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2023年被反復提及的一個詞,藏著成年人頂級的生活狀態

2023-12-08情感

作家張涔汐曾分享她同學的故事。

同學參加大學同學聚會後,整個人的狀態就不好了。

原來,他們家一直住在一套60多平米的小戶型裏,而他在聚會上得知,同學們都擁有好幾套房。

相比之下,他的人生顯得無比失敗,他也陷入了焦慮的深淵之中。

這樣的感覺,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

我們習慣於在別人的幸福裏審視自己,於是開始對當下的生活感到不滿意。

我們常常讓自己身負重荷,以為擁有得越多才越接近幸福。

殊不知,這種焦灼與緊繃,只會讓我們活得越來越累。

而擁有松弛感,才是成年人頂級的生活狀態。

來源:視覺中國

將自己捆綁,是成年人的生活常態

有多少人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在鬧鈴聲中驚恐地醒來,慌忙地套上衣服,花上3分鐘洗漱,2分鐘整理出門,再頂著「六親不認」的面孔去擠地鐵、擠公交。

碰上雨雪天氣,可就慘了,一路都盼著萬一遲到了不要撞見領導,盼著領導高擡貴手不要扣出勤獎。

好不容易踩著點兒來到工位,就忙不叠地開始了昏天暗地的一天。

這中間,可能因為某件事情沒有做好,被領導拎去辦公室訓斥。

也可能因為某個疏忽,被客戶破口大罵,而你只得不停地點頭道歉。

一天下來,脖子稍微轉動一下就哢哢作響,腰肌也一陣陣酸痛。

日子就這麽周而復始地轉著,你似乎找不到喘息的時間。

每天戰戰兢兢、慌裏慌張,害怕出錯。

活得越來越像一只被自己親手五花大綁的螃蟹。

電視劇【故鄉,別來無恙】裏的張沛,就是這樣一位與自己較勁的打工人。

不管是陪家人、陪朋友,還是與心儀的人在一起,都無法阻擋她處理工作的「熱情」。

她永遠有接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訊息,處理不完的突發事件。

她的風馳電掣與老友謝陽的雲淡風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一個等初雪的夜晚,她問謝陽:「你怎麽覺得自己能把這些事都幹好呢?」

謝陽笑著說:「我沒覺得一定能幹好,我只是努力去做,做不好我也不後悔。」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這正是成年人缺乏的心態。

對於成年人來講,日子是一片原野,只有不斷奔跑,不斷給自己加碼,才能踏入理想的航道。

來源:視覺中國

給自己松綁,去接納任何一種人生結果

今年特別流行一個詞,松弛感。

或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所以松弛才成為人們的心之所向。

但許多人只是向往,卻不敢讓自己真的放松下來。

假日裏瘋狂放縱,工作日又成了垂頭喪氣的打工人。

卷不動,躺不平,但又不敢給自己減壓。

試問這樣的狀態,如何讓自己感到幸福?

【輕松主義】裏說:「人生是一場長跑,只有放輕松,做到輕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負重前行,終究走不遠。

懂得松綁,才能讓自己保持好的狀態。

作家吳淡如曾看到室友每天學習半小時日語,而且學得挺好,便也不甘落後。

為了趕超室友,她要求自己每天抽出兩小時專註於日語學習。

一段時間後,她發現日語學習經常被瑣事幹擾;學業忙碌時,甚至完全顧不上。

但她又不甘心,於是不斷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

最後發現,自己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脾氣也變得暴躁。

於是,她果斷停止了日語學習計劃,回到原來的節奏。

想起【人民日報】上的一句話:「好的生活,不是拼命透支,而是款款而行。」

人生漫漫,要學會給自己松綁。

允許自己平庸,允許稍稍遜色,允許自己被他人超越。

允許努力沒有結果,允許事與願違,允許生活暫時停滯。

松弛的人生,就是能接納任何一種人生結果,把焦慮和不安變成豁達與坦然。

你會發現,不焦急時,日子反而開始慢慢變好。

來源:視覺中國

松弛感,才是成年人最頂級的生活狀態

熱播劇【故鄉,別來無恙】裏面,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渾身透著松弛感的謝陽。

謝陽是張沛年少時的同學,失聯多年後,兩人在33歲這年重逢。

張沛對工作的認真,對朋友的義氣,讓他確定她還是自己年少時心動的女孩。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想盡辦法去接近張沛,但他不急不躁不強求。

他見張沛被工作鬧得焦頭爛額,便帶她爬山,去山頂品嘗美食。

他見張沛招兵買馬一直未見成效,便帶她去就職者聚集的茶館喝茶。

他陪著張沛幫朋友拿到了保險公司的全額理賠,他在夜晚約加班的張沛看劇。

他還特別懂生活,有一身好廚藝,也知道所在的城市哪裏好吃好玩。

他輕松閑適的狀態,讓接近他的人毫無壓力感,甚至能獲得額外的情緒價值。

這樣的人,無論生活在怎樣的境遇之下,都擁有不凡的幸福力。

尼采曾說:「對於凡人來說,平凡就是幸福。」

平凡意味著萬事不強求,意味著專註於當下,意味著知足於現有的生活狀態。

這是一種通透的生活態度,一種理智的生活智慧,也是對松弛感最好的詮釋。

松弛的人生,沒有那麽多限制,沒有那麽多不得不做,不必太過緊繃,不必對抗當下,不必強人所難。

余生,願你也能放下過重的包袱、過高的期待、過嚴苛的要求,去享受自在愜意的生活。

作者:蓁蓁;來源:微信公眾號醒讀哲學(ID:xingdu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