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別讓飲食失調成為你減肥的代價

2024-06-28健身

飲食失調 (Eating Disorder),也稱進食障礙,包括閾上和閾下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和暴食癥,被列為輕性精神病。

其顯著特點是慢性和復發,患者伴隨長期反復出現的壓力、抑郁,甚至會導致肥胖乃至自虐、自殺;同時飲食失調人群中真正尋求治療的人很少,在歐美受該疾病困擾的群體死亡率甚至接近 10%,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類疾病。

首先,要對飲食失調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飲食失調癥是一類精神疾病,包括神經性貪食癥、神經性厭食癥和暴飲暴食等。

飲食失調癥並不是簡單的不好好吃飯,它嚴重影響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其中厭食癥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什麽是厭食癥?

厭食癥指的是透過節食等手段,有意識的造成並維持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標準的進食障礙。患有神經性厭食癥的人會強烈害怕自己的體重增加,對自己的體型和體重過度關註。

因此,他們極為嚴格地控制飲食,致使體重過低。並且,他們通常強烈否認自己有進食障礙,不會意識到或相信自己的飲食有問題。

哪些人會得厭食癥?

厭食癥主要發生在13-20歲的女性,發病的兩個高峰在13-14歲和17-20歲,30歲之後和男性較少發病。

另外,某些特殊職業的人群具有較高的患病率,包括歌星、演員、模特和運動員等。一般來說,城市居民中厭食癥的發病要高於農村,富裕家庭高於貧困家庭。

為什麽會得厭食癥?

這個問題尚沒有明確的答案,可能與遺傳、家庭環境、社會因素以及性格特征有關。

例如家長不正確的飲食觀、現代社會「以瘦為美」的審美趨勢、個人過分追求完美、正在經歷應激性生活事件如人際關系緊張、離婚、挫折、失去心愛的人、壓力過大等等。

厭食癥到底有什麽危害?

厭食癥一旦發生,如果沒有外界的幹預,很難恢復正常飲食。如果任其發展,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等癥狀,女性可能出現閉經。

嚴重的患者會因為極度營養不良,而出現惡病質狀態,引起機體衰竭,進而危及生命,一部份患者最後死於心臟並行癥、多器官功能衰竭、繼發感染、自殺等。

目前,厭食癥發生的預防沒有特別的方法。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樹立健康的飲食和科學運動的觀念,避免用食物獎懲孩子,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一旦發生厭食癥,早期治療是防止疾病進展的有效方法。由於厭食癥患者本人不會意識到自己得病,所以通常需要患者的家人來幫助確定。

如果發現身邊的人可能患有厭食癥,應及時去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

厭食癥的治療一般首先需要糾正營養不良和水電解質平衡,增加體重,並開展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療厭食癥目前沒有專門的藥物,主要是針對抑郁、焦慮等的對癥治療。

厭食癥的危害大,並且難以治療。因此需要重視厭食癥的預防,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可能患厭食癥,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發生嚴重的後果。

如果覺得有用,可以分享給身邊的人~

END

編輯 | 馬博士健康團 來源 | 馬博士健康團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合作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