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錢寧:【新道德經】中的「新義」

2024-05-22文化

【新道德經】是重構的【道德經】,五千言一字不少,文本全新,而重構本身就是一種結構性闡釋,在新文本中,老子思想脈絡變得清晰可見,一些深奧之處和難解之句,也有了更好的解讀根據,「新義」自現。

[元]黃公望【水閣清幽圖】

南京博物院藏

文 | 錢寧

道是存在之物,不是規律

道,是存在之物,不是物的規律,也就是說,道是宇宙本身,而不是宇宙執行的規律。老子一再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2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

這涉及到對「道法自然」一句的理解。「道」大於「自然」,因此,道不是效法自然,而是以自身為法。「自然」應是「自然而然」之意,而不應作名詞「自然」理解。

作為存在之物,道有「無名」和「有名」兩種狀態。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1章)道始於「無名」之態,混沌無狀,人類無法感知;成於「有名」之態,天地生成,人類可感可知。這是理解整部【道德經】的關鍵。

【道德經】中的「有」和「無」,常指「無名」和「有名」兩種狀態。「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40章)這是在描述道的執行——正反往返,顯現著道之運動;形虛內盈,蘊藏著道之功用。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這裏的「有」和「無」,即「有名」之態和「無名」之態。

「五色令人目盲」是指感官的局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12章),通常被解釋為沈溺於感官享受而失去正常的感受能力,實際上,這段話是在講人類感官對天下萬物感受的不可靠性。

五色讓人失去視覺,五音讓人失去聽覺,五味讓人失去味覺。這是說,感官讓我們直接感受一些事物,同時,也讓我們感受不到另外一些事物。看到了「五色」,就看不到「視之不見」之形;聽到了「五音」,就聽不見「聽之不聞」之音;嘗到了「五味」,就嘗不出「無味之味」。正如我們的感官能感受到「物質」,就無法感受到「暗物質」,所謂「所見即所蔽」。

因此,若真想神覽「道」的初始狀態,即「無名」之態,人就必須堵塞感官通道,關閉感覺之門,所謂「塞其兌,閉其門」(56章),再「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4章)——堵塞耳目口鼻通道,不讓世間萬物的形態、紛亂、光亮幹擾於心,同塵如土,與道「同一」。這樣,身心就有可能回到「道」的初始狀態,那是一片似無還有的混沌狀態。

老子講帝王術,也講民眾的生存之道

老子講了許多帝王應如何統治,也說了不少民眾該怎樣求存自保。「德」分上下,聖人、君王和民眾,各有其德,並不相同。這裏的「民眾」,不僅指百姓,還包括士族,君王之下,皆為民。

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44章)

這裏有「三問」:名聲與人身,哪個更攸關?身心與財物,哪個更重要?得名利與失性命,哪個更危害?老子認為身心性命更重要,便有「三答」:「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過分求名會消耗身體,太愛積財會遭受重大損失。知足可以不受屈辱,知止可以不涉危險,這樣才能長久平安。

那麽,如何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呢?老子也給了幾點建議:

一是「寵辱若驚」。什麽是「寵辱若驚」呢?「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13章)——得寵和受辱,都要感到驚恐。得寵亦如受辱,得到時要驚恐,失去時也要驚恐。這是說,人要重視自己的人身與性命,不要輕易受寵辱榮患的誘惑。

二是「不入死地」。老子說:「出生入死。」(59章)意思是,有些地方,逃出來,就是「生」;陷進去,就是「死」。世上有些人之所以能保全性命,就是「以其無死地。」「死地」有哪些呢?野獸出沒的荒野,互相殺戮的戰場,還有—處,老子沒有明言,是君王之側。

三是「勇於不敢」。「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73章),意思是勇於敢者,會被殺死;勇於不敢者,會活下來。兩者都是「勇」,結果卻是或利或害。老子說:「天之所惡,孰知其故?」——上天不喜歡的是哪一種呢?有誰知道其中緣故嗎?他沒有明確回答,只說「聖人猶難之」。但是,從老子講的「天之道」來推斷,他是贊同「勇於不敢者」——活下去,最重要。有些事情,非人力可為,而上天自會完成,這就是「存身待天」的道家處世方式。

「芻狗」可能不是草紮的狗,而是草和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5章)

這裏,「不仁」,是麻木不仁的「不仁」,而非殘暴不仁的「不仁」,意思是天道沒有仁愛之心,對萬物無動於衷;君王也應學天道,無需有仁愛之心,對百姓也應漠然待之。

其中「芻狗」一詞,傳統註家多釋為用於祭祀的草紮之狗,語出莊子【天運篇】。這個比喻有點深曲,有用時貴之,用畢棄之的意思,但這有兩個疑點:一是這是莊子嘲諷孔子之詞,非註老之語;二是以用於祭祀的「草紮之狗」來解,則天地於萬物有貴賤之分,還有利用之心,不符「不仁」之意。

「芻狗」或可不作一詞解,而作兩物分訓,芻為牧草,狗為家犬。王弼註:「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河上公本亦將其釋為兩物:「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聖人視百姓如芻草狗畜。」都是分訓為兩物的。

這樣,此句文意也更簡明通順:天地不仁,對萬物無動於衷,就像對待牧草和家犬一樣。聖人不仁,對百姓無動於衷,也像對待牧草和家犬一樣。

當然,細思之下,莊子「芻狗」之喻,還是自有深意的。

新道德經

老子 著 錢寧 重編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4-5

ISBN:9787108077820 定價:56.00元

重編【道德經】的想法,始於重編者錢寧閱讀時的發現:【道德經】具有雙層表述的特點,而其間有不少「錯層」現象,造成了閱讀障礙。

這種雙層表述是【道德經】的基本表達方式。先論述「道為何物?」再討論「人應如何?」前段文字論述主題,後段文字加以引申和闡發,反之亦然。有些章節,論述可至多層。所謂「錯層」,是指全書中,【道編】論德,【德編】論道;而一章內,分論兩事,討論的不是同一主題,或者,前段主題與後段引申,並不直接關聯。這種「錯層」現象,造成了今本【道德經】的艱澀難懂。

重編,是以老子對道的推演過程為主線,重構全書。重編後的【道德經】,將論道之章歸【道編】,論德之章歸【德編】。【道編】以「道分兩態」(「無名」初始之態和「有名」成形之態)為框架,重點探討人如何神覽「無名」之妙,怎樣在「有名」之態中觀象悟道。【德編】以「德分上下」為引導,討論上德和下德,以及「失德」之後的「仁義禮信」,重點是講聖人、君王和民眾應當如何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