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在這裏!穿越鹹寧數百年

2024-03-26文化

青瓦白墻尋古意,傳統韻味撲鼻間。

3月19日,晨光熹微,走進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青山環繞、雲霧繚繞。行走於茶馬古驛之上,兩側農田青蔬長勢良好,清風拂過,油菜花隨風搖曳。

前行未幾,「中國傳統村落」——長夏畈古民居映入眼簾。

2018年11月24日,南林橋鎮石門村,一批遊客在古民居禮遊玩。

長夏畈古民居,始建於1420年,至清道光年間為鼎盛時期。它曾是鹹寧通往江西、湖南的必經之路,商貿活動繁盛。

漫步於600多米長的石板街上,高大的實木屋梁、古樸的對聯檐畫、溜光的鏤孔栓馬石,無處不在述說著長夏畈昔日的繁華景象,讓人不經意間沈醉其中。

指尖輕觸栓馬石,愜意清涼。往深處前行,一股悠揚的琴聲回蕩,循聲而至,透過木窗,見一名老者雙手在琴鍵上快速跳動。

2024年3月19日,南林橋鎮石門村,一名老人挑著菜從老屋門口經過。

「這一片有30多座老房子,有數百年的歷史。」老者名為夏繼明,曾任文化站站長,對近些年古民居保護贊不絕口,他希望將古民居和其中蘊含的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縣住建局村鎮建設管理股負責人介紹,政府投資了100余萬元對古民居進行修繕,村民也透過自費維修、包保衛生等方式參與其中。

2018年7月27日,南林橋鎮石門村,一名老人帶著孫女出去勞作。

傳統村落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文化景觀。通山現存具有研究、觀賞、保護開發價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余處,目前已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3個。

大畈鎮白泥村亦是「中國傳統村落」之一。走進白泥村,一眼便能望見「鄂南第一祠」——譚氏宗祠,宗祠的屋脊上有兩條盤虬著的長龍,互相嬉戲著一顆紅色的龍珠,四周點綴著各種水墨山水畫,整個建築錯落跌宕、渾然有致。

2023年12月13日,廈鋪鎮廈鋪村,一名老人滿載蔬菜而歸。

「譚氏宗祠始建於乾隆年間(1758年),占地面積達2100多平方米,是白泥村傳統村落中的一座。」村民譚崇仁負責協調傳統村落修繕工作,他帶領記者沿著蜿蜒石板路穿行於傳統村落間,沿途的青磚黛瓦、精美石雕等,都承載著歷史的銘印和歲月的滄桑。

2023年12月31日,黃沙鋪鎮上坳村,一名村民在家門口晾曬蘿蔔乾。

為了保留「古色」,一方面政府出資「修舊如舊」;另一方面村民主動拆除周邊現代建築,給古村落修復「讓路」。同時還依托白泥村的紅色資源,打造全縣首個村級紅色文化展覽館,吸引更多人參與到保護行動當中。

2021年10月5日,大路鄉吳田村,無人機鏡頭下的王明璠古居蔚為壯觀。

「傳統村落是民族的寶貴遺產,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通山縣住建局主要負責人說,堅決統籌做好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和利用,讓傳統村落煥發活力新生。

2023年12月13日,大畈鎮西泉村,百年古樹見證著村灣的變化。

通山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因地制宜編制了10余個古民居保護管理辦法和整體規劃方案,並踐行共同締造理念,匯聚多方力量,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

2023年12月27日,闖王鎮寶石村,村民在老屋前翻曬幹菜。

如今,一個個古韻悠悠的傳統村落,宛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點綴在通山青山綠水之間,它們如同珍貴的歷史長卷,凝固著歷史與文化的記憶,唯有珍愛這份歷史與文化,才能讓這唯美的韻致在歲月的長河中永存。

新聞連結

通山縣現存具有研究、觀賞、保護開發價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余處,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3個(全市27個),占全市的48%;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入的明清時代建築272處;擁有古民居類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4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10處、市級39處、縣級24處,入選2022年全國第一批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

來源: 鹹寧釋出、鹹寧網官方網站、掌上鹹寧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大樂 朱哲 宋文虎 汪思敏 特約記者 李江湖 吳濤

編輯:徐誌祥

稽核: 陳小彬

監制:朱封金

出品:鹹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1.鹹寧2024年企事業單位「引才專列」通城專場招聘來了

2.禁止駛入!鹹寧最新交通管制公告

3.鹹寧再添一座公園!位置就在→

4.正在進行中!鹹寧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