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個春節,英歌舞居然火到倫敦了,這波文化輸出絕了

2024-02-17文化

放假好幾天,祝大家新年快樂!既然是新年,那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有年味的東西。

這兩天看到一條新聞,來自潮汕地區的英歌舞「出圈」了。就在新年期間,龍年英國倫敦「四海同春」新春慶典在倫敦市中心廣場、唐人街等多個地標盛大舉行。而慶典打頭的,是6分鐘的英歌舞表演【英歌雄風】。

表演隊伍邊走邊演,一路巡遊,鑼鼓聲與吶喊聲此起彼伏,震撼全場,吸引了多達70萬人現場圍觀。

從出圈到出海,300年歷史的英歌舞究竟有什麽魅力,讓中外的觀眾為之傾倒?今天便帶你們去潮汕看一場地道的英歌舞。

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普寧、揭陽、惠來、潮陽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區,是一種糅合了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為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

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非常特別。

說是舞蹈,但其實英歌舞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具有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既似土風,又似武舞。也有人親切地稱之為「中華戰舞」或「中華街舞」。

是不是和我們印象中的民族舞蹈完全不同?沒有婉約柔美的舞姿,而是灑脫陽剛、陣勢英武、震撼且有張力,英歌舞以其獨有的奔放熱情,活力無窮帶給人力與美的雙重享受。很適合新年裏熱熱鬧鬧的氛圍。

我不是第一次看英歌舞表演,8年前在南澳島的大勞熱看過一次,一直念念不忘,這次在普寧果隴村又看到了。

看了英歌舞才發現,潮汕人也有豪邁直爽、正氣凜然的一面。

關於英歌舞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幾種說法,有水滸說、儺起源說、從山東經莆田再入潮說、外江戲說、練武說、綜合說。到今天,大部份研究者更傾向於認為,英歌舞並無單一起源,這些來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長歷史中變化發展的一部份。源頭可追溯到明朝中期,甚至更久遠。

不管發源於哪裏,不管有多少傳說,英歌舞作為一種傳承了300年的獨特藝術載體,呈現了潮汕人民的心理、性格、審美情趣、人文風俗等文化現象,同時也反映了潮汕人民的宗教信仰等等,是這片熱土上誕生的珍寶。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普寧,很多人應該知道普寧豆醬,其實英歌舞也是普寧的「特產」之一,普寧的泥溝村就是英歌舞之鄉。

大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英歌舞的隊伍逐漸壯大,幾乎在普寧、潮陽等各個鎮、鄉、村都有自己的英歌舞隊,每個地方的英歌舞還會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這次我看到的表演共有兩支隊伍,來自泥溝村和光南村,分別是中板和快板英歌。因為英歌舞大致由兩部份構成,音樂和舞蹈。所謂慢板、中板和快板,區別就是節奏的快慢,個人感覺是越快越精彩,舞蹈越震撼。

表演時,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有力,節奏強烈。

敘述的故事主要圍繞水滸英雄108將,但表現手法講究概括寫意,既不敘述故事情節也不表現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戰鬥情景和熱烈氣氛,塑造英雄整體的形象。所以看的過程中,不需要把註意力集中在劇情上,更多的是感受氛圍。

有意思的一點是,傳統的英歌舞都是男人跳的,所以水滸裏的女性角色,也是由男子扮演。雖然現在也有女子英歌隊,但很多人都說女子跳不出那種氣勢來。

為了扮演梁山好漢,表現草莽英雄的形象,舞者需要透過勾畫臉譜來區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臉譜多以黑、白、紅為主色,配以青、藍、黃等色,色彩鮮艷,對比鮮明。一般來說,英歌隊設有兩領舞者,分別為紅面紅須的「頭槌」,多裝扮為秦明或關勝;黑面黑須的「二槌」,裝扮成李逵,都抓住了英雄本身的特色。

這些舞者都是普通村民,平日裏從事各行各業,因為興趣而學習英歌舞。表演時臉譜化妝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較為復雜的臉譜由化妝師幫忙,或演員間互相幫忙。

他們能歌善舞,等到戲服著身、臉譜上臉,就會一秒進入角色,十分敬業。

知道「舞蛇者」是誰嗎?是時遷,時遷探路,所以他打頭陣。

水滸中並無英雄舞蛇,英歌隊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側面證明了,英歌舞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很多當地特色。

還有這位,很好認吧,是林沖,司鼓的扮演者。

在表演上,英歌舞有既定的程式,通常由「前棚」「中棚」「後棚」三大部份組成。前棚為男子群體舞蹈,中棚是戲曲片段和表演唱為主,後棚是以武術表演為主。表演時長不一,有的大型節慶活動會持續整個白天。一整場看下來,精彩又豐富。但對舞者的體力,是個不小的挑戰。

跟著節奏,只見舞者們慢中見勢,勢中顯氣。他們時而形似醉漢,時而騰空而起,別具神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背後的故事可太多了。

過年得看這些才有意思呀!

看完紙上英歌,各位是不是都想去普寧看看現場的英歌了?錯過了開年的表演也沒關系,接下來潮汕的勞熱快要陸續開始了,大勞熱一般都有英歌舞,一年一次的盛會可不要再錯過了!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賬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影片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