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出版之路,致知力行——湘潭大學出版社專訪

2024-05-08文化

文字無聲,卻震耳欲聾。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快節奏時代,傳統出版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仍然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持在出版的崗位上,從適應到創新,默默托舉,用紙張傳遞文字的魅力。他們在作者面朝紙筆、背對市場時,與作者並肩而立,用心做好每個來之不易的選題,為每一本書的開花結果而熱淚盈眶。那麽,從被作者寫出來,到呈現在大眾面前,一本書經歷了怎樣的過程?讓我們走近湘大出版社,聆聽書籍出版背後的聲音……

書山在前,勤勉不止

張寶香,系湘潭大學20級研究生,在湘大出版社主要負責編輯工作。

起初,寶香老師選擇留校任教只是為了求得一份穩定的工作。但隨著她對編輯工作的學習和了解,她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中最感興趣的板塊,工作經歷也打破了她最初對於責編工作的刻板印象。她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需要「三頭六臂」:審稿、校稿對責編來說僅僅只是基本的整理工作;除此之外,編輯部門還需要學會與作者的交流溝通,此外,工作還涉及圖書封面和版式的設計、圖書成本的核算、策劃圖書選題、推進圖書的選題等等方面。談到擔任這份工作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寶香老師認為,即使是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新人編輯,也應該具備一定的政治敏感度,這是最基礎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

從入職到現在,張寶香老師一直認真對待編輯工作。每一本書在出版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意味著身為責編的寶香老師需要隨時應對一些突發情況。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責編們工作時通常要用到某一學科具體的相關知識,因此,他們需要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需要擁有一雙隨時註意細節的眼睛。對此,寶香老師的應對方法是「多看標,多‘混’群」,即多在編校群裏發言、學習其他老師的觀點和經驗,理解標準中的規定。同時,她指出,提升編輯能力與學生時代學習知識的邏輯一樣,也需要具備善於思考的能力。「做編輯,沒有捷徑,遇到的問題越多、解決的問題越多,甚至犯過的錯誤越多,才越有可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編輯。」對寶香老師來說,每一本書的出版,都像是新生命的誕生,她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秉承著「坐爛板凳雕美玉」和「十年磨一劍」的理念對待自己的每一次編輯,始終堅守自己作為出版人的責任與擔當。

在這份默默無聞的工作中,她不斷接觸各專業的人才,不斷汲取各方面的知識,感受到了真正的學無止境,這也是她逐漸熱愛並堅持這個行業的原因。當下,出版業正處於革新的風口浪尖,她表示,不僅僅是出版行業,各行各業都面臨著革新,只有堅定出版初心,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跟上時代的洪流。

最後,對於有入行想法的湘大學子,她表示,在出版行業裏最重要的是一定需要保持謙遜之心,編輯工作「學無止境」,出版行業「藏龍臥虎」,每個人的長處和優勢都不同,要善於發現身邊人的閃光點,不管是印前質檢老師的「鐵面無情」,還是校對時同事提出的疑惑,任何一個流程提出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在編輯的道路上,她希望自己不僅是一個文本的「修理工」,還要成為文明傳承和發展的奉獻者,讓更多有價值的書傳承下來。

責任在肩,初心不變

張蔚,系湘大14級編輯出版專業研究生,在湘大出版社主要負責圖書出版的整個流程把控。

2017年從湘大編輯出版專業畢業後,張蔚老師就因對學校的熱愛選擇留校工作,從學生到現在的工作人員,一路走來,張蔚老師始終為自己身為湘大人而自豪。這幾年來,見證湘大越辦越好,張蔚老師也感到由衷的開心。在接觸到具體的編輯出版工作後,張老師認識到了具體工作與理論知識的差異, 也意識到出版工作本質上是一種理論的延伸。在工作實踐中,張老師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並得到啟發與創新。相較於「同文字打交道可能枯燥」的觀點,張老師認為文字型現了人的感知和思考,象征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在她看來文字工作充滿生機趣味。

在總編室,張蔚老師的工作內容以「服務」為主,日常就是和人打交道。具體來說,她的工作服務性體現在:選題論證等環節中需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意識,提醒和督促編輯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出版方針政策,確保出版業務工作的合法性、規範性與合理性;深入編輯業務流程,針對編輯業務中的難點、痛點,提出切實可行、符合出版社實際情況的管理方案。作為編輯出版業務流程的排程室,總編室要全程參與選題論證申報、簽訂出版合約到「三審三校」,從申領書號、CIP數據到生產進度監控、印前審讀質素抽檢到樣書入庫與送交、書稿檔案整理歸檔,同時還要負責各項精品出版專案的申報與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聯系。可以說是出版社業務流程的營運中心,精品專案的管理中心,出版資訊的集合中心。

在進入總編室以前,張蔚老師曾做過一段時間的編輯工作,這段經歷幫助她在出版過程中能夠更準確地為編輯答疑解惑,並充分了解每位編輯的專業優勢,在知人所長的基礎上組織專案開展。工作遇到突發事件時,張蔚老師會保持頭腦冷靜,及時與領導同事溝通,集思廣益來解決問題,透過合作來圓滿完成圖書出版的工作。

時代在迅速發展,出版行業也日新月異,張蔚老師認為出版行業最大的變化是數碼技術推動內容生產的智能化更替,但出版人的角色是不變的。她強調,要持續培養技術力與判斷力,引匯出版內容向更具創造力、想象力的方向突破,助力讀者知識體系構建與優質內容鑒賞能力的培養,從而更好地推動出版行業有序發展。

【大亨小傳】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曾經對他的編輯珀金斯說過,「只要在這個變幻多端的世界上還能隨便使用「永遠」這個詞,你就永遠是我的出版人」。這句話是激勵無數出版人的金句 ,也是張蔚老師一直為出版事業奮鬥的初心。

最後,作為學姐,張蔚老師祝願學弟學妹們「激揚青春,不負韶華」,希望湘大學子珍惜當下,趁著大學美好的時光積極鉆研學業,享受風華正茂的青春。

熱愛在心,態度不改

劉鵬,系湘大08級校友、湘大出版社出版部主任兼發行部主任,主要負責出版社的圖書印刷和發行工作。

2018年,闊別母校多年的劉鵬選擇回到湘大的懷抱。劉鵬本科就讀於湘大機械類專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一家大型國有的機械企業就職,這與他現在的工作可以說是截然不同,但於他而言,專業上的壁壘並不是阻礙。剛開始接觸這個職業時,他確實產生過迷茫,不過很快,他便收拾好心情,奮發向上,努力學習出版專業知識,並於次年就考取了編輯資格證書。同時在工作中會虛心向前輩請教,主動承擔工作任務。除此之外,劉鵬認為他的第一份工作也為他能夠很快地適應出版社行業的工作提供了助力,例如在那裏他增強了自己的交際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實踐能力。

劉鵬在湘大出版社主要負責圖書印刷工作,日常工作內容是圖書印前的檔稽核、圖書材料選擇、印刷方式選擇、訂單制作、印刷跟蹤、印刷質素監督、成本核算等。圖書印刷在出版流程裏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印刷質素直接關系到一本圖書外觀的感受,要怎麽樣透過選材、設計來提升單位的產品競爭力以及市場影響力,於他而言責任重大。

談到出版社行業應如何面對數碼化時代的種種改變時,劉鵬認為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對出版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新興的融媒體教材、數碼印刷技術、電子圖書等,這些都要求出版人員跟上時代的步伐,順應時代的潮流。但其中始終不變的是出版作為一種文化產業,肩負著宣傳黨和國家思想文化的使命,不論是出版方式的改變還是出版載體的改變,都應該牢牢把握政治導向,做好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工作。

此外,劉鵬老師還向我們分享了一件在工作上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一次省裏下達命令要求出版一本重點圖書,他為其提供了印刷材料和裝幀方式建議,經過多次協調供紙商、印刷企業、封面設計人員對圖書生產進行可實作性討論,並且和責任編輯深入生產現場不斷試驗和調整之後,終於完成了圖書的印刷,得到了省裏領導的好評,也獲得湘大出版社當年好書獎的一等獎。或許正是劉鵬老師在工作上的銳意進取、敢於創新,才使得他在出版行業日益精進。

回顧這幾年的工作經歷,劉鵬老師從一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的懵懵懂懂到對出版這個行業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他認為出版是一項很偉大的事業,是黨和國家宣傳文化思想的前沿陣地,也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媒介,作為出版的一員,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文化使命。在未來的工作中,劉鵬老師決心要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和專業技能,設計更多優秀的作品,著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在職業領域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如爭取獲得高級專業職稱,擴大自身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最重要的是希望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設計出一部份產品能夠獲得行業內的認可,並為湘大出版社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作為學長,他給學弟學妹們在工作上的建議是充滿熱情、腳踏實地,在學校時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為以後工作中的人際交往積累經驗,參加工作後要清楚自己的定位,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崗位認真負責。

「出版是什麽?出版是文化的選擇,是深度文化的傳播和積累。」無數出版人的日夜兼程,成就了我們所看見的每一本書,這從來不是簡單的批次生產,而是用心的打磨與創造。而無論時代怎樣變化,他們都繼續耕耘在文學的土地上,也不管是榮譽還是低谷,他們都時刻堅守著出版人的初心:心有熱愛,堅守所愛,終將不負所愛。

文案:譚妍潔 趙宗祺 王怡贊 肖楊

責編:王昕瑩 伍映紅

總編:袁杜 申瑜 陸姝妤

指導老師: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