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雜談【越劇】郵票(續)——「梁山伯與祝英台」劇目原地

2024-05-07文化

雜談【越劇】郵票(續)

——「梁山伯與祝英台」劇目原地

盧 雲

中國郵政定於2024年5月20日發行2024-8T【越劇】特種郵票一套3枚,其中第1枚分別「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出經典劇目。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漢族民間四大(【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愛情故事之一,其中,「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有關「梁祝傳說」發生在哪裏,專家們經詳細查證後,發現最早的版本沒有明確作者。雖然"梁祝"傳說人們耳熟能詳,但無人知道,"梁祝"故裏究竟在哪兒,全國究竟有多少種"梁祝"版本。

2002年5月9日,寧波舉行的梁祝文化國際研討會上,擬將「梁祝文化」提請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認為寧波市梁祝故事的發源地,生活於晉代的梁山伯還曾在寧波擔任過地方長官,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最後貧病交困死於任上等等。

訊息一出,其它地方不淡定。本來這個民間傳說,各說各的故事,大家無事。但你要「搶先」,我就要「爭」。

當然中國人處理「糾紛」最簡單辦法,大家都有份。因此,在2006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布名錄中,「梁祝傳說」分別為江蘇宜興、浙江寧波、浙江杭州、浙江上虞、山東濟寧和河南汝南6處。此外還有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沒有上榜。全國有關梁祝的古跡,起源17處,僅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

其實沒有上榜,也不是他們證據不足,關鍵還在於地方政府是否感興趣,是否肯花錢請「專家」認證。

2003年10月18日中國郵政發行【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特種郵票,全套5枚加小本票1本。當天所謂國家級郵票正選式在宜興、杭州、紹興、寧波、濟寧5個城市同時舉行。

但這次【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卻簡單多。【越劇】郵票與「梁祝」郵票是兩個概念。【越劇】郵票中「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劇目,它的原地只能從「劇」中去獲取,不存在爭議問題。

圖:上虞祝家莊

1949年後,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組織有關名家到上虞作實地調查。上虞祝姓村共有七個,最後,認定離縣城三公裏的祝家村(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豐惠鎮祝家莊村)。於是在以後創作的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唱詞中寫上了"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台,才貌雙全……"從此上虞縣祝家莊公認為是祝英台的故鄉。 祝家村背後是青山,前面有條小河,叫玉水河。此河可通余姚、寧波。離此不遠處,有個余姚馬家。

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五百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雲柏、石榴等古樹。還有祠堂及石碑,記錄著祝氏的歷史。

當然這裏不是說「梁祝」故事一定起源「上虞」。因為原地集郵上「原地」是郵票(內容)的原地,為什麽原地集郵發展至今40多年,許多人還搞不清「原地」,就是脫離郵票談原地,分不清事物原地與郵票的原地區別。

根據記載,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1954年由袁雪芬、範瑞娟在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今上海市戲曲學校前身)首次演出。

當然,也有「八卦」,說郵票中兩個人物取材浙江小百花茅威濤、章益清形象很像,這也正常,畢竟現在80、90後接觸到是新版【梁山伯與祝英台】,新版的電視劇。你到2006年10月新版【梁山伯與祝英台】首演地杭州蝴蝶劇場去寄,也沒有脫離郵票內容。

如果還像【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特種郵票,全國到處寄,那這個思路是有問題。

梁祝文化為什麽在中國傳播那麽廣,主要梁祝文化不是一般的愛情故事,而是有深層次的優美隱含的文化意蘊,如"化蝶"一般在殉情的慘烈之後,給人以優美所感動,為奔向自由而憧憬。也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羅密歐與朱麗葉】齊名,能得到世界公認的所在。

梁山伯與祝英台【越劇】劇情擴充套件閱讀: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蔔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

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

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裏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今寧波鄞州區)的太守之子馬又才。

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

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