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晚潮|金秋說稻,話米飯

2024-10-26文化

潮新聞客戶端 孟祖平

稻花千頃浪,楓葉一簾秋。秋季,晚稻飄香,稻穗累累。此時,遠看稻田,金黃色稻浪,隨風湧動,陣陣稻香,沁人心脾。

說起稻香,人們就會想起「稻花香裏說豐年」詩句,許多年前,我在【財富風尚】雜誌擔任主編之時,曾與浙江省工商銀行合作,組織白金卡客戶去台州國清寺禪修。當時,國清寺僧人在寺廟附近開辟了一大片稻田。早晨,來到稻田,發現田裏的稻穗上開出了許多小花,稻花很小,須彎腰低頭端詳,才能一睹風采,用手撥弄稻穗,奶白色稻花,有淡淡的清香。

稻,是禾本科稻屬草本植物,籽實為「稻谷」,去殼後俗稱「大米」;在古代,稻稱為稌、稬、秔。稌(shǔ)本義指稻子,稬(nuò )是糯稻的古字,秔(jīng)是「粳」異體字。稻,有水稻、旱稻之分,也有糯、粳、秈之分;在粳稻和秈稻中,有早稻、中稻和晚稻三類。古代,以粘者為稻,不粘者為粳。先秦古籍記載,「秫稻」指糯稻,「陸稻」和「陵稻」,都指旱稻。多年前,去貴州茅台酒廠調研發現,當地釀酒用的大米多是旱稻。

與現在人吃的米飯多是雜交品種不同,上世紀60年代,稻米品種較少,日常吃的稻米飯主要是秈米、晚米和糯米。秈米煮熟,吃起來幹硬,容易飽腹,口感較差;晚米煮熟,粘稠適中,松軟可口。當時,糧食憑票定量供給,我家有三兄弟,米飯不夠吃,家裏常吃耐饑的秈米,由於母親廠裏食堂吃的大多數是晚米飯,我常去母親廠裏吃飯,一餐能吃三大碗。糯米比晚米更加軟糯,江浙一帶,常用來包成粽子;立夏之時,江南一帶,有用時令蔬菜蒸糯米飯習俗,記得奶奶做的豌豆鹹肉糯米飯,香糯可口,至今記憶尤新。

稻米寓意,與淘米水禮俗

稻谷,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糧食作物,古時候,稻谷豐收喜慶之時,要舉行儀式慶祝。因此,稻谷自古有「收獲、希望」吉祥寓意。在古代,稻穗作為稻谷之實,常被賦予「生意紅火」象征寓意。稻米,與中華民間許多習俗有關,比如新年吃元宵(湯圓)、年糕,清明節吃清明團,端午節吃粽子,臘八節吃「臘八粥」習俗,都由稻米作為主要食材。

在古代,「晚米」有特殊寓意,常用來比喻晚輩或晚生的學問、能力等不如前輩,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後來居上」。

中華米文化源遠流長,許多文字與米有關,比如「精」,本義指純凈、精選的米,後引申為精細,機靈,完美,精通等;「粹」字,也與米有關,本義指「純凈、沒有絲毫雜質的米」,後引申為精美;米,在古代是一種珍貴的作物,被賦予「富足有余,財源滾滾」的寓意,是財富的象征,古人有「把大米作為禮品」的習俗。如今,廣東方言「有米」是富有的意思,「得米」是如願以償的意思。

「稻谷」之谷,古字通「穀」,是指谷類植物或糧食作物的總稱,在古代曾是糧食粟的俗稱,後來,稻米取代粟的地位後,谷物特指稻谷,古人常以谷物計俸祿,谷(穀)有「官俸」的意思。米,煮熟後就成為米飯。魏晉時期,吃米飯比較講究,用溫熱水浸泡大米,再用手搓,直到米發白,如此淘洗出的米飯,「飯色潔白,無異清流之米」。

稻米淘米後留下的淘米水,在古代十分珍貴,稱之為「潘水」,【說文解字】稱之為「淅米水」,古人常作為洗浴用品。在谷物並不富足的古代,淘米水對普通人家來說可謂奢侈品。因此,「潘水」在上古時期是高級洗滌用品。先秦時期,日常禮儀,對有身份人士有日常洗浴要求,據【禮記】之【玉藻】中記載,當時身份的人用來洗頭洗臉,多用「潘水」。當時,為顯示出對老人的孝敬,用給老人洗浴常用「潘水」。

古人吃飯與現代不同

古代,百姓吃的稻米,並不是現在吃的精細白米,而是色澤淺黃、口感較粗糙的米飯,古人之為「糲米」,俗稱「糙米」,不僅能充饑,還有醫藥效果。中醫認為,糙米,健脾養胃、補中益氣,調和五臟。

先秦時期,中華祖先最上檔次的是「蒸飯」,做法是先把米煮等到半熟,再撈起放進蒸鍋(甑)中的簞子上蒸熟,【詩經·大雅】之【泂酌】(泂,音jiǒng,指活水)中有做蒸飯的描寫,就是用活水煮米半熟後,用箕漉出再蒸熟,這樣米飯,米粒脹大,飯粒不粘。

秦漢時期,流行吃「幹飯」,做法與現代有區別,是曬幹沒水分的飯。幹飯,古代又稱為「糒」(音bèi,是「幹」的意思);制作方法是將做熟的米飯曬成幹飯,做好後放在陶罐中,隨食隨取,吃時把幹飯投放進湯水中。幹飯,易於長期保存,便於攜帶,吃起來方便,可謂中華最早的方便食品。漢代,人們往往將幹飯隨身攜帶,部隊行軍打仗,士兵都帶幹飯。

魏晉時期,開始流行吃「蔬飯」,就是現代人喜歡吃的蔬菜飯,做法是將蔬菜剁碎混合在米裏,然後烹飪成飯。與現代人吃菜飯是為換口味不同,魏晉人吃蔬飯是為彌補主糧不足,以菜充飯,填飽肚子。唐宋時期,國泰民安,經濟發展,吃米飯也變得高端起來。宋代,米飯吃法更為豐富,宋人喜歡用米與其他食材一起做飯,根據配料不同,有青精飯、蟠桃飯、金飯、玉井飯、盤遊飯、二紅飯、蓬飯、石髓飯、大骨飯、淅米飯等許多種類,風味各異。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