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沿著季風的方向】|沿著季風的方向,行走在亞洲之南

2024-01-29文化

這本書的顏色我極為喜歡,有種專屬於熱帶的極致的生命之色。

閱讀旅行類的文字,能夠上癮,好像不知不覺,就隨著作者的筆觸,行走到遠方。

作者劉子超是一位資深行者,和普通的遊客不同,走馬觀花式的行走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需要,有歷史學科背景的他,加上寬泛的閱讀量和有別於他人的行走經驗,讓我們能夠在他的字裏行間看到屬於一個地區文化和歷史上的深沈,這不是一些輕飄飄的旅行能夠給到的,當然,這也是我們透過地域式行走來感知一個地方脈搏的方式。

季風,當屬於是中低緯度沿海地區。海陸溫差越大,越能給季風以動力。因為自小生活在季風影響的地方,所以在初中學習地理時,對季風氣候的認識就好像是後知後覺的,華北平原上的溫帶季風氣候,讓我天然對這塊知識點熟絡起來,也是自小在田野中摸爬滾打,當天然的積累觸碰到地理知識的時刻,醍醐灌頂般,對地理知識的認識貫通起來,連老師也驚異於我掌握這類知識的速度,而多年後,我才知道,這些早已浸透在骨子裏的認知,只是被喚醒了而已。

及至年長,有機會看看外面世界時,走到雅魯藏布江谷地時,能夠感受到滾滾而上的暖濕氣流,帶給中國西南邊陲數千米間垂直海拔上的極致變化,讓我對季風的認識變得具體。雖無機會去到熱帶季風氣候所影響的地方,卻很能夠理解濕熱氣候下的國家、民族和民眾的生活具體。

與熱帶所形成的豐饒植被相悖的,作者行走在東南亞和南亞的部份地區所遭遇的地域貧困,是令我這樣的讀者驚異的。在我的認識裏,我時常把人類之生存比作叢林,在熱量和水分充足的地方,叢林是天然的景致,卻不想這些地區孕育了豐饒的叢林卻未能讓人類過上與之相匹配的生活。

在【沿著季風的方向】中,作者帶著走過了印度、柬埔寨、泰國、菲律賓、老撾等國家和地區,依舊是保留了他嫻熟的書寫路子,從現實的圖景中捕捉歷史與政治交割的影子,而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所不能逃過的必然,所有豐饒的貧困的表征都與當地的文化肌理和歷史相關,所有民族的信仰的,都與其歷史發展脈絡相關。

在這本書中,所牽涉的國家和地區的信仰多樣,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在季風彌漫的地域中盤踞,國家或民族間有著來自歷史深處的糾葛和矛盾,勢必也有著國家間的飛地,這些屬於形而上的政治文化領域的存在,影射在百姓生活中的,好像是「殘燈無影」卻影幢幢一般,若隱若現。在平淡的生活之外,貧困或許是主基調,每一個地方卻有著屬於自己的悲欣,守護著屬於這個地方的信仰與生活節奏。在外人看來的或許骯臟的、簡陋的甚至鄙夷的生活方式,都有自有其體系和邏輯閉環的方式,驗證著屬於一個地域的「存在即合理」道理,這也是專屬於一個地區和國家所自有的獨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作者為了試著融入當地的生活,理解當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邏輯,在看起來衛生狀況很不好的地方,和當地人一樣吃手抓飯,一邊忍受著看似無法忍耐的衛生狀況,再一邊用當地的信仰安撫著內心,以這樣的方式死掉也不錯,大有一種我來過就足夠,也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率真與坦誠。

去看看大千世界,去接受異於自己認知的世界觀,讓自我的三觀不斷顛覆不斷重塑,是我們更好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不為自己設限,不為認知劃定界限,用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或許是作者告訴我們最實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