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閱讀]說一說【明朝那些事兒】

2024-03-15文化

在讀完二月河的【乾隆皇帝】後,我馬不停蹄的開始讀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馬不停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順利的維持閱讀的節奏,不會因為間隔時間過長重新恢復,但同時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如果與之前的書籍是兩種不同風格,那麽讀起來的差異性會感覺格外的大。

在我最初開始讀【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我尤其明顯的感覺到,【明朝那些事兒】和【乾隆皇帝】那一系列書在敘述風格上的不一樣(不清楚是因為二位作者的風格不同還是單就這幾部作品不一樣)。

【乾隆皇帝】以及【康熙大帝】、【雍正皇帝】這三本書,準確的說屬於歷史小說,是作者二月河在康雍乾三朝的歷史資料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文學創作。既然是小說,跌宕起伏的劇情自然是首位,因此為了劇情的需要,作者或多或少會對歷史中的人物、事件進行重新的搭配,從而方便人物關系的搭建、事件沖突的產生、從而推進劇情,甚至為此還要加入一些虛構的角色,比如著名的鄔思道,讓他起到牽線搭橋,甚至是充當主要視角的作用。

以最出名的【雍正王朝】為例,小說開篇就是鄔思道去投奔北京的姑父家,被逼無奈投奔胤禛,期間透過他姑父和姑父女婿的對話、以及鄔思道的自我分析,間接介紹了胤禛為人,以及胤禛和各皇子之間的關系,在大臣中的口碑等。在胤禛參與九王奪嫡時,也是透過鄔思道為胤禛的一次次講解,讓讀者明白為什麽胤禛要采取後續的一系列操作等等。實際上歷史上可能這些抉擇都是胤禛自己判斷出來的,或者是由幾位心腹、大臣建議的,但要麽這些事實多是無從考證,再者分散將鄔思道德戲份分配給多個角色,對這些角色描寫不會有太大的提升,反不如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也便於作者利用。(可參考【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明朝那些事兒】最初讀來,更像是一部通史,它更多的是將一個時期內發生的大事從頭到尾排列,根據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的敘事文「六要素」將這些大事件介紹清楚。

這對於剛剛從跌宕起伏,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爭情節中走出來的我們,多少顯得有點平淡,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上學時期讀歷史書的時期。因此我和同事們聊到這套書時,更多的是吐槽了其內容不夠細膩,情節不夠豐富,總之,我是將其以歷史小說(還是以【雍正王朝】這樣優秀的歷史小說)的標準進行判斷。

隨著閱讀的深入,雖然還只是剛剛讀完第二卷後(朱棣結束歷史舞台)。但我已經開始明白這部小說為何在當年如此火爆了。

首先,這是一部了解明朝歷史的入門級作品。【明朝那些事兒】參考了【明實錄】【明通鑒】【明史】【明史紀事本末】等二十余種明代史料和筆記雜談,雖然裏面也有一些猶如小說一樣的故事情節的描寫,但行為、語言大部份都可以找到出處。透過這一本書,基本可以了解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關系,對於像我這樣希望了解明清歷史的人來說,相對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歷史小說,反倒是【明朝那些事兒】更符合我的需求。

其次,使用白話甚至是網絡時尚用語。現代語言無意拉低了學習歷史的門檻,時尚用語更是可以增強大眾閱讀的興趣,拉近了作者和讀者的距離。當年明月可為抓住了「流量密碼」,在當時算是走在了時代的前頭。

僅上面兩條,便已讓我讀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我想對於一部份人來說,重新全面的了解明朝歷史,從只知道朱元璋、朱棣,崇禎到了解明朝每個皇帝的性格特點、主要貢獻,重要事件,幾千頁的文字,總覽大明風華,換來滿滿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