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努力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課」模型

2024-04-12文化

本報訊(記者 康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落地在一節節課上,實作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來自北京市中小學的25節示範課用新的課型、新的樣態呈現出新的探索。3月19日—21日,由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門頭溝區教委主辦,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門頭溝區教育研修學院承辦的第四屆「子曰」傳統文化教育講壇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開講。本屆講壇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主題,與會專家針對25個課例進行了深入剖析與細致點評,共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的有效路徑。

與以往不同,本屆講壇的授課教師、協辦學校和點評專家涵蓋了北京市9個區,學段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和少年宮校外教育。「我們希望借助傳統文化將整個學段打通,同時做到全學科覆蓋和跨學科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北京教育學院黨委書記肖韻竹表示。

經典教學如何實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北京市海澱區清華附中永豐學校的教師李鳳青借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做了有益的探索。李鳳青引導學生思考詩歌四個段落的內在理路,體會杜詩的家國同構以及由「推己及人」到「舍己為人」的人格境界,最後讓學生書寫感動與思考,讓經典入心。

古詩詞教學向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教師田皓、北京市朝陽區人朝分實驗學校教師孟誌芬帶來了別具一格的古詩詞閱讀課【四時田園雜興】和【〈衛風·氓〉:一個覺醒的女性】。前者突破學生已有的田園生活「美、悠閑、自在」的認知,讓學生透過拓展閱讀、對比閱讀等方法了解田園中農民的辛苦,將學生的已有認知引向更深處,同時將同主題古詩進行串聯,把田園生活的一角更為生動、深入地展示給學生。後者將一節課分為戀愛階段、婚姻階段、婚變階段、女主人公形象四個板塊,梳理女子個人的精神成長歷程,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寓言故事時更好地理解寓意,北京市大峪第一小學教師安佳茜帶來了寓言故事課【守株待兔】。安老師透過「做生活的智慧家,寓言映照生活」活動,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刻體會其中的道理,同時聯系閱讀【南轅北轍】【緣木求魚】,透過學生自身積累和自主查閱資料進行寓言的溯源,認識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寓言始終以一種獨特的文體存在。

紅色經典在當下需要什麽樣的闡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小學教師朱彤執教的整本書閱讀課【<紅巖>導讀課】讓人耳目一新。她引導學生分小組在課前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紅巖】的內容,透過文本細讀引導學生關註文中的「小蘿蔔頭」形象。最後,學生透過觀看【紅巖】電視劇片段,讓書本中的文字「活」起來,更深刻地感悟「小蘿蔔頭」的形象。

「講經典不僅要在經典裏面打轉,還要關註當下,如此經典才能真正落地,才能有接地氣的感覺。」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方麟點評說。

對此,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院長邸磊在總結中表示,本屆「子曰」講壇的主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這種轉化,透過【詩經】中的女性覺醒體現為對傳統觀念的重新認識;透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體現為民胞物與的仁者情懷;透過【〈紅巖〉導讀課】體現為紅色革命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對接與融合;透過【安塞腰鼓】體現為民族剛勁精神的發掘與高揚;透過【中國拱橋之美】體現為團結互助堅韌不拔的中華精神。透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文化得以真實落地,融入學生的血肉,成為學生不可磨滅又呼之欲出的生命體驗。

「我們需要有獨具特色的教學實踐,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地並富有成效。」 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理事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勇表示。

【中國教師報】2024年04月10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