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跟著春晚看西安丨 大明宮:看千宮之宮前世今生

2024-02-14文化

俯瞰長安,輝映絲路起點。

千宮之宮大明宮,坐北朝南,雄踞於長安城龍首原最高點,是唐時全世界最壯闊的宮殿建築群。如今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份,吸引著無數遊人探訪。

(資料圖)

大明宮:

看千宮之宮前世今生

龍年總台春晚,大明宮作為西安分會場中的掠影,讓海內外觀眾見識到千宮之宮遺址歷經千年滄桑在當代煥發出的全新風采,遙想盛唐文明昔日的榮光。

從城墻下的西安火車站踏上電梯出站,大明宮丹鳳門於眼前緩緩升起,那一刻恍然如夢,如奔赴在登臨大殿即將上朝的路上。丹鳳門巍峨的鬥拱屋檐、門柱匾額成為外地遊客觀看西安的第一印象,它代表這座城市挺立的儀態,給觀者留下的視覺烙印——震撼。

(資料圖)

當年,丹鳳門是宮殿群大明宮的正南門,建成於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沿用時間長達240余年,是唐代帝王進出宮城的主要通道。也是皇帝頒布政令、舉行大典、宣布大赦等重要活動的場所,是大唐王朝的國家象征,因此,丹鳳門堪稱「盛唐第一門」。丹鳳門門址是由東、西墩台和5個門道、4道隔墻,以及東、西兩側的城墻和馬道組成。門墩以黃土夯築、外圍用磚包砌;門道中間設定石門檻,兩側內建石柱杵,杵上設有排叉坑,形成木架結構;二層建有丹鳳樓。丹鳳門門址的墩台,其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均為目前隋唐城門考古發現之最,充分體現了丹鳳門作為「盛唐第一門」的高等規格和皇家氣派。

(資料圖)

2014年6月22日,隨著大明宮遺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丹鳳門在新的時代展示出其盛世歷史之門嶄新容顏,由建築大師張錦秋主持遺址保護工程設計,原址興建為丹鳳門遺址博物館。

唐代宮殿失落於煙塵、掩埋於黃土,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微縮景觀區,遊人可以觀賞到純手工打造,按照1∶15的比例還原的大明宮建築格局,一覽千年前唐代國都的繁華程度。其中包含大明宮內的宮殿、宮門以及亭台、閣、池榭等建築上百處,連植被也是小巧玲瓏,栩栩如生。

(資料圖)

這些年來,大明宮IP的打造和文創、探秘遺址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賦能的伴侶關係:比如大唐童真主題文創店是一間始於唐朝712年的食雜店,它是當年開元盛世全世界第一家匯集天下各種奇珍異寶的店鋪,1300年後重新「開張」,向世人展示琳瑯滿目的文創佳品;在考古遺址探秘中心,孩子們看到精巧的大明宮建築模型,了解大明宮的建築構件、從模擬地震央感受木結構建築的抗震等級,還從電子大屏上繪制丹鳳門的色彩紋樣,用仿制唐代建築民夫們的紗網過濾沙土……

(資料圖)

歷史與現實如此清晰地呼應著,千年時光如此真實地流淌在當年遺落的文物與車轍之間,卻又如此活色生香地在當代社會搖曳著光彩,吸引著遊人川流不息地穿梭在宮殿內外,前來千宮之宮「打卡」留念,千百年的光陰仿佛在此凝固。

(資料圖)

昔日巍峨宮殿威儀消散,百姓們閑庭信步於太液池之畔,在蘆葦叢中留影,在水邊餵魚嬉戲,在鵝卵石路上散步,昔日皇家宮殿遺址,已成為巨大的開放式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動空間。

來源 西安日報 責編 李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