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癡迷上海老印花,日本設計師讓非遺「變身」可愛雜貨

2024-01-20文化

「可以告訴我嗎?為什麽會出現這個花案,我想這一定是有含義的吧!」

在崇明一家非遺傳承人的工作室裏,Xiangxiang向土布文化專家展示著保存在手機裏的土布花案照片。她的中文很流利,提問的熱情像一個班級裏永遠會坐在第一排的好學生,渾身釋放著想要被老師關註到的渴望。

「我真的有太多想要知道的東西了,」 Xiangxiang感慨道。

為了幫助Xiangxiang解開那些她收藏的花花綠綠的圖形密碼,我和她踏上了兩天的崇明土布尋根之旅。顯然兩天完全不夠,崇明很大,崇明土布歷史悠久,花樣豐富,Xiangxiang想要了解的問題反而越來越多,而這並且沒有澆滅她的熱情,甚至感染到了我這個在此之前對崇明土布所知甚少的人,短短的幾天裏,我對這項非遺藝術有了全新的認識。

「王桑,我真的想讓更多人知道崇明土布,這麽好的上海文化,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Xiangxiang認真地對我說。

Xiangxiang來自日本福岡,在上海已經生活了10多年。她的兩個可愛的兒子,開開和心心,也是在上海出生的。在五原路的聚福咖啡館裏,第一次與Xiangxiang見面,就讓我印象深刻,她戴著雷鋒帽,穿著寬大的長款大衣,胸前掛著熟睡中的老二,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

「四點鐘我要去烏魯木齊路接老大放學,你來得及嗎?」 她笑著問我,而我還沒有從剛才的畫面中緩過神來。

Xiangxiang是一位忙碌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平面設計師。她喜歡收集復古且可愛的中國印花,從崇明島的土布,到上海搪瓷器具、玻璃杯,從純粹可愛的經緯花紋到具有歷史意義的印花圖案,Xiangxiang透過重新設計,將那些逐漸消失的美麗符號,制作成時髦的生活雜貨,再次回歸人們的生活。

而當我們看到這些似曾相識的圖形,血液裏的記憶似乎被喚醒。生活永遠在變化,人們用智慧留下的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Xiangxiang喜歡收集復古的中國印花,改造成可愛時髦的生活雜貨。(本文圖片均為Xiangxiang 提供,Weixin:xiangdeshanghai)

IP SHANGHAI:第一次來上海是什麽時候,為什麽選擇來到上海生活?

Xiangxiang: 早在十幾年前,讀大學的時候,我認識了一位中國的朋友,因為她的關系,我就來上海旅遊過好幾次。對於從沒有來過中國的日本人來說,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樣子,但來了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國家很大,許多城市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從歷史根源上,日本有很多文化是從中國傳來的,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另外對我來說,我更喜歡中國人的性格,日本人太認真,太嚴肅了,規則太多(笑),上海的生活對我來說,比較輕松。

IP SHANGHAI:在異國他鄉生活,有沒有讓您感到驚訝的文化差異或有趣的經歷?

Xiangxiang: 有一個很有趣的經歷,那是2011年上海世博會的時候,我和中國朋友,還有她的爸爸媽媽一起去世博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們在園區裏找了個地方野餐——吃螃蟹(笑)。螃蟹是我們自己帶過去的,當時覺得很新奇,因為在日本,野餐的概念可能就是簡單地吃個三明治、飯團等等,而且日本是一個規則很多的國家,大家比較在意別人怎麽看自己,當時我心裏就想,哇,中國人活得好自在。類似的情況有很多,比如我去過很多當地的市場,常看到店主一邊賣東西一邊煮飯,飯煮好了,揭開熱氣騰騰的鍋,呈上一碗米飯,邊吃邊繼續做生意,生活不就應該這樣嗎?我喜歡中國人這樣接地氣又自在的生活狀態。

Xiangxiang喜歡去跳蚤市場收集上海的老物件,最讓她著迷的是老物件上的花案。

IP SHANGHAI:在上海生活,您主要從事什麽工作,是什機遇讓您開始從事手工設計的呢?

Xiangxiang: 大學畢業後,我來到上海工作。起初在一家建築事務所任職,因為我本科學的是建築,當時所在的公司參與的都是中國大型的設計專案,例如商場、馬路等等,而我個人其實更喜歡小體量的設計工作,比如設計一個可愛的雜貨店、咖啡館等等,所以在第一家公司做了三個月後,我就辭職了。那時候正好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他是很溫柔的人,告訴我不用工作賺錢,想幹什麽都可以,開心就好,但是看著老公天天去上班,我一個人在家裏,總想著必須做些什麽。

我從小就很喜歡做編織、拼布一類的手工,當時在一個日本朋友的介紹下,我在上海一幢老洋房裏開了一個手工教室,一個禮拜兩次,客人大多都是生活在上海的日本太太們。大概過了兩三年,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教別人的了,於是就關了教室,開始安安靜靜地自我創作。隨著積攢的手工作品越來越多,我又和一個朋友在淮海路附近的登雲公寓租了一個空間,成立了工作室,售賣我們的手工制品,客人可以透過預約前來參觀,隨著客戶增多,我們又搬到了高安路。

手工工作室很受大家的喜歡,而對於我來說,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只是出於興趣,因為我覺得這件事很好玩。但久而久之,因為商品很受歡迎,賣得停不下來,我必須周而復始像工廠一樣去生產,重復同樣的事情,這與我的初衷又開始背道而馳,所以又不得不讓自己停下來。我就是這樣一個喜歡變化的人,世界在變化,我一直想嘗試新事物。

Xiangxiang喜歡手工制作,最早主要收集西洋的碎花布制作各種有趣的生活雜貨。

IP SHANGHAI:聽說您很喜歡收集崇明土布,還在上海創立了一個叫做「de shanghai」的雜貨品牌,作品中包含了許多復古的上海印花元素,您為什麽對崇明土布、老印花布產生了興趣?

Xiangxiang: 事實上,我開始做手工的時候,一直用的是美國的碎花布料,特別是1940~60年代左右的肥料袋、面粉袋的布料,有很多好看的碎花圖案,包括現在有很多新面料也會使用當時的復古圖案,成為了一種時尚。突然有一天,我心想,既然我那麽喜歡布料,為什麽不用上海原生的東西來做呢,於是便開始研究起來,這就發現了崇明土布。

在過去,崇明島的棉紡織業很出名,崇明土布、印花布花樣多,色彩多,還會配上文字,非常好看。雖然我很想用這些老面料做東西,但是後來發現,這些老布每一塊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賺錢好開心,但是用一塊少一塊,心裏覺得很可惜。這時候,我遇到了一位上海的朋友,我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了他聽,他很有興趣,說:不如我們用老圖案做些新產品怎麽樣呢?

這正是我的想法,因為在我看來,崇明土布的花案很美,並不過時,它們有很多的故事,為什麽我們不能在現代生活中繼續使用它們呢?不管是雨傘、杯子、桌布,還是包包等,在平時用的東西上面,加入一些上海原生的花案,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不好嗎?「de shanghai」就是這樣誕生了。

崇明土布、印花布豐富的花樣讓Xiangxiang大開眼界。

IP SHANGHAI:根據您的收藏,土布上的花案有什麽特殊的含義呢?

Xiangxiang: 崇明土布的歷史很悠久,每個時代的花樣也不同,我收集的大多來自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左右的印花布,顏色靚麗,花案都很有時代特征,比如說玫瑰和鋼琴,展現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拖拉機、吊車、卡車代表了當時農業、工業機械化生產的狀況;還有乒乓球、記分牌,記錄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美乒乓球外交的大事件等等。我在收集布料的時候,都會去詢問這些圖案的含義,因為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不是很了解中國的歷史,所以我很想去學習,了解更多花案背後的故事。

Xiangxiang收集並整理的上海老印花,每一個圖案都有特殊的含義,如今看來也十分美麗。

IP SHANGHAI:能談談「de shanghai」的設計理念嗎?

Xiangxiang: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想直接使用老的東西,而是透過改造或二創,設計出新的好玩的東西。因為在日本,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都有很多優秀的匠人,他們手工制作的生活雜貨質素好,可以用很久,因此相當受歡迎,而且日本還有豐富的二創文化。

從2018年開始,我們開始做老印花雜貨,「de Shanghai」的產品在上海也相當受歡迎,受到了很多人的關註。不僅如此,我們還在老房子裏開起了民宿、咖啡廳,客人們在民宿裏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土布裝飾,感受到它們的美。

「de shanghai」的理念就是不直接使用老布料,而是透過重新設計,在新的產品上展示老印花的美。

IP SHANGHAI:目前,您正在進行什麽創作?未來是否繼續研究上海老印花?

Xiangxiang: 我喜歡「de Shanghai」的設計工作,但就這樣做了兩年,我又產生了新的困惑,因為對於商家來說,想要更高的利潤,更低的成本,必然需要提高商品的產量,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而且為了刺激消費者,需要拼命地開發新產品,趕時髦,但是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真的需要那麽多東西嗎?

事實上,做手工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能得到金錢的回報的確也很感恩,但我清楚地知道,單純把東西賣出去,並不是我想做這件事的目的,我也思考過是不是可以把這些印花運用在環保的材料上,不做大批次生產,減少浪費等等。但總之,我更想要一個意義,一件做這件事的意義,我還在尋找它。

用一些設計的巧思,讓非遺藝術真真正正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IP SHANGHAI:如果要向海外的朋友介紹上海,您會如何描述這座城市?

Xiangxiang: 上海是一個充滿刺激的城市,發展很迅速,日新月異,而我是一個有很多想法的人,我喜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