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和」我「毅」起來讀書|三月書籍推薦【國家有利競爭】

2024-03-26文化

「和」我「毅」起來讀書

三月書籍推薦

【國家有利競爭】

「國家是企業最基本的有利競爭,

因為它能創造並保持企業的競爭條件。

國家不但影響企業所做的戰略,

也是創造並延續生產與技術發展的核心。」

作者:[美]邁克爾·波特

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和國際競爭力領域的國際權威之一,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全球第一戰略權威。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為美國列根政府時期產業競爭委員會主席,並開創性提出了企業競爭戰略理論,引發了全球競爭力討論熱潮。邁克爾·波特獲獎無數,包括多次大衛·維爾茨經濟學獎、亞當·斯密獎、麥肯錫獎,並擁有瑞典、荷蘭、法國等國大學的8個名譽博士學位。

內容簡介

本書是邁克爾·波特競爭三部曲中最晚面世的一部。基於丹麥、德國、日本、英國等10個國家的深入研究,本書揭示了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並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著名的「鉆石理論」。這本書定位於國家層次,但它的分析框架完全適用於對地區、州和城市等級別的分析。作者在書中提出的「集群」概念,即相互聯系的企業、供應商、相關產業和特定地區的組織機構組成的群體,已經成為了如今產業經濟研究、國家/組織有利競爭分析中的標準術語。

權威推薦

富有關於產業、地區和國家成敗的原因以及經驗教訓。

——【商業周刊】

此書必將在學術、管理者的洞察力和公共政策方面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管理科學季刊】

【國家有利競爭】註定成為該領域的經典之作。

——【當代商業】

本書是最早研究二戰後早期國家經濟發展行程的著作,旨在創造一種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也是近年來最早思考發展政策的方法之一。

——【經濟發展雜誌】

這一本意義深遠、卓越非凡之巨著的問世,使企業管理者、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讀者能夠各取所需。

——【出版商周刊】

摘 錄

國家常常是在企業努力創造、持續全球有利競爭的過程中逐漸現身,發揮功效。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所扮演的角色相當復雜。首先,國家的有利競爭與以下幾個前提有關:

(1)競爭的形態會隨不同的產業及產業環節而改變。因此,國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必須放在一個產業或產業環節中來看,而非廣義地囊括所有「產業」。研究方式也不是依賴廣泛、單一的勞動成本或經濟規模,而是依各種產業不同的競爭資源來評斷。由於發展產品的條件會隨產業性質而有所不同,因此企業與國家環境的關系遠比單純的成本差異更重要。

(2)跨國企業的價值鏈不一定全放在母國。全球競爭雖然可能改變企業母國的角色,但不意味著母國將喪失它的有利競爭。因此,我們研究的重點不在於探掘為什麽一個有國際有利競爭的企業會由母國出走,而是為什麽這個國家被跨國企業選為競爭的「基地」。在這裏,基地的定義包含了企業在此制定競爭戰略、發展核心產品和生產流程、研究最關鍵的技術。基地也是企業的母國整合本身優勢、朝向全球發展的舞台。

(3)在國際競爭中,企業的有利競爭來自改善、創新和升級。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包含了新產品、新流程、新行銷手法、新客戶群等。長期的努力對創新的催生效果絕不亞於靈機一動。

鉆石體系打造國家優勢

一個國家為什麽能在某種產業的國際競爭中展露頭角?答案必須從每個國家都有的四項環境因素來討論。這些因素可能會加強本國企業創造國內有利競爭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業發展停滯不前:

(1)生產要素——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如:人工素質或基礎設施的良莠不齊。

(2)需求條件——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如何。

(3)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這些產業的相關產業和上遊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

(4)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形態,以及國內競爭對手的表現。

這些單一或系統的環境因素都關系到企業的誕生與競爭模式,例如:企業是否能擁有資源和技術以在產業中形成有利競爭;能否取得相關資訊以捕獲商業和趨勢、並妥善運用本身的資源和技術;能否建立管理者、經營者、員工的共同目標、並促使員工發揮競爭力;以及最重要的,推動企業持續投資和創新的壓力。

企業對祖國的責任感,通常是因為母國環境能提供快速積累形成的技術和資源,進而使得企業獲得有利競爭。企業有利競爭的增加也要依賴母國基地提供更多有關產品和流程的資訊與洞察力,而經營者、投資者與員工也必須持續投資所屬的產業,擁有強烈使命感。最後,一個國家能成功發展某項產業,是因為該國環境的活力與挑戰力最強,促使這項產業中的企業持續升級並擴大它的優勢。

由以上四項關鍵要素形成的「鉆石體系」,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產業或產業環節能否成功。但是這並不意味只要是屬於該國的企業就都能成功。事實上,即使在最有活力的國家環境中,資源和技術也不是平均分配使用,部份企業的失敗是必然的。然而一旦能夠在一國之內脫穎而出,必然也會成為國際競爭中的贏家。

鉆石體系也是一個雙向強化的系統。其中任何一項因素的效果必然影響到另一項的狀態。以需求條件為例,除非競爭情形十分激烈,可以刺激企業有些反應,否則再有利的需求條件並不必然形成它的有利競爭。而當企業獲得鉆石體系中任何一項因素的優勢時,也會幫助它創造或提升其他因素上的優勢。

對於高度依賴天然資源或技術層次較低的產業而言,可能只需具備鉆石體系中的兩項因素就能得到有利競爭,但問題是,這樣的優勢通常會因產業的快速變化、或其他國際競爭者的先發制人而無法持久。即使是由知識密集產業構成骨幹的先進經濟實體,也必須先貫通鉆石體系內部的各項因素,才能保持其競爭力。擁有鉆石體系中的每一項優勢,不必然等於擁有了國際有利競爭。要能將這些因素交錯運用、形成企業自我強化的優勢,才是國外競爭對手無法模仿或摧毀的。

在國家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上,還有「機會」和「政府」等兩個變數。產業發展的機會通常要等基礎發明、技術、戰爭、政治環境發展、國外市場需求等方面出現重大變革與突破。「機會」通常非企業、甚至政府所能控制的。這些「機會」因素可能調整產業結構,提供一國的企業超越另一國企業的機會,因此,機會條件在許多產業有利競爭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構成整個競爭力拼圖的最後一片是政府。各層次的政府部門在這方面的影響力,最容易看到的就是政策對鉆石體系造成的作用。比方說,反托拉斯法有助於國內競爭對手的崛起、法規可能改變國內市場的需求情形,教育發展可以改變生產要素、政府的保護收購更可能刺激相關產業興起等等。漠視經濟政策對國家優勢的影響,正如過度擴大或過度貶抑國家與企業的關系,是不切實際的。

目 錄

再版介紹

自序

第一章 新典範時代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二章 邁向優勢國家之路

第三章 鉆石體系的四大要素

第四章 競爭力的啟動

第二篇 產業篇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服務業的崛起

第三篇 國家篇

第七章 戰後的贏家

第八章 70至80年代的新興國家

第九章 衰落的大國

第十章 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四篇 套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