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011】【老劉講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七)(下)

2024-04-24文化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放在【孟子】七篇的最前面,是因為聖王之道以仁義為首,所以把梁惠王問利國,孟子以仁義應對,放在七篇之首。本篇共二十三章,分為上下兩卷。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保」在此處是「安」的意思,「保民」指人君治政能安民養民。

齊宣王又問:「人君之德達到什麽樣的程度,才可以王天下呢?」

孟子回答說:「人君立於天地之間,肩負著代天牧民的重任,職分只是保民而已。 如果能修德行仁以安民養民,使百姓皆能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民眾就都會愛戴自己的君王,就像敬愛自己的父母一樣。 王天下這件事情,就沒有誰能阻止了。」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龁[hé音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xìn音信]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音胡速],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胡龁」是齊國臣子,推測是齊宣王的近臣;「釁[xìn音信]鐘」是周朝的一種禮儀,新鑄成的鐘要用牲畜的鮮血予以祭祀;「觳觫[hú sù音胡速]」指因恐懼而顫抖的樣子。

齊宣王因孟子說保民可以王天下,不知己德是否足以保民,於是發問說:「像寡人這樣的君王,可以做到保民王天下嗎?」

孟子回答說:「可以的。」

齊宣王又問:「憑什麽認為我可以勝任保民之事呢?」

孟子回答說:「「我曾經聽胡龁告訴過我一件事,說大王您有一天坐在殿上,有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把牛牽到哪裏去?’牽牛的人回答:‘新鐘剛剛鑄成,準備用這頭牛殺了取血祭鐘’。您便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懼而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處以死刑一樣,實在是太可憐了。’牽牛的人問:‘大王不忍心殺此牛祭鐘,是要廢除祭鐘這件事嗎?’您說:‘祭鐘是國之大事,怎麽可以輕易廢除呢?找只羊來代替牛吧,這樣這頭牛就可以保全且祭鐘之事也不會耽誤了!’臣聽胡龁是這樣說的,不知道事情是不是這個樣子?」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biǎn音扁]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hú sù音胡速],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褊[biǎn音扁]」指狹小;狹隘。

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動機出自內心惻隱,但行為卻近似於吝嗇。聽到孟子這麽說,深以為然,於是說:「的確如此。僅僅從行為上來看,的確讓人懷疑是出於吝惜錢財。但我這麽做的確不是為了省錢,齊國雖然國土狹小,但也不至於連頭牛也舍不得。身為國君,我怎麽可能因為一頭牛和一頭羊中間相差的這點小錢而吝惜呢?只是看到它害怕發抖的樣子,就像無罪而被處死一樣,實在心有不忍,而祭鐘之事亦不能廢除,於是用羊來替代它。此心惟有先生您知曉,百姓是不知曉的。」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異」在此處是責怪之意;「隱」指憐憫、同情。

孟子想要齊宣王進一步察識自己的不忍之心,於是進一步引導 說:「百姓們以為大王是出於吝惜錢財的原因,大王不要責怪百姓們。羊小牛大,用小的替換大的,這種行為本來就可疑,老百姓們怎麽能知曉後面的真正原因呢?大王如果憐憫牛無罪而就死地,那麽牛和羊都是一樣的生靈,都是一樣的無罪,祭鐘用牛和用羊又有什麽分別呢?」

孟子這樣問, 目的是引導齊宣王反求諸己而察己之本心 。齊宣王顯然沒有真正聽明白其中意思,於是笑著對孟子說:「倘若如此,究竟該是什麽樣的發心動念呢?我不是因為吝惜錢財而以羊易牛,但從行為看來,也難怪百姓們會說我吝嗇。」

「是誠何心哉?」是齊宣王反問自己,事情雖然做了,也知曉是基於惻隱之心,但究其根本卻又不能真正清晰其中道理。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見齊宣王不能自見其本心,繼續引導說:「以小易大,即便沒辦法避免百姓誤解,這件事情對大王來說,亦是沒有什麽傷害的。本心之仁雖然無所不愛,但見聞感觸之時,亦有斟酌變通之術。這件事情中,大王既能以憐憫惻隱之心救一生靈,又不因此而荒廢祭鐘之禮,在兩難之中變通處理,這就是‘仁術’。為什麽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大王您只看到了牛而沒有看到羊的緣故,當時見到將要被殺之牛的觳觫情狀,心中惻怛之念發動,已發而不可遏制;但是沒有見到被殺之羊的情狀,心中沒有觸發這個湧動,未發則無所妨礙。所以以羊易牛,得以兩全而無害,這就是‘仁術’。君子對於禽獸生靈,見其生則不忍見其死;聞其聲則不忍食其肉,這是與生俱來的至誠惻怛天性。但是,祭祀燕饗這些事情,是不能廢棄的,所以君子應該遠離庖廚這樣的地方,以預養自己的不忍之心。大王以羊易牛,正合君子之道,如果能察識此心並擴充推廣開來,保民濟世之事又有何難呢?」

關於預養不忍之心解釋一下,如果一個人經常在庖廚這樣的地方,看多了殺雞殺鴨這種事情,就難免對於殺生之事日益麻木無感。不忍之心會因此而減損,最後對人命也不再惻隱憐惜。君子要出仕濟世,執掌權柄治理百姓,少接觸殺生之事,比較容易珍惜百姓的生命。這是孟子的用意所在。

註: 此處解析經文提到的「未發」和「已發」,可以參照【中庸】的「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已發謂之和」來理解。關於「仁術」簡單說一下:天下事經常是處於兩難之間的,應對的時候需要有個具體妥當的辦法。當齊宣王看到牛的時候,惻隱之心已經發乎中;但釁[xìn音信]鐘之事是國之大事,是不能廢止的。於是他用見不到的羊來替換能見得到的牛,這樣既沒有耽誤釁鐘這樣的國之大事,也沒有抑遏自己的不忍之心。如果當時沒有以羊易牛,就會抑遏自己的不忍之心,長此以往,就會讓自己的不忍之心逐漸減損,先是對禽獸的生命逐漸麻木無感,最後對人命也不再惻隱憐惜,以此治世又怎麽可能有真正的仁愛之心呢?

劉長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