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通假的本質是什麽?兼議漢語拼音化之濫觴

2024-04-07文化

考老互訓

通假,六書之一。本來是古人因為文字不夠使用的,語言詞匯比文字多,為了描寫語言,不得已借來「同音」或「近音」字暫時替代使用。有人為了替古人「遮醜」,特意區分什麽「通假和假借」是不一樣的雲雲,那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通假,假借,都一樣,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用「同音或近音」字描寫語言的,本質就是「拼音化」的雛形,是現代語言「我寫我所說」的濫觴而已。

通假字的英文轉譯phonetic loan character(語音借用字)也可見一斑。

比如,古人把「果」字通假為「敢」字,結果現在明明是「果實」的「果」字硬生生有了「果斷」「果敢」這樣的意思,仔細分析會讓現代人笑掉大牙,但是古人既然這麽用,現在就成了標準漢語了。

可惜,現代標準漢語已經廢棄通假了,尤其是正式書面語,如果寫通假字,那會被判為「錯別字」。比如,誰敢把「誠信」寫成「成信」?

古人拼音化的嘗試

其實,通假的本質就是「拼音化」,因為通假就是「借音」,借某字之音而已。這種借音,【詩經】裏比比皆是,比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實就是「有斐君子」,就是說這君子斐然有文采的意思。

又比如,「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其中的「剝」很可能是通假「撲」,就是打棗的意思。

有兩個字的通假,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萬」原意是「蠍子」,借音來表示「一萬」,現在它只表示一萬了。「自」原意是「鼻子」,後來借音表示「自己」,現在已經失去鼻子的意思了。

最著名的是【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不惠」,就是「不慧」,不聰明不智慧。這樣的通假,借音,其實與拼音化(拉丁化)本質是一樣的,「汝之不惠」與「汝之不hui」有什麽區別呢?或著寫成註音符號「汝之不ㄏㄨㄟ」有什麽不一樣的呢?

六書的英文寫法

再舉一例:足,本來是「腳foot」的意思,由「口和止」組成,這是一個會意字,上古音可能是tsjowk。這個字本義是指「膝蓋以下的部份」,其發音介於「足和腳」之間。後來的「腳」字就是來源於「足」,這是因為春秋戰國時,各國迅猛發展,諸侯國的實力堪比宗周,文化上各個諸侯國也逐漸強勢,各國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語文以及方言發音,「腳」就是這麽從「足」發展出來的。

奇怪的是,「足」不僅有「foot腳」之意,竟然還有「滿足」的意思,足夠、足額、不足,都是「足」的意思,你說奇怪不奇怪?

其實,足的滿足之意早就產生了,比如,【詩經】裏」暨霑暨足」,就是說雨量豐富足夠。那麽,「足」的滿足之意是怎麽產生的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足」是由「口和止」組合而成,本義即有「停止」之意,引申為「停止,滿足」。這根本就是牽強附會的說法,屬於過度解釋。

常識是,語言總是先於文字,也就是一個文字產生的時候,使用這個文字的聲音的「語言」可能已經使用了幾千年了。當上古時代,人們用「足zu」來表示「滿足」的時候,其實人們說「滿zu、zu夠」這樣的語言已經數千年了。因此,不可能借「足」的「會意字」的意思來指代「滿足」,而是僅僅是借用了足的聲音而已。

說穿了,其實就是「通假」或「假借」,就是古人認為,沒必要再造一個「表示滿足的足」了,借用這只腳就很好了。

君不見,鬥大的字不識的老太太,一輩子沒念過書,也會說「足夠了」,她可不知道什麽「足」是由「口和止」組成表示「停止,滿足」的意思。

說半天,就是語言的「zu」(滿足)要早於漢字「滿足」的出現,人們使用「足」來代表「足夠」,只不過是一個通假而已,或者說是古人最早的「拼音化」的企圖,可惜這種「拼音化」沒有繼續發展下來,否則漢語可能現在到處充斥著「音節」,而不是漢字。

比如,「足」還可以代替「組、族、租、卒、祖」,當然,你也可以用「且」代替,總之大部份同音的字,其實可以用一個字來代替。至於產生的混亂,只需組詞即可,組成不可分割的詞匯,就不會產生混亂了。這也是漢語逐漸由單音字轉向雙聲詞的原因。

本質上,日本的「假名」,其實也是通假的一種,就是用「假借之名」代替「真名(漢字」唄,本質上難道不是用假名之音代替真名嗎?這不正是通假的本意嘛!

日語假借音以通假真名

趙元任的【通字方案】其實就是多用通假,一個音節配上聲調,盡量選一個字代替,最終趙元任選擇了2085個漢字作為「通字」,通字就是通用字,也是通假字。其實,趙先生認為2085字還是太多了,也許1500個字也夠用了。

算一算,漢語400個音節加上聲調,有1600個音節,每個音節一個字,或一個拼音寫法(或拉丁寫法),足夠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