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設計靈感丨從國際大師到明星事務所,上海黃浦江畔如何「逆襲」?

2024-04-06文化

轉自:建道築格

知曉圈內事

2024/03/26

2023年11月20日落幕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區位於徐匯西岸南段的濱江地區,以「穹頂藝術中心」為名的開幕場館為SHL建築事務所對原地塊內上海水泥廠進行二次改造而成;主展場也由原白貓洗滌劑庫房更新。

©田方方

展覽延續到室外空間,在長達5公裏的沿江區域置入了建築、景觀、公共藝術等各領域的創新作品,以河流為背景,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濱江空間圖景。

©田方方

黃浦江一直以來都是上海重要的地段,借助其地理位置的優勢及水運條件的便利,19世紀中葉以來,沿岸興起近代工業、港口運輸業、金融貿易業等,聚集了大量的工廠,整個岸線一片繁榮。

©大舍

隨著傳統工業的沒落,黃浦江兩岸產業結構逐漸調整,也面臨著轉型與更新。2014年,上海市啟動「濱江公共空間計劃」,並在2017年正式落成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示範段。隨後各項改造及煥新也順利推行,將封閉的「工業銹帶」慢慢蛻變為開放的、以市民為核心的「生活風光帶」。

©SRC城市模組屋設計研究中心

國際建築大師、明星事務所、設計大院等眾多知名設計機構均參與其中,共同打造著世界級濱水休閑區。讓我們以其中幾個案例為引,進一步討論黃浦江濱江空間的啟用策略及其成果。

作者| 芒庫

本欄目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和立場

藝倉美術館 / 大舍建築事務所 (2016年)

©田方方

上海藝倉美術館由老白渡煤倉改造而來。老白渡煤倉建於1984年,是煤炭從運輸船上岸、儲存、裝載、分配的節點。

©和作結構建築研究所

2009年,其所在的煤炭公司響應世博會的召開進行了搬遷,煤倉則被改造為一座濱江建築——拆除所有圍合墻體,將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結構展現出來。然而,這種簡單的改造缺乏進一步的吸重力,建築周邊設施也不完善,參觀者一直寥寥。

©和作結構建築研究所

2015年,第一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策展人馮路和柳亦春在此以「工業建築的改造再利用」為主題,設定分展場,借助藝術形式填充煤倉空間。這次活動成為契機,讓物業持有人看到了展覽空間與工業建築結合的潛力,決定將煤倉升級為美術館,呈現出新與舊疊加的力量。

©和作結構建築研究所

整個設計的核心在於新舊結構的並置與融合。為更好地組織空間並減少對於現有煤倉結構的破壞,加建方式采用懸吊結構,利用原有的頂層框架柱支撐一組桁架,再利用桁架層層下掛,與原結構鉸接。

©田方方

這種手法同時也組織了展覽空間的流線,水平的線條建立了建築與黃浦江之間行走與眺望的關系。平台邊局部以玻璃形式出現的盒子也聯通了景觀,實作了公共性。

©田方方

除了建築主體之外,設計還考慮到其北側不遠處共為生產整體的高架運煤通道,貫穿了老白渡綠地景觀空間,提供藝術與服務功能。廊道也采用懸吊鋼結構系統,其纖細輕巧的形式與粗糲滄桑的混凝土形成對比,呈現出時間的張力。

©和作結構建築研究所

©田方方

專案將周圍環境都納入範圍,創造了多個方位均可抵達的動線。高架的步道、折形的坡道、直接連線三層的大樓梯、大樓梯中間與美術館二層天台相接的天橋、穿過美術館的折返坡道……集合在一起,構建了漫遊式、可達性強的城市公共區域。

©田方方

人們沿江經過時,能看到各方路徑的指引,進入美術館內部,展陳內容與舊煤倉結構共同組成「永不落幕的展覽」,訴說關於此地的記憶,曾經的廢墟以生動鮮活另一種形式存在。

©田方方

上海陸家嘴濱江金融城展覽中心 / OMA(2017年)

©OMA

由OMA設計的陸家嘴金融城展覽中心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整個建築坐落在舊船廠廢棄的船台上。

©OMA

建築主體為懸挑高度為8米的展覽空間,可供遊客漫步其中,領略黃浦江的全景視野。

©OMA

展覽空間下方是開放的灰空間。展覽廳、階梯講堂、前廳、步行坡道和屋頂平台均圍繞主體空間置入。

©OMA

功能的融合也給黃浦江沿岸創造了一個可變化的、擁有多樣可能性的公共空間,可以用來舉辦各種活動。

©OMA

為了表達對專案基址工業遺產歷史的回溯,建築立面采用特殊客製的金屬網,將建築結構從網面後隱約地顯現出來,以重現當年船台上的船體,引發人們的記憶與共鳴。

©OMA

專案管理人還提到:「這座建築在夜晚就像黃浦江邊的燈籠,玲瓏剔透。「透過視覺上的標誌性與象征性,黃浦江與老船台遙相呼應,相互聯系。

©OMA

灰倉藝術中心 / 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2019年)

©章魚見築

灰倉藝術中心原為楊樹浦發電廠的幹灰儲煤灰罐,於1913年建成。其空間形式獨特,極具震撼性與力量感。值得一提的是,其改造設計與上文中藝倉美術館一樣,開始於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臨時展館的定位,體現了藝術對啟用並哺育工業遺產留存持續、積極的影響。

©章魚見築

設計策略圍繞容納展覽的靈活度與開放性展開。首先置入兩塊不同高度的景觀平台,將三個分開的灰罐連線,形成連續的流線。

©章魚見築

打破原灰罐封閉的立面形態,在其立面上外掛半透的百葉,引入光線的同時也形成模糊朦朧的界面,提升了空間的公共性。

©原作工作室

©章魚見築

以插入性的模式將各種形態的樓梯及未確定功能的空間置入整體建築體量,形成自地面到灰倉頂部的漫遊路徑,並將藝術與遊覽緊密結合。透過這種方式,利用工業遺址的同時,引導觀者與黃浦江對話。

©章魚見築

民生輪渡站 / 劉宇揚事務所(2019年)

©章勇

民生輪渡站屬於民生碼頭水岸改造及貫通中的一部份,其面向黃浦江,東側與民生藝術碼頭相連,西側與新華綠地相接,主要作用為連線浦江兩岸的交通基礎設施。由於舊輪渡站客流量稀少,新設計還希望提供市民活動的休閑場所,吸引人們體驗多元的濱江風光。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

由於貫通工程的施工計劃,輪渡站須經歷階段性拆除及重建,且民生渡口仍在使用。因此整體設計基於改建時依然能順利通航的需求,將上下層功能分離開,重新梳理出入輪渡站的人流及濱江慢行道之間的關系。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

建築一層為候船廳及站務用房,主要服務於渡口活動。大廳南北向敞開,頂面開啟天窗以引入光線。

©章勇

二層與東西向的通道相接,並為沿途的人群提供駐足的地方。

©章勇

平台擁有良好的望江視野,雲朵形的景觀構築物也成為視線中的焦點。鋼構架與金屬網構成的構築物能起到遮陽的作用,營造舒適的檐下空間,形成人的匯聚。

©章勇

世界技能博物館 / 同濟設計集團(2023年)

©TJAD

世界技能博物館前身為永安棧房,建於1922年,是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結構的雙子樓倉庫,屬於歷史文化保護建築。其內部空間采用八角形柱棱角鬥狀柱帽樓板,極具特色。

©上海楊浦

©楊天周

整體設計以延續歷史資訊為原則,對原建築諸多保存完好的元素進行了保留,希望能夠留存場地的歷史記憶。

©上海釋出

為了適應博物館的功能使用,建構了一個層層遞進的中庭空間,形成各層之間視線交流與互動,營造獨特的歷史建築內部體驗。

©上海釋出

所有空間上的幹預均未損傷原有的八角形柱帽,並確保了對原有結構體系的較小影響。在對樓面進行架空處理的同時,還將結構反梁、電暖管線等多種功能均集合在構造空腔內,以在視覺上保留無梁樓蓋的特點,極大地尊重了建築原有的風貌。

©田方方

然而,作為楊浦濱江休閑觀光點的重要節點,原倉庫建築立面過於封閉,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幾乎隔絕。為了消解消極的觀感,設計提出「城市客廳」的概念,在建築首層布置L型的開放空間,以通透的狀態面向城市。

©TJAD

在此基礎上,設計拆除原建築後期加建的耳房立面,用鋼結構塑造出層疊挑出的平台,並將交通系統從底層到頂層連續貫通。平台的錯動打破原來沈悶的氣息,帶來面臨江面的活躍效果,露天的外部空間引導人們觀展之余走出展館,欣賞黃浦江景。

©世界技能博物館

©上海釋出

博物館已於2023年11月初免費向大眾開放。展陳方式引入VR技術等各項數碼技術,致力於打造世界性的技能展示、交流中心,在黃浦江上形成又一個新地標。

思考與分析

將工業遺產改造為再服務於人民的公共空間,意味著在保留記憶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文化與傳承,實作了城市空間的可持續。

©章勇

結合以上案例,會發現改造策略中重要不僅在於設計對原有空間的使用,更關系到如何與周圍的環境相連與貫通。只有將目光放大到全域,充分考慮標誌性與可達性,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共空間的吸重力與煥活的有效性。

©蘇聖亮

但另一方面,透過盤點,目前濱江空間沿岸的啟用方式似乎有些單一,大多圍繞咖啡、展覽等小資消費行為。這些業態是否能支撐後期長遠的發展或許還有待商討。畢竟,除了建築,文化形象的重塑與活躍區塊的營造還需要優秀的營運與策劃,為場地註入持久、新鮮的活力。

©章魚見築

城市更新與改造並非一蹴而就,還需要多個角色的通力合作與長期經營,黃浦江沿岸經過數年的打造,已經成效斐然,成為典範,也讓人們期待著,未來更多元、更美好的沿江生活帶。

發文編輯| Yibo

專欄/稽核| Mel

稽核編輯 | Miranda Hel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