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儒家思想的本質,遞減的減法思維(個人版)

2024-07-01文化

前言:獨立思考是揭開歷史真相的關鍵,需要審慎地分析各種歷史資料,辨別真偽,從而挖掘被掩蓋的真相。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積累知識;要敢於質疑權威,不被固有觀念所束縛;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急於求成。

從商業經營的角度來說,不管是減法思維還是加法思維,本質上都是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做減法,是為了聚焦資源從而保障其所在領域的專業性,最終實作差異化的競爭格局。做加法,關鍵是因為有人才與資源的積累,才能做延展性的經營擴張,兼顧做強做大。

從內部管理的角度來說,為防止人才流動帶來的風險,大BOSS與HR會采取減法思維與加法思維交叉並用的策略,最常用的有職能切割與強調深度專業化。此處不做展開講述,不然會脫離主題。之所以會先提及商業經營與內部管理,是為了鋪墊主題。

特意說明:一個優秀的老板,要有對全域的掌控力,但也會懂得分權與分錢。

想要說清楚儒家思想的本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從管理營運的角度來闡述儒家遞減的減法思維 。

1、儒家的天命論

墨子對天命論的釋義:命富則富,命貧則貧;命眾則眾,命寡則寡;命治則治,命亂則亂;命壽則壽,命夭則夭。最通俗的解釋:聽天由命。

減去獨立的人格,減去奮發向上的精氣神 ,這就是儒家天命論所要減去的真正物件。儒家的天命論,優先標的的目標是底層的民眾。 他們既沒有財力,更沒有精力去讀書,所以他們是最好愚弄的物件。更重要的是,他們負責生產、勞役。

獨尊儒以後,民眾還是戰場上的炮灰,爵位就別想了,拿命掙來的賞銀不被血刮就該燒高香了。在古代,豪門以私學傳家,寒門以詩書傳家,百姓以耕戰傳家,這就是階層所劃分的格局。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正如孔子所說的,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又如孟子說的 勞心勞力。 歷代純儒要的是老百姓安於被奴役的命運,是農民就世世代代做農民,是奴仆就世世代代做奴仆,不要試圖改變與生俱來的身份與命運。

儒家的天命論並不是孤立的說教,而是透過一套組合拳來實作的。有說教、有規矩、有軟刀子、有刑罰,不怕你不聽話,總有法子能治好你。

儒家的孝道奠定了父母絕對的話語權,涵蓋子女的人生規劃及婚姻大事;儒家的尊師奠定了老師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的能力及升遷難以直線突破,最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在苦熬中蟄伏,二是轉換陣營。不管是哪一種, 都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在這種威壓之下,只有依附關系,只能妥協,沒有平等也沒有對等,故而 做人的學問 就變得極為重要,各種心術也被開發到極致。 獨立的人格,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帝王。 當「學而優則仕」的儒生湧入官場,會助推官本位的浪潮及形式主義。

文章道盡天下事,不肯俯首問蒼生。是對形式官僚主義最生動的寫照!最淒慘的便是底層的百姓。

孽子、不孝、欺師滅祖,類似於這樣的道德譴責,不是簡單的毀掉一個人的信譽和名聲,而是會毀掉一個人生存的根基,這是一條隱形的潛規則。吳起、陳湯都是很好的案例。如果道德譴責也治不好你,那麽就用規則來治好你。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在農耕時代,為逃離家法族規而離開鄉土的頭鐵百姓,基本就只能選擇做草寇了,而這又是官府鏟除的物件。

至此,天命論形成閉環。 儒家的天命論,最能發揮功效的場所就是鄉土社會 ,其次能發揮功效的是教學。自古皇權與法皆不下鄉,是不願嗎?準確的答案是不能。

綜上所述,圍繞「 天命論 」的一套組合拳,減去了獨立的人格,減去了奮發向上的精氣神。

2、儒家的禮

死要面子活受罪 ,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先秦時代,這句話會投射到喪禮之中。但隨著儒家思想的光環透過中間層傳導到整個社會,這句話將影響到每個人的方方面面。

儒家的尊師重道既是傳統,同時也是規矩。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師」,這句話背後的深意是在 現實層面強化尊師 的理念 。「尊師」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透過人情往來的禮節來表達,逢年過節要不要表示?老師的生日要不要表示?老師娶妾要不要表示?還有師母及老師的兒子等,遇上喜事好事,要不要表示?

學生對老師的敬意越虔誠,學生的未來就越有前程。 這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會透過老師的交際圈擴散出去,這就是學生實作晉升所必須依仗的「 」。老師的學生不會只有一個,想要從眾多的師兄弟中脫穎而出,除了能力以外, 虔誠的人情往來成為不可或缺的殺手鐧, 而這些又極為仰仗家境。

碰上深明大義的老師,是幸事;遇上表裏不一的老師,就得投其所好,可貧窮的學子就尷尬了,除了溜須怕馬還是溜須怕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風氣會蔓延開來,終會淪為追求名利的普遍潛規則。

儒家的禮,最特別的是喪禮,這是儒家獨特的倫理主張,是對外詮釋孝道的最佳方式,呼應的是「以孝治國」的 理政治念。

孝道

表達孝道的方式為 生前敬孝 死後敬孝 。儒家選擇了側重後者,內在的邏輯其實非常簡單,制度性+儀式化的喪禮需要邀請親朋好友,這既有人文的關切情誼,又有見證的深意。而後者才是儒家所關註的重點,喪禮的規制規格與虔誠奉孝的真心是捆綁在一起的,外人的見證即監督,孝道與名聲也隨之捆綁在了一起,沒人敢擔負「 不孝 」的罵名,這事關前途。

儒家的喪禮太過考驗錢包 ,所以才有了「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儒家「事死如生」的喪葬觀念,看來是一筆占比較大的開銷,不然不會讓寒門之子這麽尷尬,就更別提在底層掙紮求活的百姓了。朱元璋與其二哥為求安葬父母的那一幕,要多卑微有多卑微。

儒家的禮,是為了尊禮而尊禮。不管是為了維持關系的人情往來,還是彰顯孝道的喪禮,看似減去的是兜裏的錢財。可對窮苦人來說,花掉的卻是維持生存的本錢。儒家的這一減,減去的是骨氣啊!

管子說: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寒門也好,百姓也罷,若自力更生都不能富足,談什麽禮節與榮辱。在農業時代,絕大多數人能夠積累財富的途徑只有種地。農業不僅要看天,更得看權貴集團的心情。而古代的財富從來都是流向中間階層的權貴,並向中間階層的頭部集中,土地兼並是王朝無法擺脫的噩夢。

無怪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減去獨立的人格,減去奮發向上的精氣神,減去骨氣。 這就是儒家遞減的減法思維,這也是儒家的厲害之處。為什麽歷朝的農民起義都是官逼民反的結果,為什麽是在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才造反,與本文提到的減法思維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