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三國演義】中十句令人震驚和難忘的話

2024-04-29文化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令人震驚和難以忘懷的話語,現舉十例,以先後為序如下:

第一:「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是誰?」這句話是十常侍之首張讓對大將軍何進說的。東漢末年,張讓、趙忠、封谞等十個太監朋比為奸,被稱為「十常侍」。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團把持政權,大肆斂財,大將軍何進準備誅殺十常侍,但走漏了訊息。一天,張讓等假傳太後詔書宣何進入宮,預先在長樂宮嘉德門內伏刀斧手50名把何進團團圍住殺死,何進被殺前,張讓用劍指著何進罵道:「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是誰?」

張讓劇照

這句話太讓人震驚了,首先,張讓承認自己不幹凈,也不以自己不幹凈為恥,他要問的是,誰是幹凈的?有幹凈的嗎?你何進難道幹凈嗎?

張讓問得沒錯!大家都不幹凈,都在結黨營私,這也是東漢末年王朝覆滅的一大原因。

第二句:「汝之妻,肯與呂布否?」這句話是董卓對自己的謀士也是女婿的李儒說的。原本在西涼的董卓進入長安以後擁兵自重,大權在握,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記」,將養女貂蟬先嫁給呂布,又借機送給呂布的義父董卓,以至呂布懷恨於董卓,李儒知道後大為驚訝,前往董卓處勸說董卓以天下為重,把貂蟬送給呂布,誰知勸說不成,反而被董卓罵道:「汝之妻,肯與呂布否?」

董卓和貂蟬劇照

董卓的話既令人震驚又令人發笑,震驚的是,天下第一猛將呂布的價值在董卓眼裏還不如一個美人,發笑的是,貂蟬並不是董卓的妻子,最多算是一個小妾,而李儒的妻子是董卓的女兒,就算李儒願意把妻子送給呂布,也要你董卓同意啊,再說了,呂布也不一定看得上李儒的妻子啊,聽自己老丈人這麽說,李儒明白再怎麽勸都沒用了,在離開董卓處時,李儒仰天長嘆:「吾等皆死於婦人之手矣!」

李儒劇照

果然, 呂布和董卓因貂蟬而反目成仇,李儒和董卓後來都死於呂布之手。

第三句:「與公瑾交,如飲醇酒,不覺令人陶醉」,這句話十分值得回味。周瑜,字公瑾,年少成名,文武雙全。這句話是東吳大將程普對周瑜的贊美,程普早年追隨孫權父兄孫堅和孫策,資歷很老,對年輕的東吳統帥周公瑾不是很尊重,周瑜卻不以為意,反而對他十分敬重,周瑜的人格魅力令程普十分感動,他對周瑜的贊美充分展現了周瑜這位大都督的雅量、才華、人品和風度。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別人這樣高的評價是非常難得的。

周瑜劇照

第四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句話是東漢末年隱士司馬徽說的,司馬徽號水鏡先生,精通奇門、經學。他在聽說被稱為「臥龍」的諸葛亮為劉備所用時,仰天長嘆:「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司馬徽劇照

司馬徽所言完全正確,劉備對諸葛亮非常敬重,幾乎言聽計從,諸葛亮確實是得遇明主,但是,諸葛亮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未得其時,他是一個和平年代的治國好手,但並非一代梟雄,諸葛亮出生於亂世,此時群雄並起,軍閥混戰,只有一代梟雄式的人物才能一統天下,和曹魏相比,蜀漢的實力也偏弱,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未能完成他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的夙願,正應司馬徽所言生不逢時,確實非常可惜!

諸葛亮劇照

第五句:「將軍別來無恙?」這句非常平常的話是曹操走投無路之時對關羽說的,赤壁之戰,劉備和孫權兩家聯手大敗曹操,曹操在逃亡許昌時遇到關羽在華容道領兵攔截,此時曹操的隊伍人困馬乏,只有幾百人,曹操面對關羽沒有下馬投降,也沒有苦苦哀求放行,看著關羽的坐騎還是自己當年送給他的赤兔馬,曹操意味深長地對他說了一句:「將軍別來無恙?」,這麽多年來,你一直還好吧?

曹操劇照

曹操這句話對關羽的殺傷力實在太大了,關羽是一個受過曹操大恩的人,曹操這句親切的問候讓他內心徹底破防,最終把他放了。

關羽放曹操劇照

第六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這是關羽對前來做媒的諸葛瑾說的一句非常狂妄的話。關羽當時鎮守荊州,諸葛瑾在東吳做高官,是諸葛亮的哥哥,孫權有一個兒子和關羽女兒年齡相仿,所以派出重量級人物諸葛瑾做媒,關羽不願意就算了,還回了這麽一句無禮至極的話,按理,孫權是一方諸侯,關羽是皇叔劉備的義弟,也算般配,關羽不同意也就算了,但他把孫權的兒子說成犬子,不僅僅是無禮,而且違背了諸葛亮當時制定的外交政策:聯合東吳的孫權抵抗實力強大的曹魏。孫權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前來求親。不想求親不成,反招羞辱,後來關羽被東吳所殺,也沒啥好奇怪的了。

第七句:「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句話是劉備臨死之前對丞相諸葛亮說的話,簡直是石破天驚,太讓人震驚和意外了,把諸葛亮嚇得手足無措,全身冷汗。按理,皇帝駕崩自有太子繼位,丞相如有非分之想,那是篡位。劉備這句話實際上就是一種警告,諸葛亮聽了磕頭至流血,表態要鞠躬盡瘁,輔佐太子。接著,劉備又把趙雲叫到床邊說:「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意思是你要幫我看顧好我的兒子啊!趙雲追隨劉備多年,為人精細,劉備的意思,他當然是懂的,諸葛亮也是明白的。

劉備駕崩前見諸葛亮劇照

第八句:「曹子丹以智謀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犢耳!」這是曹爽的謀士桓範哭著說的一句話。曹子丹即大將軍曹真,字子丹,曹操的養子,曹爽的父親。魏明帝曹睿駕崩後,年僅八歲的太子曹芳繼位,因曹芳年幼,曹爽和司馬懿按曹睿遺言共同輔政,後來曹爽聽取謀士何晏等人的建議,奏請曹芳封司馬懿為太傅,司馬懿明升暗降,空有太傅之名而無實權,就裝病不出,暗地等待機會,有一天,曹爽兄弟三人和皇帝曹芳一起到城外高平陵祭祀先祖,百官都隨駕出行,曹爽的謀士桓範提醒曹爽,兄弟三人不宜同時出城,以防城內有變,但曹爽反而罵桓範:「誰敢有變,再勿亂言。

司馬懿劇照

曹爽一出城,司馬懿立即發動政變,入宮稟告太後說曹爽謀反了,自己已有除奸之策,太後又驚又怕,只能同意司馬懿寫表申奏天子說曹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亂國,其罪當誅。申奏表文令人送到半路上的曹爽那裏,曹爽驚的幾乎從馬上跌落,問他的兩個兄弟該怎麽辦?曹爽弟弟曹羲說:「司馬懿奸詐無比,諸葛亮都不能勝他,何況我們,不如把自己綁了,回去請罪,以免一死」。話剛說完,司馬懿派的使者又到了,對曹爽說,司馬懿別無他意,只為削去他的兵權,並以洛水為誓,必不加害,請他回城。曹爽猶豫不決。

曹爽兄弟三人劇照

桓範對曹爽說,萬萬不可回去,回去就是自投死路,現在皇帝在我們手裏,我們可以請天子先去許都,然後以天子名義發詔調天下兵馬討伐司馬懿,誰敢不應。曹爽聽了默默無語,想了一夜說對桓範說:「我不起兵,情願棄官,但為富家翁足矣!」桓範聽了,走到帳外大哭道「曹子丹以智謀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犢耳!」想想當年的曹子丹有智有謀,怎麽生下這三個和豬、牛一樣笨的兒子呢?

桓範大哭劇照

結局果然不出桓範所料,曹爽兄弟三人回去以後,全部被斬,並被滅三族。

第九句:「司馬公養你何用?正為今日之事也!」這是司馬昭的心腹寵臣賈充對成濟說的話。司馬懿死後,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掌權,司馬師死後,權力全部被掌控在司馬昭手裏,皇帝曹髦和當年曹操手裏的漢獻帝一樣幾乎就是一個擺設。不同的是,曹髦是血性之人,竟然率領幾百個護衛去殺司馬昭,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領著成濟等數千鐵甲兵攔住,賈充對成濟說:「司馬公養你何用?正為今日之事也!」,成濟聽了,腦袋發熱,直接上去就把曹髦殺了。

司馬昭(右)劇照

殺了皇帝那還得了,成濟被滿門滅族,細細想想賈充的話,毫無道理,成濟是朝廷的軍官,是朝廷養的,怎麽是司馬昭養的呢?再說了,用「養」這個字,成濟和一只狗又有什麽兩樣呢?不幸的是,成濟卻甘願去當有權又有勢的司馬昭的狗,他沒有弄明白的是,同樣當狗,他成濟只是一只用完就被扔掉的狗,賈充也是狗,但賈充是那只命好的狗,或者說是可以為主人不斷辦成「好事」的狗,這種狗深得主人信賴,不是成濟這種走狗可以比的。

賈充(右)成濟(左)劇照

第十句:「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這是司馬昭的一句名言。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鐘會統兵十萬伐蜀,司馬昭一直送出城外十裏,送行的人員中,有個叫邵悌的文官提醒司馬昭,鐘會這人不可以獨掌大權。司馬昭聽了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鐘會(右)劇照

鐘會伐蜀成功,蜀主劉禪出城投降,鐘會來到了他人生中的巔峰時刻。蜀地道路崎嶇,歷來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鐘會進入成都以後果然心生異誌,不出邵悌所料,鐘會決心謀反,他說:「事成則得天下,不成則退西蜀,仍不失為做劉備也」,按他的想法,就是謀反不成,還可以在西蜀做個劉備,真的可以嗎?司馬昭就認為不一定。

司馬昭劇照

司馬昭認為,「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蜀軍兵敗將亡,必定是心驚膽顫,短時間不可能恢復士氣,對於蜀國的士大夫們而言,為什麽要幫讓他們做了亡國奴的鐘會謀反呢?再說了,就是幫鐘會謀反,面對實力強大的魏軍也沒有勝算,蜀國易守難攻的神話已經打破了,現在雖說國破,原先蜀國的官員們還可以照樣做官,幫鐘會謀反,要是敗了,就是反賊,是要被滅族的,何必呢?

鐘會出征之時,旌旗遮日,盔甲森然,兵強馬壯,威風凜凜,和司馬昭一起為他送行的官員中有一個叫劉寔的參軍卻不住地冷笑,太尉王祥見他冷笑,握住他手問:「鐘會此去會成功嗎?」,劉寔回答說,鐘會必定可以破蜀,只是不一定能回得來啊!

劉寔一語中的,鐘會攻下蜀國後決意謀反的訊息不慎在自己的軍中走漏,結果被軍中不願隨他謀反的胡烈等軍官殺死。

鐘會出身世家,父親鐘繇位列三公,做過太傅,也是和王羲之一樣齊名的書法家,鐘會年少成名,曉暢軍事,聰慧過人,司馬師說他有王佐之才。司馬昭、邵悌、劉寔等可以預料的事,為什麽鐘會就看不明白?有的時候,可能是形勢逼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對鐘會而言,更大的可能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鐘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