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冷是剛 (gáng) 剛 (gáng) 冷, 而且冷得可以不回頭,強度烈度都很高,硬挺是不行的,真想裸膚對抗,也就冬泳那一倆小時(大霧)吧。
南方的冷是花式冷, 有濕冷為主的(親歷長沙與上海之冬),有驟冷回暖的(廣州待一次就懂),還有「風冷」、「水冷」等冷法,整體強度不高,勝在折騰死人。
兩種冷法,對策完全不同
北冷講究物理保暖,環境溫度穩定,衣著狀態便可穩定。隆冬室內暖氣起碼十五六度,一般20多度,室內光膀子吃冰棍都可以;而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站著不動十分鐘凍透,那些南方人隨隨便便買一件「禦寒」的輕薄羽絨服根本就是紙糊一般,你還跟我討論要不要穿襪子?
南冷可以魔術方塊對抗,一方面整體溫度不至於凍殘廢,另一方面部份地區一日之內忽冷忽熱溫差起伏不小,能湊合就湊合,衣著臃腫也太麻煩,時尚清涼為主,習慣成自然一脈相承,所以腳踩拖鞋也見慣不怪。
在一個每個人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熬出一腦門汗的環境,「拖鞋自由」太正常了。
一旦將南人北人陣地對調,啥滋味都品明白了。
一件羽絨服就能說明問題
你南方人穿個幾百塊的優衣庫、班尼路、鴨鴨羽絨服跑去雪鄉賞景,怕是失了智,怎麽也得整個戶外加厚冬季保暖800蓬才能保證不在室外凍傷。
↓東北人挑冬天穿、過年穿的羽絨服絕對不會選什麽「輕薄款」、「秋冬款」,即使店家寫了「加厚」「保暖」等關鍵詞,也會仔仔細細看蓬松度、鴨絨還是鵝絨、羽絨百分比、羽絨重量,其次才是品牌、潔凈度(有無怪味兒)、風評。
幾百塊的輕薄款羽絨服兩分鐘給你打透,到北方就老老實實選厚的,沒個200g 700蓬都是扯犢子。
而北方人去冬天去南方,出站之前大厚羽絨服都得打包收起來,氣溫高的地方,輕薄款有可能都穿不上幾次。在我看來,這玩意更像是保暖夾克衫。
白天穿衣,晚蓋被
羽絨服的選擇,體現的是南方、北方人室外禦寒的大體差異。到了室內,就可能反轉了。
比如晚上蓋的被子,冬季北方室內暖氣好的,可能很幹燥,以前蓋厚被,現在冬被不敢太厚,棉被也不一定選加厚的,蓋著太沈了,現在條件好了 ,不少人換蠶絲被和鵝絨被代替了。
↓冬被其實我家還是以老棉被為主,除了我上學那陣在網上淘過棉被裏子(到手發現吃虧了,貌似還沒學校發的好),很少網購的;網上的所謂新疆棉花被的也有濫竽充數的,混合棉那種最坑人,對比隔壁新疆同學家裏背過來的被子質素就懂了。
但是城市供暖越來越穩定,室溫20多度,越發覺得棉被太沈,蓋著太厚,有些人換成化纖被了,輕,但是市面上魚龍混雜,買個質素一般的還不如傳統棉被。後來給我爸媽買了兩套是蠶絲被,一冬一夏,蓋著也舒服,蠶絲被更適合替代北方的棉被,夏天也蓋薄一點的蠶絲被也舒服。
總之北方多蓋棉被、蠶絲被,但換成南方,禦寒就要加上透氣不積濕的需求。
說說我,剛來南方住的地方無供暖,又用不起空調,最冷時感覺兩層冬被也挺不住。後來換了羽絨被,主要圖的一個輕薄,而且我體質比較愛出汗,俗稱火力旺那種,羽絨被透氣的優點更適合我。這種被子優選高潔凈度優質白鵝絨的為佳,鵝絨的絨子含量95%,一千多夠蓋十年的,折算下來也很值了。
羽絨屬於立體球狀纖維,做成被子後,羽絨間隔大量靜止的空氣,這層空氣相當於自適應調溫層,冷天保暖,熱天隔熱,能夠隨著氣溫變化而收縮膨脹,好一點的零下30~零上20度都能蓋。這一點要比羊毛被更舒服,不過羊毛被也不錯,我覺得重點都是保暖+透氣兼顧。
相比而言,蠶絲被保暖性相對更差,南方的冬天一層可不夠。而太厚的棉被不適合南方,容易積攢濕氣。濕冷來襲,被子發黴長毛可就不好辦了。
一國之大,一套標準,裝不下
實際上,簡單的把中國分為「南方、北方」也很生硬。
許多人不知道江浙人會生「凍瘡」,還以為北方人才會遇到。許多人以為北方人冬天不洗澡,去一趟洗浴中心才恍然大悟。
我可以裹上大厚羽絨服和北方小夥伴賞冰燈,進超市後又熱得脫下來擦汗;也可以和深圳的兄弟光腳蹬皮鞋打麻將,迎著冷風看絲襪美腿的姑娘……這祖國河山太壯闊了,氣候不同冷相異,穿衣蓋被蹬鞋各有一套。不必詫異,多多了解,and,入鄉隨俗吧。
擴充套件閱讀
關註筆點酷玩,玩數碼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