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保護性破壞,盤點幾次失敗的文物保護修復案例

2024-09-14文化

一、登封太室闕

太室闕位於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太室 山前中嶽廟南約500米處,原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始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為「中嶽漢三闕」。

太室闕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3月4日 )中,古建築類國家級文物類第1號保護單位,少室闕、啟母闕編號分別是2號和3號文物保護單位,足見國家對其保護的重視。2010年8月1日,包含太室闕在內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936年,對太室闕首次增加保護措施,民國革命軍第十三軍第八師師長李全在著名古建築專家劉敦楨和董作賓的建議下, 修建了5開間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的保護房,把「太室闕」被囿於其中。但是磚圈洞式保護房建好沒多久,突然就塌了頂。掉落的磚木硬生生把太室闕闕頂的出檐砸了下來。還好,那掉落的的出檐沒有遺失,又被小心翼翼的粘回去。

更有意思的是,後來, 太室闕民國保護房 被認為是「保護文物的文物」而予以保護。太室闕保護房作為民國時期文物保護設施的孤例,對研究民國時期的文物保護具有無可取代的歷史價值。

上世紀20年代拍攝的太室闕

民國時太室闕保護房

保護起來的太室闕

二、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秦嶺西端北側,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農家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文化遺產。

麥積山遠眺

麥積山石窟分布圖

1976年, 國家文物局組織對石窟進行維修方案比選,三個方案分別是西崖石窟整體搬遷下山、用8根大柱子頂住風化層及透過噴錨支護將風化層與山體連線在一體。最終采取最後一個方案,以保存完整的石窟風貌方案。維修工作於1977年開始,先在崖體鉆孔植入錨桿,再掛鋼筋網噴20至30厘米的水泥砂漿,最後把表層做舊。1984年結束,工程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這次保護工程有效較少了風化層脫落的危險,但2300多根錨桿,改變了山體內部份水流的走向,部份本應外滲外流的山體內水無法排出,被迫倒流入石窟,致使部份石窟遭到了更為嚴重的水害,其中最為嚴重的是94窟、191窟等,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對這些破壞嚴重的石窟壁畫實施了搶救性的保護措施。

191窟塑像

2006年11月,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與鐵一院共同對山頂的徽細裂隙進行了防滲註漿外,還在該石窟崖壁運用了打孔引水的手段,終使石窟內的滲水得到控制,保護了石窟的塑像和壁畫。

三、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又稱鎮海吼,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舊州鎮東關村23號,始建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采用泥範明澆法鑄造,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滄州鐵獅子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滄州鐵獅子的保護修復鐵獅子已歷經四次修繕,越修越差,已經成為業內的笑談。

第一次修復是在1956年,在蘇聯專家的建議下進行的,滄州地區文保所在鐵獅子上面修建了八角亭。 亭子低矮,將獅子嚴密地遮蓋在下面。亭子解決了獅子的淋雨問題,但因獅子所處地勢低窪,積水不能快速蒸發擴散。最後導致「亭子形成了一個潮濕高溫的小氣候」,加重了獅子的銹蝕,最後在1975年亭子被拆除只能「不知所措地把亭子拆掉」。 但獅子雨季泡水的問題並沒解決。

亭子裏的鐵獅子

40年代鐵獅子

第二次是在1984年,在原址北邊八米處修混凝土平台,給鐵獅子搬個家,解決泡水問題。但在搬運過程中,為不讓中空的腿部受到擠壓,暫時灌註了硫磺錨固合劑。鐵獅子成功搬家,但獅子腿裏的固合劑未及時清除,問題來了,液態的硫磺合劑降溫凝固,體積膨脹,本來就有裂縫的獅腿加速斷裂。1994年固合劑才被清理幹凈。

鐵獅子搬家

1994年,滄州市文物局修繕采取了用鐵管做支架來固定鐵獅子的方法, 這是最沒辦法的辦法了,鐵獅子終於能站穩了。但這次維修再次產生了問題,為了加固四條獅腿,維修人員灌註了膨脹系數小於硫磺合劑的爐渣、砂子、石灰等混合材料。專家們原以為混凝土的膨脹系數小,不會對獅腿造成傷害,出乎預料的是,這些混合材料遇雨水膨脹,獅子腿部裂紋再度惡化。

2000年,河北省古建所工程師郭建勇接手把把爐渣、沙子的混合材料清理出來任務。 據說當時,文物局運來十噸沙子做成沙袋,堆在院內以防萬一。獅子一旦傾覆,摔在沙子上,沒有硬地上慘烈。

拄拐杖的鐵獅子

辦法總比困難多, 舊的修不好,那就再建一個,2011年3月28日,新鑄「滄州鐵獅子」安放在滄州市區獅城公園,體量約120噸,體積是原滄州鐵獅子的1.32倍

新鑄鐵獅子

聲明】文中資料及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