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影像方誌】貴州石阡

2024-01-13文化

【夜郎歌】婉轉的曲調唱出了夜郎後裔的史詩。

傳說,北宋末年,杜都督奉命率大軍到夜郎平叛,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駐軍的好地方,便安營紮寨。"天軍寨"因此得名。為避戰火,夜郎人離開家園,他們將歌本留給了天軍寨的人們作為回來的信物。漢代夜郎國被滅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用夜郎來稱呼這裏,直到隋唐以後才有所改變,元代在這裏設定石阡軍民長官司,石阡這一地名才正式出現。明代設石阡府。1913年,改為石阡縣使用至今。

石阡許多村落都帶有"阡字,這是仡佬族使用的一種俗語。" 阡 "在仡佬俗語中指山崖巖洞,民間也有俗語"高山苗水侗家,仡佬住在石旮旯」。石阡是仡佬族三大聚居地之一。仡佬族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也被稱為「仡僚"葛僚",其先民與夜郎古國有著密切的關聯。

仡佬山溶洞遍布,五峰起伏宛如一道石屏,"仡佬仡佬,開荒辟草"。「阡"字的由來應與仡佬族的俗語有關,石阡意為石崖,意味著家,仡佬族人民將石碳巖洞築成阡陌家園。

特產:石阡苔茶、綠豆粉、豆腐乳等。

樓上古寨:從空中俯瞰,層層民居依山而建,猶如一個巨大的"壽"字,更為奇特的是,古寨中有七棵高達40余米的古楓樹,排列酷似"北鬥七星",以其為座標原點劃分出四個象限,分別為生產區、居住區、休閑區、墓葬區。彰顯中原文化的古村落,村落的秘密隱藏在半山腰的「周氏宗祠"之中。

周氏宗祠供奉著周家歷代祖先的牌位,宗祠中存放的【樓上周氏族譜】記錄古村的歷史。明弘歷六年公元1493年,江南人周伯泉為避難圖存,入黔經商,行至石阡,被佛頂山的自然風景打動,便買下土地與族人在此定居,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樓上古寨。

在周伯泉的帶領下,周氏家族將贛派建築文化與佛頂山的自然風光完美結合,打造出這座劃星辰為格局,以血緣為紐帶的古寨。村寨中的民居大多采用了漢族民居中常見的四合院和三合院。四合院的龍門不正對堂屋,呈內八字形狀,門前青石板古巷斜著走,這種"歪門四合院"的格局正是為了適應石阡地區山地的特點而改造,秉承「耕讀家風、儒家禮義","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獨特的"壽"字結構與"北鬥七星"的布局,正是這種建築風格的傑作。周氏家訓:以孝以友,忍讓勤儉,以耕讀肇根底,以禮義作門戶。相傳周氏第六代祖先周易夫婦生有九子一女,周易年輕時遍讀詩書,其妻教子有方,九個兒子和女婿都是秀才,留下了"九子十季才"的佳話。

樓上古寨,以耕讀肇根底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當代,2016年辦國學班,將書院命名為"養正書院"。

周氏宗祠又被稱"樓上鄉愁館",成為展示樓上古寨歷史的家族博物館。

每歲於立春前十日,像塑芒神土牛至立春前一日,郡府率僚屬各具朝服,迎春於東效,扶犁行耕。

--【石阡府誌】清乾隆

說春盛典:因天文歷法而興起,在農事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農事關乎國本,為了不錯過農時,朝廷派官員給百姓說春,官員被稱為春官,講述耕種情況,細說全年節氣,送去「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的祝福。說春延續著古老農耕文化的風俗,石阡人的生存智慧,也凝聚著族群的文化根脈。

2016年二十四節氣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名錄,說春成為補充名錄。

1934年10月作為長征先遣隊的紅六軍團曾經路過石阡,在甘溪一帶遭到伏擊,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一場英勇頑強的甘溪血戰。這次戰鬥中,紅18師52團800余人在師長龍雲團長田海清的率領下負責斷後掩護主力突圍,深山密林中,52團的紅軍戰士與數倍於己的敵人血戰周旋,但最終被逼到了困牛山的懸崖邊上,彈盡糧絕,飽受疾病侵襲,敵人更脅迫石阡百姓走在最前面作為擋箭牌,紅軍戰士寧死不屈,許多戰士飛身跳崖。寧死不作俘虜,寧死不傷百姓的壯舉深深感動了各族人民。紅軍再次來到石阡,就將其視為親人,並送親人當紅軍。一年之後,紅六軍團再次到石阡,擴軍800人。

2008年,石阡縣政府在龍塘鎮困牛山上豎立"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蕭克將軍親筆題寫,講述了紅軍52團當年英勇抗敵的悲壯戰鬥。

仡佬毛龍節:特色鮮明、前面兩條精致小巧的龍犬開道、五色毛龍是依照仡佬族遠祖的圖騰"盤瓠"的形象而設計的,每年舉行祝福。2006年,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仡佬毛龍節還被納入貴州省體育賽事,將舞毛龍和全民健身相結合的傳承特色之路。

仡佬人把對神鷹的敬仰和崇拜演繹為對雀鳥生靈的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石阡鴛鴦湖國家濕地公園是龍川河上遊水源地生態保護的屏障。如今已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的野生鴛鴦棲息地,中華沙鴨,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一般只在大型濕地出沒,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在石阡發現中華秋沙鴨尚屬首次,是石阡石漠化治理的成果,也是各族人民長久以來敬畏自然共享天地生態觀的自然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