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第九章揭示保富之道:事不可做滿,福不可盡享,藏為上

2024-04-29文化

【道德經】第九章講了一個人人都關心的話題——怎樣保富。人人都喜歡富。現在有一個流行的說法,錢能解決這個世界上99%的事,剩下1%則需要更多的錢來解決。雖然是笑話,但足見人們對於富的向往。然而,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貪是人之本性,不過要富三代的確有點困難,關鍵在於如何守住財富。老子給出了哪些建議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一共講了五件事,涉及處事、福祿、保身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這一章實操性極強。

(一)事不可做滿

前面咱們讀到「常有,欲以觀其僥」,既然要從萬物身上去尋找「道」的蹤跡,那咱們就來說一說生活。

你知道老司機為什麽總是加半箱油嗎?絕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因為負重。你有沒有發現,在車上的人和貨不變的情況下,油箱加滿油時的百公裏油耗反而要大於半箱油的時候。這說明什麽?一整箱油的負重反而拖慢了行駛速度。

再比如,部門裏一些萬金油員工反而很難升職?有人說,這些人年紀大了,都泡成職場老油條了。那既然是老油條,身經百戰,放在哪兒都靈,為什麽沒有升職機會呢?不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問題,還有一點——他們已經沒有提升的空間了。在職場中,人一旦封了頂,就走到頭了。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盛滿湯的碗很容易灑,不管你怎麽控制自己的手,湯汁就像會跳舞一樣,逃出你的手心;倘若只盛了七八分,湯汁反而不容易灑出來。所以我們盛湯時,總會聽到一個聲音在嘮叨:「別盛太滿。」

對,別盛太滿!

這句質樸到被你忽略的話,卻是至理名言。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如果端的杯子盛滿了水,不如放下它吧!

中國人做事最忌諱「滿」這個字。不是有句老話叫「話不能說滿,事不能做絕」嗎?就是告誡我們,說話做事要給自己留有余地。但總有人不明白這點,尤其是陷入內卷的現代人。

在這個各種曬的時代,人們曬房子、曬票子、曬孩子,最終演化成了一場內卷。為了不被別人卷到,甚至很多家長當起了卷王,不斷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以湊足自己炫耀的資本。但是家長們不要忘了,沒有一個孩子能永遠考第一名!

當你的孩子考了第二名、第三名時,你會怎麽做?

「這次沒努力?」

「被人超過去了,他以後還能考第一嗎?」

你開始擔憂,甚至催促孩子把失去的第一名奪回來。那麽,孩子會怎麽想?

「考第二名他們就不喜歡我了,他們是喜歡‘第一名’,還是喜歡我?」

「就考了一次第二名,都被罵成這樣,我實在不想跟他們說話了……」

一旦孩子生出這樣的念頭,那離厭學就不遠了。物極必反,好名次是走到頭了。

再看看原來考十名左右的孩子,偶爾超水平發揮,進了三甲,那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激勵,家長會非常欣慰,覺得孩子自律、知道上進。而孩子也會從家長滿足的眼神中感到溫暖和動力,今後的學習成績還不一路高歌?

所以老子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放在你手裏把玩的東西,不要削得太尖,那個尖尖的頭很難保持長久。

「臨陣磨槍」這句話並非貶義。古人都是臨上戰場才把槍頭磨尖的,如果平時就磨尖了,在操練中,槍頭很容易磨平,到了上戰場前還要再磨,這樣槍頭也會損耗很快。這就是說,鋒芒太露,難以長久。

可見,做事不能追求完美。 完美就是不美,沒有缺憾反而是一種缺憾,因為人生五味少嘗了一味。

(二)福不可盡享

做事如是,享福亦如是。沒有人能享盡人間齊福。乾隆皇帝晚年以「十全老人」自詡,這種追求完美的心態,恰恰是一種不完美心態的體現,單單繼承人這一項,他就遠遠輸給了自己的父祖。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享福的標準多與錢沾邊。錢是隨心所欲生活的保障,錢也在某種程度上維系著我們跟周圍人乃至親人之間的關系。所以很多人把錢當成了福,這是「富」「福」同音了嗎?

有錢的確能解決世界上99%的事,剩下1%則需要更多的錢來解決。但解決事情不是享福啊,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有時候,福太多了,反而是禍。我們經常看到,幾個子女為了爭家產大打出手、甚至對簿公堂,兄弟妹妹變仇人。夫妻亦是如此。比如近兩年比較火的泰國殺妻案,為了高額保險金不惜殺妻。

再比如在職場中,有的團隊為什麽人人努力,團結一致,而有的團隊像一盤散沙。如果你是一位團隊帶頭人,會怎樣分配獎金呢?是自己拿大頭,給成員一小部份,還是自己占小頭,把實惠留給成員呢?明白杜月笙為什麽在臨終前撕掉欠條,你就懂得「福不可盡享」這個道理了。

所以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滿屋子的金銀珠寶,有幾個能守住?就算找人來守,你又怎知這些守財之人沒生覬覦之心呢?你整日惦記財寶,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最後財沒守住,自己卻得了疑心病,落得一命嗚呼,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再說挨盜遭搶的,又有幾戶是尋常人家?若論財富,有幾人堪與皇帝比肩,可是皇帝墓有幾座是沒被盜過的?

足見,大富非大福!很多富豪、明星樂於捐款、搞慈善,就是讓富貴不溢位來,差一點點,反而能長久。那如果溢位來了,又會怎樣呢?

以電影【消失的她】的原型案件來說,死者家境非常好,兇手也就是死者的丈夫,正是看中錢財與死者結婚的,結果在泰國度蜜月時就騙死者購買了一份巨額保險,之後開始了他的殺妻計劃。雖然他的一系列精彩表演最終還是被警方識破,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但不得不說,如果死者沒有炫耀過自己的家境,可能對方也不會起歹心下殺手。

所以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又驕縱,定然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很多人富起來後,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所謂「富且貴」的那些人,在培養孩子時,往往過度驕縱,使得孩子養成了一些漠視法律的行為,最終把自己送進了監獄。這就是「自遺其咎」,自己咽下自己釀造的苦果。

可見, 福不可盡享,虧一點,反而能長久。

(三)藏而不隱的學問

這一章中,老子針對保富之道一共講了三個層次,最厲害、最高級的是最後一個——保身之道。有人才有土,有土才有財,人沒了,一切就都沒了。

以明洪武帝的兩位著名謀士來說,劉伯溫病死,其門生子侄大都得以善終,其長孫承襲誠意伯爵位,安享九代;反觀李善長,受胡惟庸案牽連,70余口被殺,雖然後世子孫亦有官爵加身,但不復其祖榮光,且鮮有作為。

劉伯溫在朱元璋建功立業後就逐漸掩藏鋒芒,深諳進退之節;而李善長卻事事爭先,甚至為了淮西勛貴們的利益,不惜與頂頭上司朱元璋掰手腕,還把朱元璋當成了郭子興帥帳中那個楞頭小子,結局可想而知。

所以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天道就是不居功。這裏所說的「身退」,並非退居二線、隱退山林,而是進退之意,是告誡我們,要懂得收斂。這一招玩得妙的,當數【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

鄔思道深知,雍正繼位後連夜趕回潛邸,正是為自己而來。此時的雍正殺心已起,所以二人密會,當雍正問要如何安置先生時,鄔思道以「三不可用」為由果斷回絕,提出要離開朝廷,但「退而不隱」,選一個雍正可以掌握他動向的去處而居——李衛府上。

這是極其高明的一招。倘若他此時提出歸隱山林,恐怕連雍王府書房的大門都走不出去;倘若他接受了雍正的入朝為官之邀,也會很快卷入政治風波,被堂而皇之地除掉;唯有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讓雍正心中念著自己,又不好明目張膽地除掉自己,才能保命。

鄔思道之清醒,在於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自己的用處,更將雍正的心思琢磨透了。當然,他也將【道德經】第九章琢磨透了。

譯文

端著盛滿水的杯子,不如放下;捶打得又尖又利之物,不能長久保持鋒利。

金玉滿屋,不能長久守住;富貴又驕縱之人,必定給自己帶來災禍。

功成名就時,要懂得收斂鋒芒,急流勇退,這才是天道執行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