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復旦教授:我強烈建議年輕人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2023-12-10情感

▌「當代年輕人的社交問題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宅’。」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理解社交問題,我們會發現,當代年輕人的社交問題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宅」。

一個人的社會關系,可以分為初級關系和次級關系。

人的初級關系的形成指向自己最初的社交場——家庭,它對個人以後的社會生活影響至深,其中包括與父母的關系,與兄弟姐妹的關系;踏出家庭,進入學校、職場後,社交中的次級關系形成。

人首先生活在家庭關系中,上學、工作後,我們自然而然地就將與父母、兄弟姐妹間的這種關系序列帶到了次級關系中,在與人打交道上形成自己的一種規範。

但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大部份沒有這種初級積累。

他們在初級關系——家庭裏是關系的中心,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性關系架構認知,而學校、職場又是競爭為主的培養體系,他們習慣性地認為其他個人都是競爭對手,表面上大家一塊兒打打鬧鬧,一團和氣,但內心仍希望自己能卓然而立,成為受關註的核心,希望別人都不如自己。

所以當代年輕人的社交關系從社會的大視角去分析,問題嚴峻——年輕人沒有很好地建立起社會感情。

他們在初級關系群體中比較孤獨,來到次級關系群體的時候,跟同學、同事屬於競爭關系,相互之間,專業、興趣可能都不一樣,如果不能及時轉換自己扮演的角色,則無法建立起積極的協作關系。

這種積極的協作關系恰恰是社交關系的追求所在,就像軍艦各部份的配合一樣,雖然這個地方發射導彈,那個地方發射魚雷,還有的地方設定通訊,各有各的空間,但彼此協作,能構成一個和諧的體系。

▌「更深層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價值不足。」

我們目前的社會形態,現代性發育不平衡,專業化分工程度不夠高,大部份工作崗位沒有非常專業化的要求,工作者與工作者之間互相替代性很強,這就導致互相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每個人都有危機感。 這是社會層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中國的圈層文化沒有在普通大眾中廣泛流行。 社會學意義上來說,一個人身上包含有很多內容,工作中他是技術工,生活中他有自己的審美趣味、個人愛好等,圈層文化中,可以透過「臭味相投」建立起自己工作圈之外的社交關系。

但現實世界中,年輕人忙得要死,整天加班,很難舒展自己在文化圈層裏的另外一種身份,也就難以跟同頻的人建立起很好的友誼。

另一方面,網絡遊戲、短影片的興起,讓年輕人失去了對時間的感知,他們時刻處在對時間的失控狀態中。 一旦他們開啟手機,很可能眨眼之間幾個小時沒有了。這種情況下,人和人之間,自然地、即時地相互交流就減少了,這就給年輕人的社交增加了更多的障礙。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價值不足。

中國目前的社會形態正處於從縱向社會、等級社會向橫向社會轉移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創造空間發展自己的愛好,每個人也需要挖掘自己在社會中立足的基點,不跟別人比單一價值,互相之間的交流價值就會非常高。

比如有的人看【哈利·波特】,有的人聽音樂劇,有的人喜歡嘻哈文化, 每個人關註的點各不相同,相互間交流起來就能提供不同的價值

但我們的社會有傳統慣性,大部份人的生活追求目前還停留在吃好穿好的階段,我們的消費習慣也是千人一面,很難在文化圈層中建立起高價值的深度交流。

當代很多年輕人的狀態是這樣,朋友之間見面的形式是聚個餐,唱個歌,而諸如逛展覽、看戲劇之類的文化消費尚屬於少數派,所以即使是交往時間很久的朋友,彼此之間也無法形成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價值。

現代性發展完善,圈層文化豐富的社會,人不依靠一種價值體系定位自己,人與人之間交流價值相對較高。

比如一個社會,大家都喜歡國際旅行,感受不同的文化,那麽旅行之後的收獲——五大洲不同地區的人們都有怎樣的活法,采集回來的不同地區的音樂、圖案有怎樣的特色,全世界各民族的繪畫、雕塑又有何種獨特的審美——匯集了很多新鮮元素,人們互相之間可以交流心得、交換資訊,這樣的交流,大家都很高興。

但我們的社會生活達不到這個水平, 人們更多地還在關註生存,大家生活在一種生活方式裏,價值比較統一。

要意識到,我們的社會發展還不充分,個人的差異化追求沒有很好的土壤發育,個體的意識、價值觀還比較趨同,年輕人的生活特性重合度很高,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動力。

▌「我強烈建議年輕人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當然,年輕人「宅」,也有一部份與我們的文化傳統有關,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民族,不善表達自己的感情。 在這一點上,我強烈建議年輕人出去走走,看看世界,看看其他地方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拉丁文化中特別強調友誼,重視家族親情,他們團聚時,唱歌、跳舞、擁抱,情感表達很直接、很熱烈。

我們的文化更多地表現為農耕文明的自給自足性,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社交性不強,也就失去了一部份社會交流產生的財富。

▌「當代年輕人的社交問題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宅’。」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理解社交問題,我們會發現,當代年輕人的社交問題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宅」。

一個人的社會關系,可以分為初級關系和次級關系。

人的初級關系的形成指向自己最初的社交場——家庭,它對個人以後的社會生活影響至深,其中包括與父母的關系,與兄弟姐妹的關系;踏出家庭,進入學校、職場後,社交中的次級關系形成。

人首先生活在家庭關系中,上學、工作後,我們自然而然地就將與父母、兄弟姐妹間的這種關系序列帶到了次級關系中,在與人打交道上形成自己的一種規範。

但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大部份沒有這種初級積累。

他們在初級關系——家庭裏是關系的中心,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性關系架構認知,而學校、職場又是競爭為主的培養體系,他們習慣性地認為其他個人都是競爭對手,表面上大家一塊兒打打鬧鬧,一團和氣,但內心仍希望自己能卓然而立,成為受關註的核心,希望別人都不如自己。

所以當代年輕人的社交關系從社會的大視角去分析,問題嚴峻——年輕人沒有很好地建立起社會感情。

他們在初級關系群體中比較孤獨,來到次級關系群體的時候,跟同學、同事屬於競爭關系,相互之間,專業、興趣可能都不一樣,如果不能及時轉換自己扮演的角色,則無法建立起積極的協作關系。

這種積極的協作關系恰恰是社交關系的追求所在,就像軍艦各部份的配合一樣,雖然這個地方發射導彈,那個地方發射魚雷,還有的地方設定通訊,各有各的空間,但彼此協作,能構成一個和諧的體系。

▌「更深層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價值不足。」

我們目前的社會形態,現代性發育不平衡,專業化分工程度不夠高,大部份工作崗位沒有非常專業化的要求,工作者與工作者之間互相替代性很強,這就導致互相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每個人都有危機感。 這是社會層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中國的圈層文化沒有在普通大眾中廣泛流行。 社會學意義上來說,一個人身上包含有很多內容,工作中他是技術工,生活中他有自己的審美趣味、個人愛好等,圈層文化中,可以透過「臭味相投」建立起自己工作圈之外的社交關系。

但現實世界中,年輕人忙得要死,整天加班,很難舒展自己在文化圈層裏的另外一種身份,也就難以跟同頻的人建立起很好的友誼。

另一方面,網絡遊戲、短影片的興起,讓年輕人失去了對時間的感知,他們時刻處在對時間的失控狀態中。 一旦他們開啟手機,很可能眨眼之間幾個小時沒有了。這種情況下,人和人之間,自然地、即時地相互交流就減少了,這就給年輕人的社交增加了更多的障礙。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價值不足。

中國目前的社會形態正處於從縱向社會、等級社會向橫向社會轉移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創造空間發展自己的愛好,每個人也需要挖掘自己在社會中立足的基點,不跟別人比單一價值,互相之間的交流價值就會非常高。

比如有的人看【哈利·波特】,有的人聽音樂劇,有的人喜歡嘻哈文化, 每個人關註的點各不相同,相互間交流起來就能提供不同的價值

但我們的社會有傳統慣性,大部份人的生活追求目前還停留在吃好穿好的階段,我們的消費習慣也是千人一面,很難在文化圈層中建立起高價值的深度交流。

當代很多年輕人的狀態是這樣,朋友之間見面的形式是聚個餐,唱個歌,而諸如逛展覽、看戲劇之類的文化消費尚屬於少數派,所以即使是交往時間很久的朋友,彼此之間也無法形成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價值。

現代性發展完善,圈層文化豐富的社會,人不依靠一種價值體系定位自己,人與人之間交流價值相對較高。

比如一個社會,大家都喜歡國際旅行,感受不同的文化,那麽旅行之後的收獲——五大洲不同地區的人們都有怎樣的活法,采集回來的不同地區的音樂、圖案有怎樣的特色,全世界各民族的繪畫、雕塑又有何種獨特的審美——匯集了很多新鮮元素,人們互相之間可以交流心得、交換資訊,這樣的交流,大家都很高興。

但我們的社會生活達不到這個水平, 人們更多地還在關註生存,大家生活在一種生活方式裏,價值比較統一。

要意識到,我們的社會發展還不充分,個人的差異化追求沒有很好的土壤發育,個體的意識、價值觀還比較趨同,年輕人的生活特性重合度很高,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動力。

▌「我強烈建議年輕人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當然,年輕人「宅」,也有一部份與我們的文化傳統有關,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民族,不善表達自己的感情。 在這一點上,我強烈建議年輕人出去走走,看看世界,看看其他地方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拉丁文化中特別強調友誼,重視家族親情,他們團聚時,唱歌、跳舞、擁抱,情感表達很直接、很熱烈。

我們的文化更多地表現為農耕文明的自給自足性,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社交性不強,也就失去了一部份社會交流產生的財富。

當然也有一些觀點認為,現在社會各方面都發達了,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促使很多事務性的工作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比如日常購物,網上下單即可送貨到家,人與人之間不需要過多交流,辦事效率也高,但這也導致了人的封閉性。

總體來看,這還是一個精神性的問題。世界發展的規律就是,物質的事情由物質去做。比如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圖片辨識、無人駕駛的實作等,這是用物質去解決物質的事情。

按正常邏輯來說,物質充裕後應該解放人的精神,給人以時間和空間去尋求精神上的樂趣,促使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空間擴大、時間增多。

但我們感受到的顯然不是這樣,至少目前不是這樣,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明顯感覺溫情不足。 這不完全是受農耕文明影響而產生的問題。以日本為例,他們的年輕人在物質層面比中國年輕人好很多,漫畫、動畫,以及其他諸多二次元文化多姿多彩,很受年輕人歡迎,按說精神世界應該很豐富,但日本「宅」文化依然很流行,準確地說,「宅」成為一種文化,日本就是始發地。

再比如,歐洲的文化,以希臘為例,它的傳統文化的基本點,立足於交往,強調只有在交往、對話中,個人才能獲得新的成長,追求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撞擊出新故事,我補充你,你補充我,最後達到更高一層的精神轉變。

希臘很早就發展公共空間保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早期的劇場就有這樣的功能。透過在劇場安排悲劇、喜劇,詩歌朗誦等各種面向大眾的文化活動,促進人們的公共社交發展。

英國的海德公園,一到周末,就會聚集很多人,當地的居民都會跑到戶外。 這種行為的前提當然是他們是自由的,沒有生存的壓力。但是對農耕文明來說,場所的公共性向來是被壓縮的,哪怕今天最被稱贊的唐朝,長安城也是依據不同分工,被分成一個一個坊,以墻分隔,到了晚上,城裏還有宵禁,整個城市並沒有非常好的公共社交空間。

從宋朝開始,城市的圍墻才被打破, 像【清明上河圖】呈現的那樣,人們走出家門、走向市場,開始互動,有了市民社會的傾向。

從歐洲歷史看, 中世紀時期,因為農具的大改革,很多荒地被開墾出來,歐洲農業產值實作了跨越式的增長,剩余產品的增加,促進了物流、集市以及工商業的發展,城市由此增多。這時候開始,人流動了起來,陌生人社會開始建立,個人擺脫了領主統治,身份內容也就發生了變化,人與人之間開始講求獨立。

一個人只有在市場上取得了獨立性權利,彼此之間有平等性才能產生等價交換。這樣一來,人要在社會中生存下去,就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透過整個社會市場將自己與他人聯結起來。在此基礎之上,公共文化、權利意識、政治生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才發展出來,進而構造出了脫離小家小戶的另一種社會空間。

而中國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裏都處於農業文明形態, 人們的生活半徑不會大過自己居住的村落,日常生產、生活都圍繞著自己的小院,發展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從經濟方面考量,中國又是一個財富分散型的社會,不像歐洲是長子繼承制,財產不分割,所以一個大莊園主的城堡,一般都有市場、教堂,人們發生公共互動的空間非常穩固。

我們是在分散的農業文明基礎上進行現代化的,現代性社會,必然要求公共空間搞公民社會。 什麽叫公民?隨著社會發展,人在社會中的身份,一開始是子民,再發展是臣民,然後發展成公民。公民有廣泛的互動性、對社會生活有豐富的參與性,深入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

我們培育人才的體系,以前依賴群體,但群體又不是多元化的群體,是一致化的群體,每個個體沒有好好發展出自己的個性,而工業化階段更加講求標準化、規模化、批次化的生產。


00後這代年輕人是我們社會真正主動開始尋找個人的、不同的精神文化的第一代,而開創階段是艱難的。

所以今天的年輕人身處這樣一個時代,你們必須有與眾不同的特性、深入鉆研的探索精神。 對年輕人來說,現在更像是一個創世紀的時代,需要年輕人開創新的文明形態、文化形態、政治形態、經濟形態。

▌「都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工作,其實這是牽扯了很多因素的問題。」

現在人人心裏都有好奇心,而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年輕人沒有好奇心是不行的。

同時這又是一個非英雄時代,年輕人好像個個都有一點兒小小的喪,用喪來給自己減壓,舒緩壓力的同時,接納自己不那麽努力,或者不那麽優秀的方面。


這一點其實很好,有點自嘲,不像傳統文化中要求人一定要有聖賢心,架子一定要端著,標準隨時橫在那裏。 自嘲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在日本,為什麽優衣庫那麽盛行? 以前大家買衣服都是要以奢侈品來彰顯自己的身份,現在往往傾向普通化、日常化。普通化,其實就是還原個人的真實面貌。一個人身上必然有個人非常普通、荒唐甚至不堪的一面。

承認普通,可以消解必須建功立業的壓力,從而對自己的苛求少一些。 這是現代年輕人不一樣的地方,這也是最初我理解「社死」的一個入口。 但實際上我發現,往往說自己「社死」的人,心裏的自我評價又很高。

中國青年講自己「社死」,不是真正的本質性的自我判斷,而是一種調侃、自嘲。 這讓我想到法國的啟蒙運動,當時的年輕人也很有智慧,但又很難達到理想中的自我標準,他們只能用一種墮落的方式來化解這種絕望的情緒,最後自己也認定自己非常沈淪。 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是一邊嘲笑自己,一邊繼續奮鬥。

都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工作,其實這是牽扯了很多因素的問題。在國家大建設年代,每個人的價值是明確的,國家貧弱,所以國家價值就是你的價值,價值感是從群體裏獲得的,大學畢業後包分配工作,指定個人該幹什麽,每個人都是大機器裏面的螺絲釘、齒輪,對自我、對目標前程都很確信。

改革開放後就不一樣了,市場的前提是要有利益主體,每個人都是利益主體。 每個人都需要思考,我自己能生產什麽,創造什麽。我的知識是資本,我的經驗是資本,我的社會資源、人脈也是資本,個人將這些資本投入社會大交換裏獲取自己的價值。

以前的價值感是集體給的,現在你要自己去獲得,透過市場進行等價交換,獲取價值感。 因為沒有價值,就沒有主體平等,市場也不可能建立。市場的前提是等價交換,等價交換的前提是利益主體之間的平等,但如果自己連利益主體都不是,就沒法進行交換了。 所以個人在現代社會生活關系中,會感覺是在為自己奮鬥。 不像以前,奮鬥的目標直接關聯國家、民族。這兩者情況是不一樣的。

今天,中國的現代社會關系中,民營企業提供了大多數的就業崗位,大多數工作者就有一種在給資本家幹活的感覺。以前大家再苦再累都是為國家,價值明確,但現在整天加班加點,做了半天是給別人創造利潤。

其中有生產關系內在的殘酷性,我們國家現在還處於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一個人選擇生產方式的自由余地不大,獲得的可支配收入不高,很難保證物質上的完全自由,更不用說實作精神上的自由了,所以在打工的過程中,年輕人想要滿足生活需求時,既沒法選擇,又沒有充分的空間去選擇,同時也沒有價值感支撐。

年輕人覺得工作很苦,自己工作只是為了生存,於是就陷入這樣一種狀態:工作是為了活著,活著就得工作。我們作為一個生產力,一個人力資源,一個勞動力,肯定是被需要的。

但問題是,作為人,除了勞動力價值之外,還需要有點兒精神追求,而自己工作獲得的回報——錢,也只能保證活著,不足以支持個人再進一步享受生活,這就有點悲慘。

資本家需要勞動力永續,有勞動力才有盈利的可能,但又不會為勞動力提供實作自由生活的價值,所以,有需求卻無法滿足的現狀下,價值感一定是個人內心的期待,需要自己主動去探索、去追求。

而現在年輕人的根本問題是,很多人達不到活得有價值感,自己也不願意主動去探索生命,於是活得很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