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半年了,我對「寵辱若驚」的理解,依然是水中望月

2024-02-11文化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做【道德經】逐章解讀,第一個遇到不能全文貫通的就是第十三章,也是半年後最後一個作為「任務」勉強完成的。

今天又看到朋友們的解讀,感覺隔靴撓癢,卻又沒法講清自己的觀點。現在想來,除了對「何謂貴大患若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有明確的見解之外,其他幾乎沒有任何提升。雲南一位十年前的的佛學老朋友跟我說:你可以到淘寶、拼多多之類的平台多買些【道德經】解讀的書,參照解讀。

我很感謝她的建議,但我沒告訴她,我的我的最愛裏大約有三百多種古今名家解讀。

然而,即便是河上公、王弼、蘇轍等人的解讀,也不能幫我走出迷惑。有時候就想,還不如頭條號的有些朋友的解讀靠譜。

現在從頭到尾逐句捋一下,希望能得到朋友們的啟發,有時候一句無意的點評,可能就能醍醐灌頂,頓然醒悟。

帛書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安可以寄天下。

問題一:「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針對的是普通人?還是君王?亦或兼而言之?

王弼註的大意是說:寵幸必然伴有辱沒,榮耀必然伴有憂患……為了寵辱榮患這類身外之物的就驚動不已的人,那麽就無法治理天下。

不管他的註釋是否準確,至少,王弼的註文是針對侯王而言的,因為涉及到「寄托天下」「治理天下」,不可能是針對普通百姓的。其他人比如河上公、 吳澄、王夫之、魏源,包括憨山德清、李涵虛等佛道人士也是此意。

問題是,既然是針對侯王的,那麽,是誰賦予權力者以「寵辱」的?

而且,本章【老子】下文雖提出「何謂寵辱」,卻只對「寵」做出解釋,而不解釋「辱」,這說明這裏的「寵辱」是偏義復詞,「辱」只是一個字尾詞,在本章並無實際意義。

而唐王真直接把「寵辱若驚」理解為「聖人之得失,常若驚也」。王侯若不能「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熱衷於好戰逞強,則必禍患及之矣!

所以,「寵辱若驚」的物件只能是權力者的行為對下屬造成的必然結果(見下邊「問題二」)。

對於「貴大患若身」,我一直認為這是個倒裝句,不一定對,但也不是沒有依據,比如蘇轍就是這麽理解的:「貴身如貴大患」。呂惠卿、王夫之、憨山德清、李涵虛等人皆是此意。

所以「貴大患若身」就是:君王「貴身(以自身私欲為重)」,就如同珍貴大禍患為一樣——其實就是說「貴身就等於抱著個大禍患」。

問題二:老子自問「何謂寵辱」,卻只解釋「寵」而不解釋「辱」是有原因的

既然前邊提到了「寵辱若驚」,老子接著就自問自答曰「何謂寵辱?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但是,為何只對「寵」做出解釋,而不解釋「辱」呢?

這說明,老子要論述的重點在「寵」而不在「辱」,也就是說,「辱」只是個字尾詞,相當於今天所說的「質素」,強調的是「質」,「量」只是個字尾詞。

那麽,什麽是「寵」呢?老子說「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即是說,「寵」是下屬從「上」獲得「恩寵」,得到了當然驚喜,一旦失去就會因此膽戰心驚。

所以本章的第一句話「寵辱若驚」也只是針對「寵」而言的——作為下屬,只會在乎「寵」的得失,誰願意受到「辱」而舍不得呢?——這是須引起註意!

寫到這裏,這個糾結基本開啟:老子討論的是「寵」的問題,就像「不尚賢」一樣,這些問題的施行者只能是君王,也就是說,下屬的「寵辱若驚」只能是君王對下屬的行為方式引發的,而且一旦恩寵一個人,被恩寵的人會緊張難安,擔心一朝失寵,禍及身家。

問題三:「及吾無身,有何患」不是沒有了身體就沒有了禍患!

原文說:「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剛才說了,「貴大患若身」是倒裝句,即「貴身若大患」:君王應該「自愛不自貴」,君王若以自身(以自身私欲)為貴,那就如同把大禍患看作寶貝一樣。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也好理解,即「君王之所以遭遇大禍患,是因為將自身私欲帶入施政之中。如果能做到無私無欲,還能有什麽禍患呢?

需要註意的是,很多人將「及吾無身,有何患」理解為「等到我沒有了身體,又有什麽禍患呢?」這是宗教觀念,而不是老子思想。

「老學」文化的重鎮陳鼓應先生就是這麽理解的:「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我會有什麽大患呢?」

他的意思是不要「此身」。但他接著又說:「所以能夠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剛說過「 不要此身 」,現在又要「貴身」「愛身」,豈不自相矛盾?

所以,這個「身」不是「身體」,而是身外之物、自身利益。道家聖人在利益面前是「聖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不敢為天下先」的,是「外其身」「後其身」的,將「自身」置之於度外的,並不能說「不要身體」,連身體都不要了,何談「無為之治」?

問題四:老百姓會把天下交給什麽樣的人來管理?

王弼本【道德經】這一章的最後兩句是: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河上本沒有大的區別,只是兩個「若」字分別為「則」和「乃」,語意更明確。

帛書【老子】內容略有不同: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安(乃,則)可以寄天下。楚簡本與帛書接近。帛書文字較艱澀。

在老子思想裏,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人之天下,因此將天下交給誰來管理就是【道德經】要解決的問題。

老子說的很清楚,只有「以百姓之心為心」,「外其身」「後其身」,「質真如渝」不為外物而動的為道者,才有資格接受「天下」。

老子在本章提出的「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的人,才符合上述標準,才可以將天下托付於他。

其中的「貴」、「愛」二字,王弼【老子註】曰:無物可以易其身,故曰「貴」也;無物可以損其身,故曰「愛」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托天下也」。

因此,這一章的大意是:

下屬得寵,就如同受到了驚嚇一樣,君王若以自身私欲為重(來治理國家),那就如同抱著個大的禍患。

什麽叫「寵辱若驚」?「寵」是上對下的恩寵,下屬得到它和失去它,都會像受到驚嚇一樣緊張不安,這就叫做「寵辱若驚」;什麽叫「貴大患若身」?君王之所以有大禍患,是因為以自身私欲主導施政。如果無私無欲,怎麽會有禍患之憂呢?

因此,只有不為物欲所動並能全身心輔助百姓自由發展的人,才能把天下寄托給他;只有為了天下而愛其身,並能全身心輔助百姓自由發展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