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釣中常有窩點有魚星,但是半天沒魚咬鉤的現象,其中的原因比較多。可能是餌料不對口造成的,俗話說餌料不對口、進窩也遊走。還可能是氣候、天氣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釣組的問題,很可能未必沒魚咬鉤,只是釣組精度不夠造成的。釣組是一個整體,釣組中的每個配件都會對釣組精度產生影響。
一、主線
台釣的特點是主線加子線的搭配方式,因為釣組中價格最高的配件都在主線上,使用這種搭配方式的好處就在於碰上大魚時,比較細的子線會斷掉,這樣可以保護到主線上的其他配件不會損失,對魚竿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主線理論上可以比較粗,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主線越粗的話釣組的靈敏度就會越低,這是因為漂相的產生跟主線的運動也有關系,如果主線比較粗的話會對漂相的傳遞產生影響。如果魚情不好,或者魚的體型不大,進食餌料的力度比較輕,那麽很可能有吃口但是傳遞不出來漂相。
二、子線
子線跟主線的不同就在於有延展性,這樣子線在遛魚的時候稍稍有一些「彈簧」的效果,讓子線更加柔軟同時更加不容易斷線。子線比較柔軟,也更不容易出現擋口的現象,俗稱適口性更好。因為子線少了剛性的緣故,訊號傳遞肯定會出問題。其實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子線是堅硬的鋼絲,只要魚觸碰到餌料子線就能把動作傳遞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子線越長越是柔軟,訊號的傳遞就會越慢。在自然水域中野釣時,長子線基本只用來釣大魚,這是因為需要確保鉛墜不再魚頭上方晃動。或者是浮釣鰱鱅、釣黑坑,目的在於增加餌料擺動,形成更大的窩點。
三、浮漂
浮漂對於整個釣組靈敏度的影響是最大的,但是其中有個較大的誤區。浮漂吃鉛量越小,浮漂的靈敏度就越高,但是並不表示使用小吃鉛量的浮漂整個釣組的靈敏度就高,實際情況可能剛好相反。這是因為浮漂吃鉛量大小,影響了浮力大小,如果垂釣的釣點比較深,很容易造成魚線松弛的現象。為何七星漂這種極為靈敏的釣組不適合釣深水,根本原因就在於浮漂的浮力太小的緣故,也就是所謂的吃鉛量太小。通常來說,守釣大魚時,吃鉛量在確保一定靈敏度的基礎上越大越好。但是釣輕口魚時,要確保水線是繃緊的,在這個基礎上吃鉛量越小越好。
四、調漂
浮漂對釣組靈敏度影響大,調漂的影響就更大了。其實關於釣組的靈敏度,不同釣友有不同的說法,釣得到魚就是「靈」,這個靈跟靈敏度無關,意思應該是「有效」。調漂的靈鈍其實各有特點,只要適合當前的魚情變化就行。在調漂中有這樣一個矛盾,當確保了魚就餌輕松省力時,漂相傳遞就會有延時,,當確保了漂相傳遞及時時,魚的就餌難度就會比較大。所以合適的調漂需要適用當前的魚情,確保魚比較容易就餌,也確保漂相相對清晰一些。如果是守釣大魚,通常就不太會在意調漂,因為魚體型大,進食力度就會比較大,重鉛躺底也能有明顯的漂相。對於調漂一定要註意其中的精髓,把方便魚就餌放在首位,調整到鉤餌好入口的狀態,之後再微調放大漂相。
釣組精度講究的還是釣組的搭配要得當,這樣漂相傳遞更加及時,更方便我們抓準提竿時機。敬請關註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