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原來,你晚年的「因果」,早在你50歲那年就安排好了,別不信

2024-06-18文化

南京清涼寺中有副對聯寫道:

「四百八十寺,過眼成墟,幸嵐影波光,猶有天然好圖畫;

三萬六千場,回頭是夢,問善男信女,可知此處最清涼。」

人生苦短百余載,苦笑紅塵難訴愁。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朝一夕,一生一世,萬千艱難,負誌奮鬥。

佛語有雲:「種下什麽因,就得什麽果,一切皆有因報果報。世間萬事萬物,大至整個世界,小至粒生,無不籠罩在因果的關系網中,世間一切法,各有其因果。」

人生的日子,都是越過越少,剩下的日子,都是越來越重要。

【春秋·曾子】中所言: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的一生就像是在霧中行走,遠遠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兇。其實,人的後半生是讓前半生點亮的。

馬未都說:「人的前半生總是不如後半生過得仔細,年輕時沒有荒唐就等於沒有年輕過,可後半輩子活得仔細了也未必有意思。」

原來,你晚年的「因果」,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也許早在你50歲那年就安排好了。

01、「知天命」的那一年,你逐漸摸清楚了自己的命數。

村子裏的張老漢,五十多歲的時候,不顧妻子的勸阻,一門心思半道去做生意。

他只看見了別人表面的風光,蓋了新房子,買了新車,卻沒看到別人背後的辛酸,以及所背負的風險。

比如村子裏有人代銷豬飼料,他不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托人找關系,請客送禮,前期先墊付資金拿到代銷的資格,還需要到處去跑客戶,上門推銷,磨破嘴皮子,讓養殖戶願意,買他的飼料。

有的時候,養殖戶的豬出了什麽問題,不管是不是豬飼料的問題,都可能會上門找事,要求賠償。

然而,張老漢是一個嘴笨的老實人,一沒資金二沒人脈三沒經商的本事,只有想與別人一樣賺大錢的一腔孤勇。

所以,他透過信用社貸款,拿不到最低的代銷價格,又拉不來客戶,只靠著硬著頭皮向親戚熟人推銷飼料,最後飼料沒賣出去還得罪了一圈親戚熟人。

最後,貸款的本錢都沒有賺回來,一分錢沒有賺到,還背負了一身債務,還是老老實實種地還債。

古語說:「五十知天命」。

它的意思是,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作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盲目追求結果。

「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它還有一層意思是在告誡我們: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知道自己這一生應該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知道自己的本事多大,有些超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就不要冒險去做了,否則會把自己後半生的幸福搭進去。

自古以來,人生都是邊走邊歷練中才會漸漸明白人生的道理的,這個時間節點一半都是在人五十歲左右的時候,經歷了足夠多的世事滄桑,世間百態之後才會幡然頓悟,逐漸摸清了自己的命數。

02、天道有常,「種其因者,須食其果。」

有個親戚,是一個非常能幹的人,能幹到讓所有人都心疼的地步。

自從結婚有了孩子以後,他就跟著表哥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到頭,只有芒種和莊稼需要收獲的時候,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一次。

他為了多掙錢,常年在工地上打工,吃著最簡單的飯菜,睡在冬天陰冷夏天酷熱的簡易房子中。

新衣服不舍得買,常年穿著好幾年前的衣服,為了趕工早拿到薪金,吃飯睡覺不規律,有時候一天只吃兩頓飯,半夜趕工到淩晨一兩點鐘,都是常有的事。

他的一輩子只會兩件事,拼命賺錢,拼命存錢,不舍得吃點好的保養身體,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能拖就拖著,只為了省醫藥費。

五十多歲的時候,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孩子都有了,也有能力掙錢養家了,因此,讓他別再那麽辛苦的賺錢,回家休息,然而,他不聽勸。

有段時間,總是時不時的咳嗽,腰痛,他卻沒當回事,等到痛的受不了的時候,去醫院檢查卻被告知肺癌晚期。

面對幾十萬的醫藥費,還不一定能治好病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等死,半年後就撒手人寰。

他的一生,一天好日子也沒為自己享受過,在他的葬禮上,很多人都不禁唏噓不已。

天道有常,「種其因者,須食其果。」

人這一輩子,前半生種因,後半生得果,要想得到好果子,就要種下好種子。

無論是健康、財富、福報皆是如此,均逃不過這個天道規律。

因為,這個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因果迴圈之中,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不要覺得人老了,臨時抱佛腳就有效。用曾仕強教授的話來說,「做事要趁早,晚了才抱佛腳,佛一腳將你踢開。」

03、你五十歲的狀況,很有可能是六十歲的預示。

「人這一生,0歲出場,10歲成長,20歲仿徨,30歲定向,40歲打拼,50歲回望,60歲告老,70歲搓麻,80歲曬太陽,90歲躺床上,100歲掛墻上。生的偉大,死的淒涼。」

一個人真正的開始自己的人生,往往都是從成家立業有了孩子之後,才漸漸變得成熟起來,變得有責任與擔當。

很多人三十多歲的時候,不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庭,對已經得到的幸福家庭不懂得珍惜,隨意輕率的就丟棄。

四十歲以前,還覺得自己一個人掙錢一個人花,追尋所謂的欲望享樂,覺得非常瀟灑。

然而,等他一晃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就會突然感覺到無比的淒涼與孤獨。

這個時候,你的人生來到下半場,無論是身體還是賺錢能力都已經大不如從前,慕然回首,卻突然發現早已物是人非。

曾經的結發夫妻早已遠去,自己的兒女也早已遠離,只剩一個孤獨悲涼的你。

還有的人,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折騰,到了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定下心性,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最後血本無歸,連後半生的養老本錢都折騰光了。

王弼說過,「物無妄然,必有其理。」

簡單點來說,你先前所擁有的條件,會決定你後面所走的道路,以及所擁有的結果。

人生,到了五十歲,已經開啟了人生的下半場,五十歲的悲慘境況,到了六十歲只會更差,不會突然更好。

最好的做法,要想退休後的20年人生過的安穩,就要在五十歲之前提前做好準備,才會在晚年安然無恙。

04、人道無常,「天不渡人,唯有自渡。」

觀音廟聯有副對聯寫道:

「了知自性元明,反聞自性;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

「迎面見青山,看三千世界,雲路崎嶇,平地有風波,端借慈航登覺岸;

江心澄浩月,聽八百梵音,霜鐘清澈,諸天留因果,應從苦海識菩提。」

常言道:天不渡人,唯有自渡,人若自渡,必有天渡。

渡人,就是把人從煩惱的此岸引領到清凈的彼岸;自渡,就是讓自己借智慧之力解脫煩惱。

終歸是自己先不放棄自己的人,老天才會眷顧到你。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命運已經把清福送到你的身邊了,只是你沒有發現,錯過了罷了。」

一般而言, 人都是到了三十歲左右成家立業, 四十歲左右才知曉一些事理, 到了五十歲, 則進入一種「明天理、順天意」 的境界。

人過五十知天命,半生風雨兩鬢如霜。

五十歲,是人這一生的重要轉折點,手中要開始準備一定的積蓄,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再冒險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是努力把進行中的事情做到善始善終,有個好結果。

很多事情,謹記六個字:「看開、想開,放下。」

人生,有生,必有死;有向上,必有向下;有茂盛,必有雕零。

社會是復雜的,生活是殘酷的,人生是艱苦的,但善良與愛卻從未缺失。

就像書中狄翁所寫:

「沒有強烈的愛,沒有仁愛之心,沒有慈悲的人,是永遠得不到幸福的。」

你尊重了因果,尊重了天道,那因果和天道,也不會辜負你。

就如於丹說:

「看過千嬌百媚,行遍千山萬水,歷經千難萬阻,老之將至,生命中的那些紅塵過往、意氣飛揚,從來就不會消散,深深鐫刻在歷史的深處,珍存在後人的記憶中。

一回回出發,終究一次次歸來。我們用整個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將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

人生不外乎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