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用168斷食法卻沒瘦?「早餐是關鍵」:吃對時間比吃對食物更重要

2024-09-04健身

用了168斷食法卻沒瘦?很努力減糖,減肥效果依舊不好?問題可能不是你吃錯食物,而是你吃錯時間了!日本營養學權威、早稻田大學時間營養學研究所教授柴田重信在【最強時間營養學】一書中提到,很多瘦身方法沒發揮功效的一大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時間因素,「吃對時間,比吃對食物更重要!」想要成功靠斷食法減肥,吃對早餐時間是第一步。書中更深入分享時間營養學知識,教你掌握什麽時間、如何吃對身體好,不僅能有效強身健體、減脂瘦身,還能抗衰慢老,遠離疾病危害。

已經斷食了,為何還是瘦不下來?

這幾年,「間歇性斷食」蔚為風行,從年輕世代、中壯年到銀發族,都在談論這個話題。近來還有「168間歇性斷食」、「186間歇性斷食」等觀念推陳出新,很多人也禁不住好奇,趕搭流行列車親身嘗試。

如今各種間歇性斷食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方法雖各有千秋,但基本上,只要是「限制一天中的『進食時段』,其余時間完全不吃」,就是「間歇性斷食」。

以「168斷食」為例,從前一天的最後一餐到隔天的第一餐之間,相隔16小時以上,就是「168斷食」。假設前一天是傍晚7點吃晚餐,那麽隔天的第一餐應該在早上11點以後吃;接下來的8小時,可以按照平日習慣自由進食。因為規則簡單,讓許多人都躍躍欲試。

A小姐是坐三望四的熟齡女性,平日從事電話接聽工作,對自己腹部囤積的脂肪很在意,於是開始力行168間歇性斷食法。她視晚餐為慰勞一日工作辛勞的自我犒賞,所以將用餐時間設定在下午2點到晚上10點之間,以便從容享受晚餐的樂趣。

A小姐的一日作息時間如下:

早上7點-起床。

早上9 點-上班。工作內容為接聽電話及制作報表,上班時間幾乎都是坐在辦公桌前。

下午2點-到員工餐廳吃當天的第一餐。為顧及營養均衡,選擇吃定食套餐。

下午4點-下午坐辦公桌總是叫人昏昏欲睡,必須依賴吃巧克力等甜食提神。

下午6點-下班。回家途中會提前一站下車,順便采購晚餐的食材。

晚上8點-回到家開始做晚飯。10點左右,一面看電視或手機影片,一面享用晚餐的下酒菜配啤酒。

晚上11點-沐浴、為明天出門上班預做準備。

淩晨12點30分就寢。

A小姐的生活樂趣是下廚做飯。下班回家途中,順道上超市買菜,挑選當季蔬菜和海鮮,盡可能為自己烹調健康美味的晚餐。她會減少白飯或意大利粉等澱粉的攝取量,早上肚子餓時,就喝白開水充飢。

但三個月過去,她的體重仍紋風未動。她以為只要是在預定好的八小時時段內進食,自己隨便怎麽吃都OK,所以入夜後仍放膽吃喝,結果是晚上睡不安穩,白天起不來,下午瞌睡連連,無法集中註意力好好工作的情況逐漸成為常態。

A小姐把自己的進食時段設定在下午2點到晚上10點之間,卻完全未顧及晚餐時間都已接近午夜。這就是問題所在。

如果不考慮人體的生理時鐘,只講求「168」的時間比例分配,那麽極端一點的作法,把用餐時段設定在晚間6點到深夜2點,在睡前大快朵頤,白天則粒米未進,也符合168斷食的原則。這樣的作息模式,和有些人的生活習慣很類似。他們白天一心專註工作,連飯都不吃,直到入夜後才開始進食、從事私人活動。

如此作息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明擺著和自己的生理時鐘對著幹。

人體的生理時鐘以24小時為周期,生理活動和反應會隨著時段而變化。比方說,展開一天的活動之前,必須先吃早餐,把食物的營養轉化為熱量;到了晚上,身體開始進入休息模式,會將今天尚未用完的熱量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

如果無視於生理時鐘的運作規律,在身體耗能的時候不給飯吃,在身體囤積脂肪的時候卻大快朵頤,自然無法看到減肥瘦身的效果。所以實行間歇性斷食的人更需要具備時間營養學的概念。

「曬晨光」與「吃早餐」是進行斷食的第一步

符合人體生理時鐘的間歇性斷食,首先必須從校準小我(個人)的生理時鐘,去配合外界大環境的執行周期(地球的一日)開始。

人體的生理時鐘大約是一日二十四五小時,所以每天總是和外界大環境產生半小時的時間差。為了調校人體內外環境的時間差,體內的生理時鐘也必須每天校正一次,校準的動力,在於晨間的「陽光」與「早餐」。它們會通知生理時鐘,「天亮了,現在是早晨了!」生理時鐘的指標於是配合一天的序幕,滴答滴答地動起來。

一般人實施間歇性斷食的時間,端看個人的生活習慣,選擇方便的時段執行即可。但如果貪圖個人的方便,過了中午才吃第一餐,便無法將生理時鐘調整到晨型人的作息,也就難以將個人與外界大環境的時間差校正過來。

藉由吃早餐校準生理時鐘的功效如何,會受到用餐時間的影響。在早晨的時段吃早餐效果最佳,越接近中午的時間吃早餐,效果就差了。

每個人的起床時間不同,理想的用餐時間,以起床後一小時之內為宜,最遲不超過起床後兩小時。此外,一般認定的早晨為「上午9點以前」,因此盡量在9點前吃完早餐比較理想。

從結論而言,經過長時間空腹後,早餐的米飯、麪包等碳水化合物會比平常更容易刺激血糖上升,胰島素受到血糖上升的影響而大量分泌,也會一並觸發生理時鐘的活躍,進行時差校正。此外,早晨分泌的胰島素活性最佳,能讓上升的血糖值緩緩下降,避免血糖暴起暴落傷害健康。

斷食之後分泌的胰島素既然作用更好,那斷食後直接吃中餐或晚餐,是否也能收到同樣效果呢?事實不然。斷食後的第一餐,無論是中餐或晚餐,分泌的胰島素都沒有早餐後分泌的胰島素活性好,因此血糖一旦上升便久久降不下來,這樣的高血糖是血管老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序曲。

間歇性斷食的實施步驟非常關鍵,必須遵循「斷食」→「早餐」的次序。「早餐」一詞,英語是「breakfast」,意謂著「終結(break)漫漫長夜的禁食(fast)」。

「早餐」是「終結斷食的第一餐」,可以更有效校準生理時鐘,為燃燒全天的能量做好準備。這正是「早餐」最初被賦予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