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晚潮|左宗棠浙西賑災

2024-07-15文化

潮新聞客戶端 王石良

左宗棠,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治元年(1862)三月,奉命進軍浙西,先後與太平軍李世賢部激戰於常山招賢、江山清湖、衢州裏外黃和蓮花鎮,龍遊湖鎮、金華白龍橋等地,屢戰屢勝。同治二年(1863年),又先後攻克富陽、桐廬。同治三年(1864)八月,攻克杭州,占領浙江全境。戰爭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左宗棠在同治二年上奏朝廷的奏章【奏浙江酷遭災劫情形片】中有這樣的描述:「浙江此次之變,人物雕耗,田土荒蕪。彌望白骨黃茅,炊煙斷絕。」

苦難面前,浙西人民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賑災救饑活動,以度過難關。時任浙江巡撫、浙閩總督的左宗棠在這次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左宗棠(1812—1885,晚清軍事家)。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視覺中國。

創設同善局

仙霞古道東側的清湖石口村(今華夏村)是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僻靜的小山村。1862年4月13日,村裏突然開進大隊人馬,大本營就設在夏氏宗祠,大門前高豎一面大旗,上書一「左」字,原來是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新建的楚軍。此前3月初,太平軍李世賢部親率南路軍主力,由遂昌攻入江山南鄉,駐軍清湖、花園崗、石門、江郎、鳳林一帶。左宗棠率軍來到與花園崗一河之隔的石口村,與太平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搏殺。後李世賢部因軍糧不繼,撤離石門、花園崗,返回衢州、龍遊。

左宗棠正準備移師衢州,大本營外來了幾個求見者,內有江山縣學訓導王鈺,生員周登瀛、徐謙和、徐元和、姜桂叢,還有一個叫汪南佐的道長。他們都是為民請命而來。江山本是富庶之地,但經過兩次大戰(上一次是1858年石達開部攻入江山),江山南鄉一片雕敝,屋舍半成焦土。米價騰貴,鬥米千錢,饑民乏食,乞糶無門,哀鴻載道,殘骼滿途。為此,江山一批愛心人士為救民苦難走到了一起,成立「延喘局」,分派各處勸捐賑饑。然民間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們希望得到左宗棠的支持。於是相約來到楚軍大營,求助於左宗棠。

眼前的這位新任浙江巡撫身材即使穿著寬大的官服,依然罩不住其略顯臃腫的富態。方方正正的國字臉,亂蓬蓬有些野蠻生長的小胡子。但眼光炯炯有神,透著湖南人的倔強和堅毅,給人不怒自威之感。聽了王鈺等的請求,左宗棠溫和地問:「我能為你們做些什麽?」王鈺說,要讓更多的人能活下去,必須把募捐的範圍擴大到福建、江西等鄰近地區,希望左憲行文各地官府,要求他們支持、配合善後募捐救災工作;頒給「護照」,方便勸捐購糧。左宗棠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臨行前,左宗棠提議將延喘局則改為同善局,以示上下同善、官民同賑。王鈺等大聲說好。37年後,汪南佐在【同善錄組譯】序言中,就提到了這段往事:「是時左憲在江邑駐軍剿□,諸士親叩營中,呈請賜示辦賑,設立條科,同心籌理,曾蒙錫名曰同善局。」

同年11月12日,經過多方征求意見,左宗棠下發【浙江補救條例十二條】(又名【左中丞曉諭地方紳民籌辦同善局事宜告示】),要求浙江各地開展善後賑濟工作,內容包括同善局當前急辦事宜(收養幼孩、收養婦女、恤養孤寡殘疾、收埋)、籌集經費辦法(勸捐紳富、增鹽茶厘稅、增船戶厘稅、勸捐祠廟私租)、應嚴禁四條(禁拐擄、禁擾索、禁欺淩、禁屠宰耕牛),具體詳盡,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如收養小孩,當在15歲以內的流浪兒童,「入局後,日給米半斤,鹽茶錢8文,兩名共絮被一條。如有確實親屬來領,令幼孩自行認明,始準給領,以防冒詐……其鋪戶願領學習手藝者,取具領歸學習某種手藝字據粘卷備查。其姿性穎異者,由局送入義學讀書。」對孩子的關愛可見一斑。又如收埋屍體,明確「凡收埋一屍,由局給錢二百文。埋深四尺以外,淺者不給。」為激發民間勸捐熱情,左宗棠將捐納數額與榮譽相結合,「捐錢八十千(一千銅錢約合一兩銀子)者填給六品功牌,六十千者填給七品功牌,四十千者填給八品功牌,二十千者填給九品功牌。」而禁擾索、禁欺淩,則針對兵勇、團練等借安民之名行擾民之行,「一經官司訪查得實,即通稟本部院,分別治罪。查系遊勇,立予斬決」,可謂雷厲風行。「十二條」規範了江山民間賑災工作,推動了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自夏徂秋,活人萬余,兼收葬各處遺屍體。」(徐謙和【同善局辦賑緣起】)

這種「官民同賑」的慈善方式迅速在三衢大地展開,後又擴大至浙江全境,造福深受戰爭蹂躪的災民。為此,鄭恒年作詩【左公來】贊美左宗棠,詩曰:

左公來,左公不來民命哀。

左公來,左公一來天心回。

妖星千尾東境掃,萬姓肉供虎狠飽,

任爾眈眈莫敢攖,維公一來戈其倒。

來何暮一月,呼天苦無路。

來何速萬人,額手願屍祝。

滄桑劫換紅羊驚,斯人一出為蒼生。

籲嗟,唐令公曾入古樂府,誰歟繼者並千古。

公來賊仍東遁去,見民如虎見公鼠。

鄭恒年,城區太平坊人,鹹豐年間舉人。善詩文,工書法。殘酷的戰亂使鄭恒年對和平生活充滿渴望,對能征善戰、心懷善念的左宗棠充滿崇敬之情。這首詩後來收入【同治江山縣誌】。

同善局在行動

王鈺、周登瀛等回去後,按照左宗棠的旨意,改延喘局為同善局,完善機構,擴大隊伍;仿衢州同善局,訂立【同善局辦賑章程】,內容包括散賑之法、註冊之法等;上書金衢嚴道、衢州知府和江山縣令沈維祺,要求及時頒給同善局辦賑護照,在各村共設義倉以備荒歉等。各級官府皆及時行文表示支持。

總局設在鄰近的廣豐龍溪,人員有王鈺、王宗昶、王以德、王時森、王佩鎏、陸棻、徐鼎、王治獻、王時發;在英溪(今鳳林鎮英岸村)設分局,人員有徐謙和、金桂芳、鄭邦森。同時,細化分工,責任到人。一是勸捐的,本地勸捐人有江日曜、王夢熊、周約,玉山勸捐人有徐維基、毛殿邦,廣豐勸捐人有徐升、王廷拔、李鴻嵐等18人,浦城勸捐人有姜桂叢、周禮門、詹賢嗣、徐鴻英等28人。二是外出收購糧食的,責任人有徐振福、毛必廉、陸暹、王顯祥等。當時,江西河鎮是重要糧食買賣集散地,同善局在此安排了吳耀熙、周祥吉、周芹生、周錫萱等四人。三是負責糧食加工的,責任人是朱德華、趙恭純、王增貴、王紹獻。四是糧食押運的,責任人是鄭仁沾、詹誌順、徐上壇。五是繕寫散賑各項清冊的,有周之幹、陸保武、祝文元、王以均、趙恭甲、趙顯庸、林文煥等6人。此外,還安排專人煮粥燒飯、清查戶口、編造清冊、掩埋屍體。江山賑饑救災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左宗棠始終關註同善局賑災工作,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保障賑災工作順利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救災不忘興學。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下令用善款在江山興辦了兩所義塾,一所是城區的「同善義塾」,一所是石門「鎮安同善義塾」。同善義塾建成後,同善局動員武生王開泰和庶母何氏捐助良田153畝,以田租收入支付塾師薪水,富余部份則用於為赤貧者支付藥費、購買棺材等。鎮安義塾內則建有「崇文會」,會員捐資購田若幹,以田租作為修繕義塾、補貼學生所需。在左宗棠的指導和幫助下,江山同善局幫助無數災民難過饑荒,還保證了知識和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同治初年賑災善行,讓江山人民記住了左宗棠,記住了王鈺、周登瀛等人的姓名。

王鈺,號蓼生,江山三卿口村人。曾經在江山城區、廿八都、鳳林等地設帳授徒,以歲貢任江山縣訓導。他學識淵博,才華過人,著有【筆帚詩鈔】【陔南雜著】【試帖詩】等詩集,編寫編纂了江山第一部詩詞總集【須江詩譜】。王鈺是這次賑災活動發起人之一,上承下達聯絡各方,勸捐分善實際操辦的指揮者,可謂古道熱腸、勞苦功高。

龍遊賑災

1862年7月,左宗棠解太平軍衢州之圍後,將大軍行轅設衢州府山,指揮衢龍之戰外,還做了三件事。一是四處慰問遭受戰火荼毒的鄉民,並上奏朝廷豁免百姓錢糧。二是拜謁孔廟,贈孔氏族人大米50擔,白銀、黃金若幹,幫助他們度過饑荒。後又個人捐銀700兩,用於全面修葺孔廟。三是令江山同善局派員來衢設立「衢城通訊局」,與衢州同善局雷豐、程大廉父子等聯系合作,開展衢、江兩地善後工作。江山同善局指派祝元升、周其保前往理事。

7月16日,左宗棠率部進軍龍遊。經過6個多月的殘酷搏殺,終於在次年農歷正月十二攻陷龍遊城。衢龍之戰結束了,但黑(饑荒)、白(瘟疫)、灰(死亡)「三騎士」恐怖的身影依然遊蕩在龍遊大地上。許多人僥幸逃過了刀光劍影,卻慘死於饑餓和瘟疫之下。【同善錄組譯】之【籌措龍邑勸捐啟】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聞衢州地當浙閩要沖,龍遊又為衢州孔道。困賊彌久,是以遭劫尤慘。愚等躬履其境,見室廬灰燼,田畝荒蕪,死亡相藉,暴骨如莽。」歷史學家徐映璞在【太平軍在浙江】一文中言,龍遊全縣死亡人數達總人口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個多麽恐怖的數碼!左宗棠又想到了同善局。「時公(左宗棠)駐軍龍界,聞某(徐謙和)等認真行善,諭以照舊捐賑,蘇我災黎。」(徐謙和【同善局辦賑緣起】)

1863年初春的一天,江山縣學來了兩個龍遊人,一個叫余子春,一個叫徐蕉石。他們找到找訓導王鈺,說應左公指示,來江請求江山同善局速速施以援手,助力龍遊解民倒懸。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自當聞義而動。王鈺立即聯系江山同善局人周登瀛、徐謙和、姜桂叢等安排龍遊賑饑救災相關事項。周登瀛首捐銅錢二百余緡(一千文),後又再捐良田一畝。其他人也紛紛慷慨解囊。同時,發函聯系福建浦城和江西廣豐、鉛山、玉山等地愛心人士勸捐,購買糧食,首批大米100石,運往龍遊,由龍遊同善局負責人徐誌洙領給在案。不久,又先後運去大米150石。

幾天後,周登瀛、徐元和、黃鳳台等一行13人來到龍遊,和當地同善局人一道,投入緊張的救災工作中。設立「粥廠」,讓一無所有、無家可歸者能挨過饑餓的威脅。雇工收埋屍體一萬多具,盡人倫之道,也防止疾病的發生和蔓延。繼續勸捐募資。沒有經濟來源,賑濟工作無以為繼。而當時富裕者日減,赤貧者日增,且前期多已捐過,所以勸募難度越來越大。同善局人四處奔破,鍥而不舍做勸導工作。一些地方富紳也大發慈心,隨緣樂助。峽口富商吳學忠就是其中之一。羅德胤教授主編的【峽口古鎮】一書中收錄了【吳學忠墓碑記】,其中有言:「兵災之後,浙屬桐廬、龍遊一帶,饑民嗷嗷。江邑諸善士倡議賑饑,翁(吳學忠)不惜指困助麥,活人無算。浙撫左文襄公匯幸奏報部獎同知銜,時論榮之。」吳學忠次子吳耀熙,清湖公泰醬園創辦人,除捐款助賑外,還與同善局人周芹生、周錫萱等人一道,常年駐點江西河口古鎮籌辦大米,運往龍遊賑饑。

但對於數萬災民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周登瀛等手捧蓋有浙閩總督府大印的「勸捐啟」,前往浦城、廣豐、鉛山、玉山等地勸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募得白銀3700余兩,購來一船船大米,運往龍遊,救活了兩萬多饑民,大大緩解了災情。左宗棠聞報,當即批示:「以隔省隔縣之人,慨捐巨款,救我殘黎。慕義懷仁,無分畛域,殊為欣慰。」(【籌措龍邑勸捐啟】)

【同善錄組譯】不可能記下所有無私奉獻的同善局人。日前,我就在【鳳林周氏家譜】中讀到了一個叫周雍丁的龍遊賑災事跡:「周雍丁,字朝武,庠名祥吉,邑庠生。同治元年,□□竄擾衢右,龍邑被災尤酷,屍骸橫野,哀鴻滿道。是時,左文襄公統師來援,創立同善局設法補救。二年(1863)間,偕同誌勸捐厚貲,向江西河口運米碩往龍邑一帶蹧蹋處,設局賑濟饑黎,活人無數,並收埋屍骨萬具。嘗蒙左公移檄撫部院馬(馬新貽)賞給七品議敘。其木主(木制牌位),蒙地方父老送入文昌閣尚義祠配饗。」周氏後人讀到這段文字,都身為先祖急公好義感到自豪。

這一年,兩位江山同善局人不幸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一位是廩生黃鳳台,一位是文童王宗昶,皆因積勞成疾而死。他們本不該如此早早去世。如果他們嚴格遵循同善局【規條】:「凡在局在外諸公,皆宜保養身體。現在暑濕交侵,寒暖不時,一有疏忽,最易染病。吾儕均當謹慎為要。」註意勞逸結合,註意與病患者保持一定距離,是完全可能避免不幸的發生的。但大疫當前,有誰會瞻前顧後、步步小心?他們的眼前心中只有饑民和病人,只能挺起胸膛和脊梁,日以繼夜地工作。

光耀蔣家埠

同治二年(1863)年3月,左宗棠部攻下桐廬;9月,攻克富陽;第二年3月,克復浙江全境。戰線的拉長,糧草後勤之需捉襟見肘。同善局想方設法籌集到大米100石、稻谷200石,安排徐謙和、周登瀛、徐元和等送到左宗棠大營。左宗棠熱情接見了他們,並向介紹「浙省此次之災,雕敝已極」,尤其是建德、桐廬兩地尤其嚴重,希望他們再設法勸賑,推廣義舉,以延劫余殘喘。徐謙和等懷著沈重的心情回到江山,分頭捐資,其中周登瀛再捐銀400兩,購米運往建德、桐廬交界處,設局散賑,其中建德同善局安排了邱永財、祝聚璋、楊朝組等11人,桐廬同善局安排了周登瀛、徐元和、王開泰等16人。自孟夏至仲秋,收屍一萬多具,全活二萬余人。

但相對於幾十萬人口的廣大地域來說,幾十個同善局人員顯得太少了,雖然還得到一些當地愛心人士的幫助,但通宵達旦地工作,才能保證賑饑任務的順利完成。超負荷的工作量,加上炎熱的天氣,終於摧垮了周登瀛。這年6月10日,周登瀛在桐廬蔣家埠中暑,一病不起,不幸逝世,年方23歲。訊息傳來,閩浙總督左宗棠默然無聲,黯然泣下,憫其有為善之誌,而未竟其用也,乃傳令江山教諭許汝璜為之立傳,「以文紀其實,俾附諸邑乘以傳」,以表彰其為慈善義舉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同治江山縣誌】收錄了許汝璜撰寫的【周登瀛誄文並敘】,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末雲:「我為生悲,復為生慰。古之君子,俟命不貳,身沒名垂,表坊攸寄。文仲告糴,魯人是誌。李悝平糶,漢史褒記。旌善闡德,前賢弗棄。矧乃周生,仕版未登,毀家紓難,布公推誠,鞧軒嘉悼,寵異頻仍。何以誄德?報以斯文。用光史乘,永垂後昆。魂兮歸來,庶安幽冥。嗚呼哀哉!」

周登瀛,字海仙,江山三十二都人,太學生。承乃父周翔鳳尚武好善之風,樂善好施,人有所求,必有所應。周登瀛的生命很短暫,但青春之光照亮千古。

幾天後,又一位江山同善局人倒在行善的路上。他叫徐元和,鳳林鎮株樹村人,道光年間廩生。不幸,在桐廬蔣家埠行善時,身染疫病,扶病南歸,寄寓衢郡邸次。6月18日,二弟徐謙和星夜兼程趕到時,已奄奄一息。第二天,握著徐謙和的手,平靜地離開了人世。這年,徐元和年僅34歲,正是風華正茂之時;家有嬌妻幼子,翹首望歸。但為挽救千萬人生命而犧牲個人生命,死而無憾!徐謙和悲痛萬分,作詩【哭兄】以祭之:

悲兄一去不還鄉,想像音容欲斷腸。

誰信救生翻得死,何期作善轉招殃。

白頭親老無窮痛,黃口兒雛哪識傷。

最是不堪回首處,庭前草木也淒涼。

詩前有序,描述了兄弟倆生離死別的情景:「先兄靜軒元和,四月間偕同善局諸友,奉前制憲左文襄公諭,於建德、桐廬二縣設局賑饑,積勞成疾抱病回江。竟於六月十九日卒於衢城,余十八日到時,已措手莫及矣!詩以哭之。」長歌當哭,幽思長存。

10日之內,兩位同善局人以身殉職,讓左宗棠心痛神傷,再令教諭許汝璜為徐元和立傳載誌,以傳其人。許汝璜慷慨系之,揮毫一揮而就【徐元和傳】,對徐元和作了高度評價:「國而忘家,公而忘私,求之縉紳中尚難其人,況元和一諸生耳!國計民生,本非其責,即旁觀袖手,亦孰從而非之?而乃急公赴義,不惜其生,賢已!」

徐元和是個義士,誌行高潔,不屑於參加科舉考試,一心從善,曾編輯【訓俗遺規】一書,印發以勸善。他又是個孝子,善待繼母邵氏。他還是個好兄長,父親英年早逝後,一力承擔起教育弟弟徐謙和、徐誌和的責任。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對於義士君子來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徐元和用生命之光引導人們後先相繼,接力前行。在徐元和的影響下,弟弟徐謙和早早參與了慈善事業。後來,與大哥一樣一生設館課徒為業,賦詩作文為樂,著有【梅窗隨筆】【吟梅詩抄】等詩集,活出人生的另一種精彩。

蔣家埠,還記得嗎?160年前,有兩顆耀眼的大星曾在桐廬的土地上閃耀過!

但在徐謙和看來,更應該得到贊美稱道的是左宗棠。徐謙和在【同善局辦賑緣起】一文中說:「凡此三年中,雖民捐民辦,而實遵諭奉行。」如果沒有左宗棠的大力倡導,哪能有那麽多人「向風慕義,奮不顧軀」?此乃自謙,也是實情。歷史記著這些默默奉獻的慈善愛心人士,記著左宗棠,他順應民心,推行官民同賑,造福萬千黎民。今衢州城區菱湖之「左公橋」,孔廟裏左宗棠塑像,都表達了浙西人民對左宗棠的尊敬和懷念。

重見天日

光緒二十年(1894),廣渡馮悟齋聯系王鈺、徐謙和、汪南佐等,提議將當年同善局辦賑章程、捐賑冊籍、捐賑者姓名以及勸捐啟、各級官府文牒等,組譯成書,以發揚廣大為善之道,補全一段歷史的記憶,得到一致贊同。光緒二十四年(1898),【同善錄組譯】纂輯成稿。王鈺、徐謙和等相約前往衢州,請郡佐余乾耀編校並作序。余乾耀讀罷組譯資料,深悉其價值,於是花了一年多時間增刪加註,編次分卷。第二年,在馮悟齋資助下,於江山廣渡村「譜屋」木刻刊印了這本書。

然歲月無情,一轉眼,【同善錄組譯】一書已難覓其蹤影。幸好,並非所有的黃沙都會被時間的大風吹散。2005年的一天,這部失蹤多年的古籍出現在江山藏書達人王保利眼前,他立即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部「蟲眼遍體,紙頁粘連」的古籍。2015年,作為反映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珍貴的地方文化資料,該書成功入選【浙江省民間檔案文獻收藏研究會會員藏品選】。2018年,經三年整理、考訂,王保利自費再版了【同善錄組譯】一書,保留一段歷史記憶。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味道,用芬芳來講述,用呼吸來傾聽。書亦如此。一部【同善錄組譯】的背後,藏著多少歷史的真實、可歌可泣的故事!

善心留萬代,真情永千秋。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