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虛空先生講解【論語】微子篇(7)

2024-03-30文化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原文)

進入第十八(微子)篇,我們已經講了六章,我們聽上去六章看看到底都在講了些什麽呢?講了微子、箕子、比幹,講了柳下惠,又講了楚國的狂人接輿,講了長沮和桀溺兩位隱者。這些人都像一座一座的燈塔,在指引我們前行,給了我們方向,這些人對於普通人來講都是高不可及的,他的境界比我們普通人很遙遠,所以說他像一座燈塔在照亮著我們前方的路。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不同的選擇,有的死諫,以死相諫,即使被剖心,也要講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比如說比幹。有的人看透了世事,首先自己是有道的,有道而隱,去不理世事,做一個隱者,比如說長沮,桀溺,再比如楚國的狂人接輿。還有柳下惠,直道而行,即使多次被罷免,我依然要堅守自己心中的正道。

再比如說箕子,為了直道而行,多次勸諫無果,既然是無果,不能以道事君,我可以選擇裝瘋,甚至被囚禁,沒有了人身的自由也在所不惜。那再比如說微子,為了自己宗室的血脈的傳承,不得不離開自己的故土。

所以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方向,都是我們的楷模和燈塔。但是這裏有的人的行為孔夫子是認同的,而有人的行為孔夫子是不認同的。

前邊所講的六章相當於是拋磚引玉,從接下來的這兩章,會闡述孔夫子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我們看孔夫子到底是如何選擇的。

這裏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人這一生都應該思考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叫立身;第二個問題叫立事;第三個問題叫立命。

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去思考,到底該如何立身呢?什麽叫立身?就是我們樹立一個什麽樣的形象在這個人世間。比如說提到形象,有的人會被形容德高望重,有的人會說是一個忠信之士,有的人說這個人是講誠信的,有的人說這是一個孝順之人,有的人說這是一個有作為有擔當的人。而有的人會被說成雞鳴狗盜,提到這個人實在不成個樣子,無論你呈現出來的是什麽樣的形象,那就是我們自己立的身。

我們看看前邊我們所學習的這些人,那就是他立身的根本,是他的形象之所在。提到柳下惠,我們說這是一個直道而行的人,這是他立身的根本。提到了長沮、桀溺,我們說這是一個有道的隱士,那就是他的形象。

提到了孔夫子,我們說這是一個聖人。提到了子路,我們會說這是一個忠義之人。提到顏回,我們說這是一個向道的好學者,幾近於道。提到子貢,我們會想到這個人的口才很好,可以為商,可以為政,並且很有才華的人,出仕可以為相,經商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

所以,想一想我們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是什麽樣子的,這就是我們這一生所要立的身。立身以後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如何去立事,我們這一生到底要去做一件什麽事情,我們到底要到達一個什麽樣的位置和高度,在我們臨終以後有沒有人去祭祀我們,有沒有人可以想起我們,因為我們做過什麽事情,在別人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是否有人會去緬懷。還是說我們臨終之時,離開這個世界上,戶口一登出,從此以後這個人就不存在了。也就是我們這一生到底要去做什麽樣的事情,有什麽樣的事情可以留給後人,留給他人。

第三個問題,我們要思考立命,看看我們自己的使命是什麽,這一生到底因何而來,我們這一生的價值和意義到底在什麽地方,這是我們學習【論語】非常重要的思維和思考方式。

到了第十八篇講的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立身,怎麽去立事,如何去立命,我們以什麽樣的人為標準,以什麽樣的人為燈塔,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思考人生,給我們自己的人生堅定了方向。

接下來開始,我們去講孔夫子是如何立身,如何立事,如何立命的,可以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和燈塔。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

子路跟隨孔夫子出行,但是和孔夫子走散,落在了後面。遇丈人,遇到了一位丈人,丈人指的是老者,那我們看看遇到了一個什麽樣的老者呢?

「以杖荷蓧。」

荷是擔著挑著,蓧是指除草的工具。子路遇到了一位老者,這個老者用自己的手杖挑著除草的工具。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子路開始去問:「子見夫子乎?」子是對老者的尊稱,我們可以看到子路是謙遜有禮的。夫子指的是孔夫子,說您有沒有見到我的老師孔夫子呢?這個時候老者說的一段話,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

「丈人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五谷不分的分是治理的意思。如果一個人四肢不勤勞,你就無法治理好五谷,沒有辦法治理好自己的莊稼。孰為夫子?如果一個人四肢不勤,治理不好自己的莊稼,誰是夫子跟我又有什麽關系呢?

我們註意聽這句話,這句話沒有回答子路的問題,但是卻給子路講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形容一個人做事情要專註自己的當下,你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心無旁騖,所以他對子路講,一個人如果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關註誰是老師有什麽意義嗎?形容的是沒有時間關註他人,這句話並不是在告訴子路見到了他的老師還是沒有見到他的老師。其實並沒有給正面的回答,植其杖而蕓,講完了這句話,接下來依然是做著自己手裏的事情,不再理會子路了。

「子路拱而立」

拱是拱手。拱手相應是非常尊敬的姿態和行為。

我們可以看當我們聽到這句話,我們似有所悟,這個老者絕非一般人,一般人是講不出這樣的話的。我們可以去試想一下,普通人怎麽講話?當有人問,說你有沒有見過我的老師,通常我們可能會說沒見過,或者是見到了,但是也不愛理,但是老者卻告訴子路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懂得專註地,做好自己手裏的事情心無旁騖,你把自己手裏的事情做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世事的紛紛擾擾與我無關。

註意,我們看這樣的思維,有沒有一些熟悉呢?像不像隱士的思維,隱士通常就會講我做好自己手裏的事情就好了,我看得清晰明了就可以了,至於世事的紛紛擾擾與我無關。孰為夫子,孰為天下,孰為君子?似乎跟我都沒有關系。所以當子路聽到這裏,知道了這絕非一般人,拱而立,恭敬地站在那裏。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止是留下。老者一看子路如此恭敬,留下子路在這裏過夜,殺雞做飯來招待子路,並且叫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見子路。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位老者同樣給子路以禮待,把他帶回家裏留宿,殺雞做飯給子路吃,同時叫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子路出來相見,以表示自己的禮。

「明日,子路行,以告。」

第二天子路離開了老者,見到了孔夫子,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孔夫子。

「子曰:隱者也。」

說這是一個隱士。何為隱呢?他不是普通的老者,不是普通的農民,有道而隱稱之為隱者,這個人他是有道的,他是洞察世事的,隱居在這裏耕種,所以稱之為隱者。

「使子路反見之。」

知道了他是一位隱士高人,所以讓子路返回再去相見,自然是有所想教的。

「至,則行矣。」

當子路到了以後,發現老者已經離開了。

和我們之前講的長沮和桀溺是一樣的點到即止,多說並沒有益處,該說的話其實已經說完了。對子路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說我自己做好自己當下事情就好了,其他的視而不見。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回去見老者,但是老者已經離開,子路說了一段話。子路是孔夫子的得意門生,十哲之一,所以子路的這番話的觀點,其實也代表了孔夫子的觀點。

我們看看孔夫子的主張觀點和選擇到底是什麽樣子的。這位老者的主張已經非常清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一個人當你管不了天下大事的時候,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心無旁騖就可以了,至於誰是夫子,是不是亂世,誰在遵守禮儀似乎跟我沒有什麽關系,這是這位隱者的觀點。

我們看看子路的觀點是什麽樣子的,不仕無義,如果不去出仕,不去為官,這是無義的事情,不合適。為什麽呢?我們可以去想一想古人,古人包括孔夫子在內很多聖賢都是要為官的,都是要出仕的,為什麽一定要出仕呢?要實作自己的政治理想,實作自己的政治主張,要可以幫助更多的百姓,去治理國家,去推行周禮,推行仁德之道,所以這就是為何古人一定要出仕,如果不去出仕,會認為這是不義的。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長和幼之間的禮節,是不能廢棄的。

我們再去回顧,看看這位老者,長幼之節是不是沒有廢棄,看子路恭敬而立,留下子路在那裏過夜,同時殺雞做飯以禮待子路,並且叫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和子路見面,所以說這位老者長幼之節並沒有廢棄。

接下來子路反問了一句,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呢?既然長幼之節沒有廢棄,君臣之間的義又怎麽能廢棄呢?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想要潔身自好,而卻亂了大倫。這裏的大倫指的是君臣之義。如果一個人為了保潔自己,讓自己得一個好名聲,或者讓自己不被事情所紛擾,但是卻罔顧了君臣之義,這是不對的事情。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為何一定要出仕呢?因為行其義也,是為了君臣之義,是為了奉獻自己,去做合適的事情。「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說道不行我們早就已經知道了。

我們可以看孔夫子帶著學生們周遊列國,難道不知道大道已經廢棄嗎?難道不知道禮崩樂壞嗎?其實早已經是清晰的,但是依然想要找一個機會和可能去做更多的事情。魯昭公到了齊國,孔夫子帶著學生們去了齊國,希望得到一個機會可以實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後來發現在齊國行不通,那回到了魯國。

到了魯國以後,齊國看到了魯國在任用孔夫子,怕魯國過於強大,所以用了離間之計,開始送一些美人到魯國來賄賂季桓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夫子發現我和他的政治主張並不相同,而且他接受了就意味著接受了齊國的離間之計,自然要遠離孔子的。

這個時候孔夫子又帶著學生們選擇周遊列國,總是想尋找一個機會出仕,為何要出仕呢?子路這句話給了我們清晰的答案,說君子是想要去從仕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君臣之義,為了去推行仁德之道,為了去親民幫助更多的百姓。

所以說不仕無義,如果一個人不想去出仕,不想去做更多的事情,這是不合乎義的。至於道不行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但是不停地還是在尋找著機會。即使孔夫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以後,發現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從政。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那找不到機會依然回到了故土,回到了魯國,去做文化傳承的事情。刪【詩】【書】定禮樂,撰【春秋】,贊【周易】,還是想把自己的政治理想,還是想把古之先賢的智慧流傳下去,以期待後世有人可以去傳承更多的周禮,有人可以去實行仁德之道。

所以,後來有了曾子,有了子思子,有了孟子,有了到我們今天兩千五百年之後,依然可以學習的儒家文化,依然可以學習仁、義、禮、智、信。

所以從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子路的主張和觀點,他和每個人的選擇都各不相同,微子有微子的選擇,比幹有比幹的選擇,柳下惠有柳下惠的選擇,隱士有隱士的選擇,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學習的燈塔和我們要學習的方向,都是我們的榜樣。只不過看我們自己選擇一條什麽樣的路,我們以什麽樣的形象去立身,我們這一生到底去做什麽樣的事情來立事,我們可否找到自己人生價值的意義,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而來,是否帶著某種使命讓自己去立命。

接下來的一講我們會講孔夫子的觀點和主張,孔夫子是如何選擇自己的一生,孔夫子是怎麽看待這些事情,是怎麽看待古之聖賢和那些隱士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