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善行無轍跡

2024-06-14文化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妙」這是道德經第27章。

這一章用「五善」這五種具體的行為,以世外高人的形象描繪出了一種聖人不留痕跡狀態,有動有靜,開明覺悟的「襲明之道」,來說明道的無處不在,道的難以捉摸,很發人深思。當然聖人也只是萬事萬物「化形」~最容易讓人理解的一種形象。

學習道德經需要有想象力,在這一章就體現的很明顯,比如「善行無轍跡」這短短的五個字,暫時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一個人駕著馬車走在官道上,晃晃悠悠 不疾不徐,跟隨別人的車轍印或者經驗走,如果方向正確,就很容易節省時間、達到目的,且基本不留痕跡;2)喜歡做善事,比如遇到大災大難,總有許多人伸出援助之手,誠然許多名人也會捐助,但他們大多數情況下則一是為名二是為利,當然也有善心,但他們的行為很多時候會被過度解讀,甚至網上也會出現各種捐款排行榜等,把這種善行惡意的解讀和放大,摻雜有太多私心的善行必然也會深受其困擾或者傷害。所以說真正有大善行的人,做善事、好事不以功名利祿為目標,隨心而已,順其自然,不願意留下痕跡;

3)當你翻山越嶺,前方卻沒有道路時,怎麽辦?只能另辟蹊徑,踏過荊棘,自己走出一條路來,這就是從反面來理解,如果要自己去闖出一條路,去創造創新,而不是制造、模仿,那麽肯定會留下痕跡,但這些痕跡是轉瞬即逝還是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和檢驗,甚至變成了另一條大家都願意跟隨的路,這就需要時間去證明了。

4)美好的東西,時過境遷,是沒有辦法窺見他的全貌的,只能從各種文字、實物、現存的現象等裏面尋找或窺見它們的蛛絲馬跡。

比如幾千年的歷史上,大師級的人物是有限的,三皇五帝是有限的,名山大川是有限的,名義聖手是有限的,他們的數量都是有限的,許許多多的名人軼事都淹沒在歷史潮流之中,名山大川都遺失在滄海桑田之中,而留下來的改造創新和感悟當然也是人為評價的 ,但這些有限的人或有限的物卻留下了無限的氣韻、文化與經典,他們不斷的被模仿、被學習,被發揚光大,卻很難被超越,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另辟蹊徑、開宗明義,善行無轍跡吧。

今日金句: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庸人無聊,天才孤獨,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