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的涵義是「動物冬眠」。
小篆「蟄」的下面彎彎曲曲那個形狀就是「蟲」。其余部份對應「執(執)」。
【說文解字】對「蟄」說法是「藏也。從蟲執聲。直立切」。「直立切」讀「直」聲母和「立」的韻母,即zhí,但是由於音變,現在讀zhé。
「從蟲執聲」表示含義與「蟲」有關,讀音源自執。
「藏也」,就是躲藏起來。冬天,蟲子躲進洞裏去冬眠,也是「藏」。
「驚」是簡化字,繁體是「驚」,它下面是「馬」,自然其最初含義是「馬受到驚嚇」,後來引申到廣義的「驚」。
「驚」上方的「敬」自然表音。現代簡化字的「驚」最初讀liáng,是「悢」的異體字本義是悲。但漢字讀半邊,「驚」還是被讀成jīng了。弄到後來,就借用「驚」為「驚」的簡化字。
兩個字合起來的「驚蟄」的含義是春天來了,躲在洞穴的一冬天的蟲子被驚醒了。
古代「蟲」的含義不限於昆蟲,insect。很多動物都叫蟲,比如老虎叫大蟲,蛇也叫長蟲。其實,小篆「蟄」的下方形狀更像蛇。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後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二十四節氣對古代農業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歐美或因歷史短,或因習慣於搶奪的遊牧習性,所以沒有「驚蟄」的說法。
現在多用Awakening of Insects對應「驚蟄」,期望有一天歐美人也能直接用漢語拼音Jingzhe。
歡迎關註、點評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