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奶奶過世一年後,大伯在家族群提議春節聚聚,大姑沈默,父親拒絕

2024-02-25文化

文| 靜楓聽史

編輯| 靜楓聽史

(註: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類似經歷,純屬巧合)

我叫賀佳慶,今年33歲,就在剛剛過去的那個春節裏,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父母走了,這個家就散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今年是沒有奶奶的第一年,大伯在春節前幾天在家族群裏提議,我們今年還和爺爺奶奶在世時一樣,坐在一起聚聚,說說話,聯絡聯絡感情。

可這個訊息發出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人回復,看著爸媽的神情,我想他們肯定看到了群裏的訊息,可為什麽不回復呢?

以前,爺爺奶奶還在時,他們二人可是一大早就起來幫他們張羅這、收拾那的,怎麽這次反倒成了不說話的「啞巴」了呢?

中午吃飯時,我在飯桌上提了一嘴這件事情,沒想到,卻遭到父母的雙雙責罵,還叫我也不要再群裏面說話、看看其他人的反應再說。

我雖不理解,但還是照做了。第一個在群裏面說話的人是二伯,他以今年兒子剛娶媳婦,要招待親家,抽不出空來為由拒絕了大伯的提議。

姑因為是遠嫁的姑娘,所以說回老家一趟不僅花費多,而且還需要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身心都會非常的累,所以也拒絕了大伯提出的要求。

再接著便是我爸了,我爸說都心知肚明的,也沒有必要做那場面的事情,就不必再聚了,如果兄弟姐妹之間因為這個生了嫌隙、關系疏遠了。那麽也能夠充分說明,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也不過如此,之後更是不必再繼續走動了。

之後,在群裏面的另外幾個長輩也都找了理由不回來,小輩們也都借口工作忙趕不回來一一拒絕了大伯的提議。

其實,他們是真的不想聚在一起嗎?不是的,他們只是看不慣大伯一家的做派,不想在過年的時候生悶氣才拒絕的。

爺爺奶奶還在世時,就對大伯一家非常偏心,而大伯也恃寵而驕,更是對底下的弟弟妹妹占盡了便宜。

就拿爺爺生病那一年來說吧,之前身體硬朗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是獨自生活的,用不著我父親他們弟兄幾個幫忙。

可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使爺爺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身邊也不能離人照顧,而奶奶也年事已高,無法給爺爺翻動身體。

所以,他們兄弟幾人就商議著把爺爺奶奶輪流接到家中照顧,一人三個月,已經嫁出去的女兒則是每個月拿五百塊錢。

這個意見得到了父親兄妹幾人的一致同意,作為長子又倍受寵愛的大伯理所應當做起表率作用。

可還沒把爺爺接過去半個月呢,大伯就以腰病復發為由,讓我們家接過去照顧。其實,大伯就是看爺爺現在幫不上他們家了,還需要人照顧,是個燙手山芋,才把爺爺把家中趕走的。

就這樣,過了一年半的時間,爺爺在病痛中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可笑的是,他生前最為疼愛的長子,不僅沒能盡到孝道,現在就連葬禮的錢也不願和兄弟們平攤。

後來,還是因為村裏人總說他們的閑話,讓他覺得臉上無光了,他這才不情不願的拿出了幾百塊錢當作爺爺的喪葬費用。

爺爺走後,奶奶不再願意麻煩兒女,又回到了之前的院子獨自居住,為了不讓奶奶心中落差太大,我們提議,逢年過節就回來看看奶奶,等過年時,就一起聚在奶奶家陪她吃個團圓飯再走。

我家距離奶奶最近,所以每到臨近年關時,母親在備年貨時都會在為奶奶額外多備上一份,到聚會的日子,父母也總是會早早的就去幫奶奶操持家務。

三伯母和四伯母也總是會帶上肉和菜來布置聚會的飯菜,兩個姑姑因為距離遠,總是會來得晚些,但他們也都會拿上禮品喝飲料,到來之後,也總是會打打下手,幫幫忙。

反而是大伯一家四口,距離最近卻來的最晚,總是到了快開飯時才「姍姍來遲」,等到吃飯時,還總是會挑剔飯菜不合他的口味,飲料太便宜了等等。

那時,大家都礙於奶奶的面子,不好把話頂回去,總是開個玩笑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但其實心裏都很別扭,臉上的笑也都不自然。

後來,奶奶病倒在床後,為了獨自霸占奶奶的遺產,大伯一家早早的就將奶奶接了過去照顧,還說不用弟弟們操心,他會把老娘照顧的安穩妥當的。

奶奶癱瘓在床的第一年,我們一大家的團圓飯是在大伯家吃的,大伯母早就在群裏分好了,哪家哪戶負責什麽,拿什麽禮品,最後還要加上一句,不要買太便宜的,寒酸看不過去。

母親和三伯母幾人照例早早的就去了大伯母一家幫忙,可誰知他們一去,作為主家的大伯母竟然做了甩手掌櫃,把操持飯菜的事情全部交給了母親幾人,自己竟然出去打牌去了。

待到中午時才回來吃飯,一吃完飯,還來不及和她說上一句話,就又趕緊拍拍屁股走人,出去玩了,光怕我們讓她收拾餐桌、洗碗。

所以,在大伯聚餐的那幾年,我們不光得負責備菜、炒菜、酒水飲料,還得負責飯後洗盤子刷碗。

記得有次,一個盤子放在了不起眼的位置忘記洗了,大伯母就逮著這件事情,說了母親妯娌幾人和姑姑他們好長時間。

幾年後,奶奶去世,葬禮理應在大伯家舉辦,大伯母口口聲聲將奶奶照顧得很好,可我們去的時候,還能聞到奶奶住的那間屋子裏有股惡臭味,裏面也都是臟兮兮的。

因為在他家舉辦葬禮的原因,這回大伯就有了不出錢的正當理由了。所以,他不僅一分錢沒出,還拿了奶奶的大部份財產和一套房子,最後竟然還要讓父親兄妹幾人平攤之前贍養奶奶的費用。

大家都知道大伯的脾性,也沒和他計較,都拿了自己應出的那份錢,然後就從大伯家離開了。

在之後將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們幾家都和大伯家沒有往來,平常姑姑回來不是在我家,就是在三伯母或四伯母家,一次也沒去過大伯家。

大伯和大伯母雖然心有怨恨,可爺爺奶奶都去世了,也沒人給他撐腰了,他們夫妻倆也只是把苦往肚子裏吞。

眼看著,又一年春節到,與其他年景不同的是,這次爺爺奶奶都離開了我們,往日熱鬧的聚會應該也不會再上演。

可令我們沒想到的是,一向以摳搜出名的大伯,這次竟然主動的在家族群裏提出了聚會,而且聚會地點還是在他家。

回憶起往年的種種經歷,大家誰也不想再去做那個出力不討好的冤大頭,都紛紛找借口回絕了大伯。

可誰知,大伯卻不依不饒起來,甚至還擺出了大哥的身份,指責我們,說我們往年都是裝樣子,現在老人一走,就立刻現出了原型,不願再走動。

大姑也不是個好惹的脾氣,當場就給大伯打去電話,爭吵了一番,控訴了他們往年的種種「罪行」,隨後,三伯和四伯也都說出了這些年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經此一鬧,不知道大伯大伯母二人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正父親兄妹幾人的關系是徹底鬧僵了,好幾年都沒有再走動聯系過,曾經玩鬧打笑的親戚,如今成了陌生人,甚至比陌生人的關系還要差。

其實吧,每家每戶都有做的欠妥當的地方,平時念在爺爺奶奶的面子上,也不好鬧得太過分,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

爺爺奶奶去世後,大伯作為長子,也沒能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最後,弄得一家人像個仇人一樣,害,還真就是應了那句老話:父母在,家就還在;父母走了,家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