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建成巴黎鐵塔,埃菲爾回擊質疑

2024-01-11文化

2023年12月27日是古斯塔夫·埃菲爾逝世100周年,從法國到全世界,從媒體到建築界掀起一波紀念熱潮,紀念以其名字命名的巴黎鐵塔,紀念他在30個國家留下的700座建築作品,紀念這位工程師運用工業革命時代的先進技術和奇思妙想給世界帶來的改變。

古斯塔夫·埃菲爾

曾參與自由女神像工程

埃菲爾個人事業成功的背後是一個德國移民家庭在法國成功紮根的故事。17世紀末,埃菲爾的祖輩紀堯姆-亨利·博尼克豪森從德國小鎮來到法國巴黎尋找機會。德語姓氏對於法國人來說難以發音,加上祖輩希望能進一步融入法國,於是在姓氏中增加了法語易於發音的埃菲爾。

埃菲爾出生於1832年12月,他最初感興趣的並不是建築學,而是化學。他從小就相信科學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還考入了巴黎中央理工學院學習。他的親戚是當時法國化工行業的企業家,打算培養埃菲爾當接班人。但後來埃菲爾家族內部產生矛盾,導致埃菲爾不大可能繼續經營親戚的化工企業。1855年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會上的新型鋼鐵和玻璃材質建築給年輕的埃菲爾留下深刻印象,並點燃他用建築改變世界的激情。

畢業後,埃菲爾為鐵路公司工作,第一個獨立作品是波爾多的加龍河鐵路橋,他的設計成功解決了橋樁承受河水沖擊的問題,還節省了建造成本,縮短了建造時間。這個專案讓人們看到埃菲爾的能力,為他帶來了聲譽。而後埃菲爾建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承建以鐵路橋梁工程為主的專案,其代表性成果包括葡萄牙波爾圖的瑪麗亞·皮亞橋、法國南部的加拉比高架橋等。埃菲爾的公司也參與了其他專案的工程,比如制造法國贈送給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的金屬骨架。埃菲爾前往美國出席自由女神像落成典禮時認識了一位法國議員,這位議員後來負責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籌備工作,有意為此次世博會打造一座標誌性建築,埃菲爾也借此迎來他的高光時刻。

要打造世界最高建築

法國想要打造一座世界最高建築。一方面,這是當時世博會的「傳統」,工業國展示產品和技術,標誌性的巨型建築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英國為1851年的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特別建造了水晶宮,這座基本由玻璃和金屬建造的建築展示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工業技術。另一方面,這也和法國國內外的政治形勢有關,當時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內部政局並不穩定,各色保王黨人和教權主義者組成的反對派在法國議會占據不少席位。從外交形勢上看,第三共和國借助1889年世博會紀念法國大革命,惹惱了當時的歐洲君主制國家。法國政府迫切需要在1889年世博會上證明自己的復興和制度的穩定,而一座世界最高建築將在技術和工業發展層面提供最好的例證。

19世紀,很多人在埃菲爾之前提出建造超過300米的鐵制高塔,但在實踐中挑戰這個建築高度並不容易。在埃菲爾鐵塔建成前,世界最高建築是建成於1884年的美國華盛頓紀念碑,其高度約169米,修建時間長達36年。在紀念碑落成前,世界最高建築是13世紀開建的德國科隆大教堂。最終,1889年巴黎世博會提出了設計招標要求:「研究是否有可能在馬爾斯香榭麗舍大街上建造一座鐵塔,塔基為方形,底座邊長為125米,塔高300米……」將鐵塔高度定為300米,這其中有雙重考量,在對外宣傳方面,300米約為1000英尺,千尺高塔的名頭更具震撼力和傳播效應。在法國內政方面,當時保王黨和教權主義者在蒙馬特高地上修建的聖心大教堂即將完工,或成巴黎最高建築,法國世俗派和共和派想要在巴黎建設更高的世俗化建築去平衡其影響力。

建造中的埃菲爾鐵塔

兩年兩個月零5天

當鐵塔設計還停留在紙稿上時,各種擔憂和批評的聲音就開始出現,有人對鐵塔的建築安全表示擔憂,認為這麽高的建築無法承受風力,會導致工人眩暈、釀成事故,附近居民擔憂建築工具、重金屬部件掉落,甚至害怕整座鐵塔會在暴風雨中倒塌。還有一部份人是鐵塔審美的批評者,其中不乏小仲馬、莫泊桑等知名作家和藝術家,批評的內容五花八門——「無用的、畸形的鐵塔……唯利是圖的美國人都不想要」「空心大燭台」「帶漏鬥的燒烤架」。面對這些尖刻的批評,埃菲爾不失分寸地回擊:「我相信這座塔會有它自己的美。難道只因為我們是工程師,有人就認為我們不會在意建築的美,不會努力創造優雅、堅固和耐用的東西?」但埃菲爾知道,最好的回應是按時保質完成工程。他選擇在巴黎郊區的工廠制作鐵塔零部件,將其運抵塞納河邊進行組裝,節省了大量時間。打下牢固的地基後,埃菲爾動用兩台重達800噸的液壓千斤頂安放鐵塔底座。靠著嚴密的工程組織和先進的工程技術,高達300米的鐵塔僅用兩年兩個月零5天就修建完成。埃菲爾公司的兩位工程師功不可沒,莫裏斯·科奇林和埃米爾·努吉耶在公司討論出建造鐵塔的計劃,科奇林繪制了鐵塔的第一版草圖。

1889年3月31日,鐵塔正式落成,以其建造者埃菲爾的名字命名。鐵塔落成後,僅173天就接待了200萬名遊客。戰勝了風雨和誹謗的埃菲爾鐵塔,成為19世紀保留至今最知名的世界博覽會標誌性建築之一,更成為如今法國巴黎的象征。(本文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楊光)

來源: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