扁平球形等,連同重量、紋飾、錢文都參差不齊。這一時期的造幣技術日益精進,出現了先進的造幣作坊,但同時也衍生了私自鑄鈔的假鈔活動。

元朝時期,政府著力整頓貨幣秩序,鑄造出一種極具代表性的銀錠——「元寶」。元寶視重量標準嚴格,形狀規整中間凸起、兩側向內彎曲,重量為50兩,便於流通和辨識。此後幾百年,各地銀錢雷同元寶形制,成為古代最具影響力的銀質貨幣。

三、銀子流通中的趣事軼聞

在古代社會,銀子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普通民眾很少有機會接觸銀錢,即使有,也會因為身世背景而心懷矜持,不願將其暴露於人前。例如,盛唐時期有一戶人家祖上曾是達官顯貴,家道中落後私藏了一些祖傳的銀子。每逢重大節日,家人便會暗地拿出這些銀元供奉,結果被鄰人瞧見後惹來一陣哄笑。

另外,為了辨別銀錢的真偽,古人也會用牙咬銀錢一口。銀錢呈現出的不同痕跡,往往能夠判斷其成色的純濁。據【武林舊事】一書記載,明嘉靖年間曾有一對走投無路的富家子弟鑄造假銀元貍猾市民,結果被一位老者透過輕輕一咬便辨別出真偽。

四、碎銀子的生存哲學

在古代,銀錢單位較大,一錠銀子往往相當於幾十兩甚至上百兩的重量。為了方便使用,人們發明了一種專門剪裁銀子的工具——戥子。戥子形狀類似剪刀,由兩片彎曲的銳利金屬片組成。使用時,將銀錠夾於中間,用力一剪,便可將之切割成若幹小塊。剪下的銀子便是俗稱「碎銀子」。戥子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銀錢使用的便利性。

碎銀子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日常交易中對零散錢幣的需求越來越大;二是貧富懸殊是造成碎銀子出現的重要原因。上層貴族常常一次性購買昂貴的物品,若非整錠銀子便無法支付;而下層平民往往只購買一些日用品雜物,用整錠銀子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有了碎銀子的出現,兩者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五、銀子黯淡無光的內在原因

那麽為什麽古代銀子會變得黯淡無光、布滿牙印,甚至掉在地上無人問津呢?其實這都與銀子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內在原因分不開關系。首先,銀子的材質並非純銀制成,而是會摻入一些其他賤金屬以增加硬度。其次,銀子在長期使用流通中難免會出現磨損。再次,外在環境如空氣、濕度、溫度的變化都會使銀子表面氧化出現斑駁的痕跡。最後,一些民間習俗如將銀錢佩戴身上亦加速了銀錢氧化的過程。因此,銀子外表的黯淡無光並非時人對之漠視或蓄意褻瀆,而是長期使用以及一些客觀因素造成的必然結果。

透過以上對古代銀錢的演變與真實面貌的探索,我們可以看到古代銀錢的發展歷程、外形變遷、流通趣事以及民眾對之的態度轉變。盡管古代銀錢在使用過程中會變得黯淡無光,但這並不影響它在人們心中的價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