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人為什麽痛苦?佛陀說:就這兩個字

2023-12-05文化

「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而是幫助眾生看清世界本質、破除無明、專註修行、尋求解脫的路徑和方法。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佛陀。————【佛陀傳】書評

◆ ◆ ◆

01

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

【阿闥婆吠陀】 * 裏有提及對火的拜祭。 (*婆羅門教的聖典,一部驅邪求福的咒語集)

火就是生命。沒有火,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火是光、暖和太陽的能源。它能令植物、動物和人類生存。它可趕走陰暗,抗衡寒冷,帶給眾生喜樂與生命力。

火令食物可以熟食,又可以使人們在死後得與大梵天重聚。

正因為火是生命之源,所以它就是大梵天 * 本身。 (*印度婆羅門教的創造之神,智慧之神)

火神阿耆尼,只是大梵天千萬化現現象的其中一個。在祭火壇上,阿耆尼的形象是雙頭的:一個象征著火在日常生活中的功用;另一個則代表著火做出的犧牲和它往生命之源的回歸。

祭火者奉行四十種拜火儀式。一個信徒要守戒、修異行和勤於念經才可以達到解脫之道。

迦葉自己很反對那些以權力在社會上欺壓來取利滿足私欲的婆羅門。他認為這些人都只是利用誦經行儀以圖利的。而傳統婆羅門教的聲譽也就是因為這些婆羅門的存在而被損害。

佛陀問道:「迦葉大師,你又對那些認為水才是生命之根本要素的人,和只有水才能使人潔凈,因而可與大梵天結合的思想有什麽看法呢?」

迦葉猶豫了一會兒。 他想起千百數的人,那一剎正在恒河和其他的聖河裏沐浴著,以求清洗罪業。

「喬達摩, 水並不能真正使人解脫 。水是向下流的。只有火才向上升。我們死後,身體也是因為靠火才得以變煙而上升。」

「迦葉大師,那就不盡對了。天上的白雲也是水的一種形體。因此,水也會上升的。其實煙本身也不過是蒸發了的水而已。雲和煙最終都會還歸為液體狀。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萬物都在迴圈不息。」

「但 萬物都是來自同一根本元素 ,所以它們都會回復到那種元素。」

「迦葉大師, 萬事萬物都是互相倚靠而生存 。就如我手裏這片樹葉。

「泥土、水分、熱力、種子、樹、雲、太陽、時間、空間——這全部都是導致這片樹葉得以存在的因素。就只少了一樣,樹葉也是無法生存的。 所有的生物,不論有機無機的,都是因互緣而生起。 一樣事物的來源,就是萬事萬物。

「請你細心參詳一下。難道你看不到我手上這片樹葉,是因應宇宙萬法的相互關系,甚至包括你的察覺力在內,才能如是嗎?」

他們坐在池邊詳談。迦葉說:「你昨天曾說,一片樹葉是因著不同的助緣才成就出來。你也說人類的存在和產生也同樣是這個道理。但當這 所有的外緣都消失時,那些個體又往哪兒去了?

佛陀解答道:「一向以來, 人類都被常我這個觀念系縛著 ,以為事物都有個別永恒的存在性。我們相信人死了,其個體仍然存在而更會與他的本源大梵天合一。但迦葉,我的朋友,這實在是世代以來令我們迷失方向的基本誤解。

「你是應該知道 萬法因緣生,萬法也因緣而滅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就是我在禪定中所親證的因緣生起法。在真實的體性上,根本沒有什麽是獨立或永恒的。也沒有個體,無論高級或低階。

「迦葉,你有嘗試去 觀想你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識嗎?一個人是這五蘊的結合。 它們就像連一樣恒常元素都找不到的河流,永無止息地變幻著。」

優樓頻螺迦葉沈默了一段時間。接下來,他問道:「那 你是否提倡無生論 ?」

佛陀微笑搖頭,「不。無生論只是茂密的狹見中其中的一個狹見。這個觀念一如有永恒個別體的觀念般錯誤。迦葉,請你看著蓮池的水面。我並不是說蓮花和水都不存在。我只是說,水和蓮花都是因應著許多其他因素的相互關系而產生的, 而這全部的因素,又沒有一樣是有個別或永恒性的。

迦葉擡起頭來,望進佛陀的眼裏,「如果說無我,為何我們又要修道以達解脫呢?是誰會得到解脫?」

佛陀深深地望著這個婆羅門朋友的眼睛。他的目光像太陽般光芒,同時卻又如月色般溫柔。他微笑著說:「迦葉, 從你自己的內心找尋答案吧 。」

02

世法燃燒

一天下午,正當佛陀和迦葉一起站在尼連禪河畔時,迦葉說道:「喬達摩,那天你對我說過 觀想一個人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識 。之後,我曾修習這種靜思觀想,而開始明了一個人的感受和思惟是可以斷定他一生的品質的。

「我也體會到在那五條川流裏,其實真的 沒有任何恒常 之性。同時,我也了解到所謂的獨立個體是虛幻不實的。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 如果我們既無自性,為何還要修行出世之道?得到解脫的會是誰?

佛陀問道:「迦葉,你承認痛苦是實相嗎?」

「喬達摩,我當然接納 痛苦是生命的實相 。」

「你同意痛苦的產生是有原因的嗎?」

「我是同意有痛苦,就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迦葉, 當痛苦的原因存在,痛苦也存在 。當痛苦的原因消除,痛苦也就應該消除。」

「對,我可以明白當痛苦的原因消除,痛苦本身也自然會消除。」

痛苦的主因是無明,又即對世間實相的錯誤見解 。認為非恒常的是恒常就是無明。認為無自性的有其自性也是無明。貪欲、嗔恚 (huì,本義:恨、怒) 、嫉妒以及無數的苦惱都是由無明生起。

解脫之道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的真相 ,體會萬法的無常、無自性和互因互緣的關系。這才是消除無明之道。擺脫了無明,痛苦也就被超越。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解脫本身根本就沒有必要有自我的個體。

優樓頻螺迦葉默默地坐了一會兒,說:「喬達摩,我知道你所說的都是你所親證的。你的話並非表達概念而已。你說解脫是從精進禪定以洞悉事物的真相而得。那 你是否認為所有的行儀、拜祭和誦經都是沒用的?

佛陀指向河的對面,說:「迦葉,如果一個人想渡河到對岸,他會怎麽做?」

「如果水是淺的,他可以涉水過河。如果是深的,他便要泅水或坐船了。」

「我也同意。但如果他不能涉水、泅水或坐船,那又怎麽辦呢?又如果他只懂得站在此岸望著對岸,祈求對岸來到他的跟前,那你又會對這個人有什麽看法呢?」

「我會說他是十分愚蠢!」

「正是如此,迦葉! 如果一個人不消除無明和知見的障礙,他是過不了河到解脫的彼岸的。 就是他一生祈禱,也是徒然!」

一天行乞後,佛陀召集所有的比丘到伽耶的山上來。一千個比丘與佛陀及迦葉三兄弟默默進食。午食完畢,他們全部把視線轉向佛陀。佛陀平靜安詳地坐在大石上,開示道:「比丘們, 所有世法都在燃燒。

「什麽在燃燒?六樣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全都在燃燒。

「六樣所感的塵境物件——色、聲、香、味、觸、法——全都在燃燒。

「六種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全部都在燃燒。

「他們是 被貪、嗔、癡之火焰燃燒 。他們也是被生、老、病、死和痛苦、焦慮、煩躁、恐懼和絕望的火焰燃燒。

「比丘們,每種感受,不論是甜是苦或非甜非苦,都在燃燒。感受的產生是來自感官、感官的物件和感覺意識。感受是被貪、嗔、癡之火焰所燃燒。感受是被生、老、病、死和痛苦、焦慮、煩躁、恐懼和絕望的火焰所燃燒。

「比丘們, 不要讓貪、嗔、癡的火焰把你們吞噬 。清楚體會一切法的無常性和互依性,以免成為由感官、感官的物件和感覺意識所形成的生死巨輪中的奴隸。」

一千個比丘留心細聽著。每人都深受感動。他們都高興找到了一條教他們看透世法的實相以達到解脫之道。堅定的信心在每個比丘的心坎內澎湃。

03

雞蛋花樹、蒼鷺、魚蝦與蟹

頻婆娑羅王高興至極,站起來向佛陀鞠躬禮謝。毗提醯王後手拖兒子阿阇 (shé) 世,行到佛陀面前來。

她教太子合掌禮敬佛陀,然後說道:「佛陀世尊,阿阇世太子和四百個小孩今天都同時在場。不知道你可否教他們 愛與覺察之道 呢?」

佛陀對小孩們說:「孩子們,在我為人之前,我曾經生為泥土和石塊、植物、雀鳥和許多其他的動物。你們也一樣曾經是泥土和石塊、植物、雀鳥和動物。或許你們今天與我一起在這裏,是因為我們在過去世有過特殊的關系。也許我們曾帶給大家喜樂或哀傷。

「我今天想為你們講一個很多世以前發生的故事。它關於一只蒼鷺、一只蟹、一棵雞蛋花樹和很多的小蝦小魚。那一世,我是那棵雞蛋花樹。也許你們其中有人是那蒼鷺、蟹或小蝦。

「這個故事裏,蒼鷺又壞又狡猾,是只帶給別人痛苦和死亡的家夥。蒼鷺也令我這棵雞蛋花樹受苦。但 我從那些痛苦中,學到很重要的一課,那就是—— 如果你欺騙和傷害別人,到頭來你自己也會被欺騙和受到傷害 。

「我是生長在一個清香蓮池附近的一棵雞蛋花樹。池裏一條魚也沒有。但離那裏不遠的地方,卻有個很淺的死水塘,裏面住著很多小魚小蝦和一只蟹。蒼鷺發現塘裏有這麽多的魚蝦,便想出了一個計策。它坐在塘邊,臉上表現得挺愁惱可憐的樣子。

「魚和蝦問他:‘蒼鷺先生,你為何這麽懊惱?’

「‘我正在想著你們這可憐一群的生活。你們的塘又泥又臟,你們又缺乏食物。我真替你們的苦命感到不安。’

「‘那你有辦法幫助我們嗎,蒼鷺先生?’塘裏的小動物問道。

「‘其實,如果你們讓我把你們逐一帶到那邊不遠處清涼的蓮池,那裏應該有更多食物供給你們的。’

「‘我們也想相信你, 但一向以來,有誰聽過蒼鷺會關心魚蝦的 。可能你只是想騙我們,把我們吃掉罷了。’

「‘你們為何如此多疑?你們應該當我是個慈祥的世伯。我是沒有必要騙你們的。那邊真的有個很大而又滿載清水的蓮池。你們不信的話,我可以帶你們其中一個先去視察。它回來便可以告訴你們我是否在說真話了。’

「蝦和魚經詳細商討後,決定讓一條年長的魚跟蒼鷺前去蓮池。這條魚身上多刺,魚鱗堅硬如石。除了遊得很快,它也能在沙上活動自如。蒼鷺把它銜在嘴裏,飛去蓮池,放進池裏,好讓它能仔細視察一番。

「這蓮池真的十分寬敞,池水清新涼快,又有很充足的食糧。當老魚回到舊塘,便將一切情況報告給大家。

「肯定了蒼鷺的好意,魚蝦都央求蒼鷺把它們搬到蓮池。狡猾的蒼鷺當然答應。 它逐一把魚銜在嘴裏,然後飛去 。但這一次,它並非把它們帶到蓮池。它飛往那棵雞蛋花樹,將魚放在樹的枝丫上,撕下魚的肉來吃,剩下的魚骨則扔到樹腳下。 它就是這樣,一一把魚吞吃

「我就是那棵雞蛋花樹,所以我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雖然我十分憤怒,但卻沒法阻止蒼鷺。一棵雞蛋花樹的根牢牢地抓著泥土。它只會長出枝葉和花朵。它不能四處走動。我也不能大叫來告訴魚蝦真實的情形。我就連把樹枝伸長來阻止蒼鷺把魚吃掉也做不到。 我只有坐觀慘況

「每次蒼鷺把魚肉撕下的時候,我都感到無限痛苦。我覺得自己的樹汁快將幹涸,而樹枝也將斷掉。一滴滴像眼淚的液汁聚集在我的樹皮上。不過,蒼鷺沒有察覺到。連續幾天,蒼鷺都繼續這樣吃魚。在我腳下堆起的魚骨,就足夠裝滿兩個大籮。當魚全部吃光,它便開始打蝦的主意了。

「我知道身為一棵雞蛋花樹的職責,是要用芬芳的花朵美化森林。但我當時實在被蒼鷺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的無能為力折磨得很痛苦。假如我是一只鹿或一個人,我便可以做點事。但被樹根系在地上,我完全動彈不得。 我當時發願,如果我將來生為動物或人,我必定會盡力去鋤強扶弱。

「當所有的魚和蝦都被蒼鷺吃盡,便只剩下那只蟹。那只蒼鷺仍然未滿足,對蟹說道:‘世侄,我已把所有的魚蝦都搬到蓮池去快快樂樂地生活。這裏現在只剩下你一個,你一定很是寂寞了。讓我也把你搬到蓮池吧。’

「‘你怎樣帶我去?’

「‘就像我帶其他的一樣,用我的嘴巴。’

「‘我滑掉下來怎麽辦?我的殼會破成碎片。’

「‘不用擔心,我會很小心的。’

「蟹細心考慮,也許蒼鷺真的把魚蝦都運去了蓮池,但如果他把魚蝦們都騙去吃掉,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於是, 蟹便想了一個辦法來確保自己的安全

「它對蒼鷺說:‘世伯,我怕你嘴巴的力量不夠把我擔起,倒不如你飛時我抓著你的頸背為好。’「蒼鷺只好同意。它等蟹爬到它的背上抓緊,便飛到空中。但它沒有把蟹帶到蓮池,而又是把蟹帶到雞蛋花樹那裏。

「‘世伯,你為何不把我放入蓮池?為什麽我們在這兒著地?’

「‘哪有蒼鷺會把魚蝦搬到蓮池?世侄,我不是施恩的。你看到雞蛋花樹下的魚骨蝦殼了嗎?你的生命也將在此處終結。’

「‘世伯,魚蝦們或許被你騙到,但我沒那麽容易上當。快把我帶到蓮池,否則我用鉗將你的頭割掉。’

「蟹把利鉗插入蒼鷺頸裏。霎時的刺痛令蒼鷺大喊出來:‘別這麽用力!我會立刻帶你到蓮池!我答應一定不會把你吃掉!’

「蒼鷺把蟹帶到蓮池,準備把它放在水邊。但蟹仍不肯把它的鉗放松。想起所有被蒙騙而喪命的魚蝦,它禁不住把利鉗割入蒼鷺的頸裏,直至蒼鷺的頭脫落,它才爬進水裏。

「孩子們,我當時是那棵雞蛋花樹。這一切我都親眼看到。我學到了: 如果我們對別人慈愛,別人也會對我們慈愛;但如果我們對別人殘忍,遲早我們自己也會遭逢同樣的命運。 我發願在我的所有未來世,都會全力去幫助人。」

同意的點個【贊】和【關註】 ,轉發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