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難怪武松絕了後,你把他生平所遇3位女子的名字讀一遍,瞬間懂了

2024-08-01文化

當一位作者寫出一部佳作時,多半會趁熱打鐵寫出續作,比如金庸就在創作出【射雕英雄傳】之後,又寫了一部【神雕俠侶】,為了避免角色過於雷同,金庸是將主舞台交給了那些「俠二代」。

因此筆者當初讀【水滸傳】的時候,也想著若是有人能續寫梁山好漢的故事,或者是梁山二代的故事就好了。

(武松劇照)

畢竟故事結尾之時,尚存於世的梁山好漢還有三十多人,尤其是還有武松這等英雄漢,他雖斷了一臂,若是留下後人,將他那一身神功傳給自己的孩子,那也是極好的,可為何作者卻要讓如此一位英雄人物絕後?

或許書中早有伏筆。

一、武松的結局

武松可以說是最符合讀者心中對「好漢」二字理解的人物,首先這個角色足夠強大,其次,他格外講義氣,第三,他的形象也較為正面,畢竟他有景陽岡打虎,怒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的壯舉,都算是為民除害。

所以如此一位英雄人物自然值得一個好的結局才是,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後來的征方臘一役,梁山陣營是十損七八,活著歸來的人,也不過只有三成而已,武松雖然斷了一臂,但保住了性命,已稱得上「幸運」。

可他最終的結局卻談不上有多美好,畢竟就連宋江也覺得斷了一臂的武松成了「廢人」,當武松決心要在六合寺修養時,宋江則表現得格外冷漠,只說了一句「任從你心」,給人一種「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他都不願花心思挽留」的意思。

畢竟他挽留魯智深的時候,甚至還提出要讓對方還俗的意思。

(武二爺劇照)

你且看原著描述:「 宋江道:‘那和尚眼見得是聖僧羅漢,如此顯靈。今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魯智深答道:‘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師既不肯還俗,便到京師去住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智深聽了,搖首叫道: ‘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魯智深是沒心思傳宗接代,但武松未必如此,宋江卻問都沒問,當然,也怪作者沒給武松這個機會。

接著書中提到,武松一直在六合寺生活,直至八十歲壽終正寢,終身未娶妻生子。

二、錯過的佳人

其實還真怪不了作者沒給武松這機會,早在故事初期,那「血濺鴛鴦樓」之時,武松就已經有機會得到一位紅顏知己,即玉蘭。

張都監確實不是什麽好人,他起初拉攏武松,也不過是為了陷害武松,讓武松萬劫不復,不過那玉蘭卻未必知曉真相,她只是被張都監賜給武松的一個侍女而已,武松要殺張都監,那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殺玉蘭,卻不太合適。

(玉蘭劇照)

他若帶著玉蘭遠走高飛,只怕當他在梁山落草時,他們的孩子都要出生了,過個幾年,小武松都能打醬油了。

之所以筆者如此執著於想要武松有個後人,是因為書中確實有不少好漢都有後人。

比如張清和瓊英就有個孩子。

書中只道:「 兩個回到營寨,升帳而坐,當時會集諸將,除女將瓊英因懷孕染病,留下東京……後來瓊英病痊,彌月,產下一個面方耳大的兒子,取名叫做張節。

張清夫婦還算是有點兒本領,但那宋江的弟弟宋清卻是十足的草包,原著最後一回也提到他生了個兒子:「上皇準宣宋江親弟宋清,承襲宋江名爵。不期宋清已感風疾在身,不能為官。上表辭謝,只願鄆城為農。上皇憐其孝道,賜錢十萬貫,田三千畝,以贍其家。待有子嗣,朝廷錄用。後來宋清生一子宋安平,應過科舉,官至秘書學士。」

其實根本沒人關心宋清這種邊角料,但作者為何給了這種邊角料角色一個後人,卻讓武松絕了後?

你細品武松的經歷就懂了,他遇上的那三位女子的名字就是答案。

三、生平所遇的三位女子

都說魯智深是「婦女之友」,不可否認,魯智深在闖蕩綠林的過程中確實是遇上過不少女子,但武松的女人緣也不差,不過武松遇上的女子,對他而言卻不是「桃花」。

(潘金蓮劇照)

比如武松生平遇上的第一位女子潘金蓮就是個典型的毒婦,作為武松的大嫂,潘金蓮見武松比他那兄長武大郎高大威猛得多,頓時動了情,可武松卻不是那種如豬狗般的人,如何會做出對不起大哥的事。

後來潘金蓮勾搭上西門慶,害死了武大郎,武松才將潘金蓮怒殺之。

接著武松到了十字坡,遇上了開黑店的孫二娘,那女子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不僅穿著怪異,眼神裏還透露著殺氣,武松一進她那酒家就覺得一股寒氣襲來,自然是多了個心眼。

後來他識破孫二娘的軌跡,在張青一番勸說之下,才饒了那毒婦一命。

再到孟州,武松幫施恩教訓了蔣門神,卻因此得罪了張都監,張都監假意拉攏武松,將那年輕貌美的玉蘭賜給了他,武松嘴上說著拒絕,但後來與張都監推杯換盞的樣子,也說明他動心了。

奈何張都監對武松已有殺心,武松醒悟過來後,便上演了「血濺鴛鴦樓」的戲碼,就連那玉蘭都被他殺死。

其實你看看武松與這三位女子的經歷,就知道武松是個怎樣的人了,潘金蓮該殺,但他那剖心割頭的操作過於殘忍;孫二娘該殺,他卻因對方的一頓招待而放了那女子;玉蘭不該殺,他又不分青紅皂白的將她一並殺了。

(武松、孫二娘劇照)

說白了,武松並不是純粹的好人,他只是個狠人,也是身負罪孽之人。

你再細品這三位女子的名字,潘金蓮的「潘」通「攀」,武松的一生也確實是先後攀附柴進、施恩、魯智深、宋江。

接著是孫二娘的「孫」通「損」,最終武松是在征方臘時被包道乙斬斷一臂,徹底沒了心氣。

再到「玉蘭」的「玉」通郁郁而終的「郁」,他的結局也確實是在六合寺中郁郁而終。

如此看來,作者賦予武松的設定是從一而終,早在故事初期,他就已經設定好了武松的結局,自然不會給武松留下一個後人,至於【水滸後傳】中的武南,一來那並非施耐庵所寫的正統續作,而來那少年也只是武松的義子,嚴格來說,武松確實沒有屬於自己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