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存在與時間】讀後感

2024-06-14文化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是一本深奧且影響深遠的哲學巨著,它嘗試從全新的角度解答一個古老而又基本的問題:「什麽是存在?」全書沒有故事情節,也沒有華麗辭藻,卻以其嚴謹的邏輯和深刻的洞見,引領讀者踏上一場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之旅。

海德格爾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此在」(Dasein),意指人的存在方式。不同於傳統哲學中將存在物普遍化處理,他關註的是具體的、活生生的人如何存在於世界中,並且如何理解自身及周圍環境。海德格爾強調,「此在」總是已經處於世界之中,我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周遭事物緊密相連,我們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

書中,海德格爾首先批判了傳統哲學中對「存在」問題的忽視,他認為哲學長期以來都過於關註存在者(即具體事物是什麽)而忽略了存在本身(即事物存在的意義)。他主張,要真正理解「存在」,必須從人的存在經驗出發,因為只有人才能發問關於存在的問題,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就蘊含著對存在意義的追尋。

一個關鍵概念是「日常性」(Alltäglichkeit),指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未經反思的行為模式和理解方式。海德格爾指出,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沈淪」(Verfallen)狀態中生活,即被日常瑣事和習慣所束縛,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本質。然而,正是這種日常生活的「遺忘性」,促使我們在某些時刻突然醒悟,開始對自我和世界產生根本性的疑問,這便是「畏」(Angst)與「死」的主題。

「畏」是一種面對無底深淵般的存在本身時產生的感受,它不同於恐懼特定物件,而是一種對存在本身的不確定性的直接體驗。這種體驗能讓人從日常生活的麻木中驚醒,開始正視自己的有限性。而「死」作為「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是每個人獨一無二且無法替代的終點,它提示我們,存在的意義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自行尋覓和賦予。

海德格爾還引入了「本真性」(Eigentlichkeit)與「非本真性」(Uneigentlichkeit)的概念來討論人的存在方式。本真存在意味著個體主動承擔起自己存在的責任,勇敢面對存在的真相,包括自己的終有一死。而非本真存在則是隨波逐流,按照社會的普遍期待和規範行事,失去了自我決定的機會。海德格爾鼓勵我們追求本真性,盡管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但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的真相。

【存在與時間】的閱讀無疑是一項挑戰,它要求讀者跳出常規思維框架,深入到存在論的最前沿。海德格爾的語言晦澀難解,但這正是他試圖突破傳統語言界限,直接觸及存在本質的努力。盡管這本書沒有提供簡單明了的答案,但它開啟了一扇門,引導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我們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總之,【存在與時間】不僅是一部哲學專著,更是一次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深刻探索。它提醒我們,面對生命的短暫和世界的復雜,應當主動尋求理解,勇於承擔自我存在的責任,從而在有限的時間裏活出最真實、最有意義的自己。海德格爾的思想雖然深奧,但其核心訊息對於每一個尋求生命意義的人來說,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