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為主宰」、 「主宰於腰」。
「腰」是人體上下轉動的樞紐(關鍵),它對全身的變化,調整人體重心的穩定
腰部在練拳時要求是 「松」「沈」是為了有助於「氣沈丹田」。
能夠「松」「沈」得充分,可以使上體氣不上浮,下肢穩當有力。
為了防止脊背或內凹或外凸,腰部又要求豎直而正,脊柱同時務求垂直中正。腰脊要有往上輕輕上頂的意思,有輕輕拔長之意即可垂直。腰脊一直,能豎直中正,在左旋右轉的轉動時,中軸不彎、不搖晃。中軸不彎、不搖晃的轉動,才能使內勁達到支撐八面的靈活功用。同時腰的左旋右轉,腰部有命門與左右腰眼(腎俞穴),故有補腎強壯作用。在練習太極拳時由於全身得到放松、思想清靜.一心無二用,大腦得到相對休息。腰以上的體重,全部由腰部來承擔。
所以 腰部必須豎直才能強壯有力,腰幹挺得起來。 打太極拳務求腰幹筆直,早在一百多年前,太極拳名師陳長興(1771—1857年)有牌位先生之美稱,站如松筆直,坐如鐘(從頭至尾閭)。陳先生就是典型的太極拳太極腰的代表人物。
太極拳的內勁運轉要透過腰脊來帶動四肢運動。身法主要是腰脊中正不偏
太極拳的腰要象車軸一樣的直豎、穩定、圓轉、不搖擺、不軟塌 ,徐徐轉動來帶動身軀四肢,內氣如車輪般地旋轉,拳論上說,「腰為纛」、「腰為車軸。氣如車輪」、「命意源頭在腰隙(隙即命門,及命門兩邊的左右腎俞穴)」。拳論還有「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
力由脊發,機關在腰,運動在步。 具體在技術操作上,有松腰正腰,垂直往下松又同時往上頂,松沈地上下爭勁,同時又有往後射的撐腰(前去之中必有後撐),向前射的塌腰,陳氏太極有襠走鍋底弧的同時,腰左旋右轉並下塌外輾之方 ,「太極腰」、「形意勁」、「八卦腿」三位一體,是武當武藝之一個整功。
中醫學認為腎是人體內氣的源頭,所以名拳家陳鑫說「氣由腎發「,腎壯則精足,氣充身強。所以練太極拳時強調「刻刻留心在腰間「,
「主宰於腰」,「刻刻留心在腰間」的意思,持久練習,就能達到「腰如車軸」,「活似車輪」的靈活效果。
受日常生活影響,都只在手上練拳,很少想到要用腰練碰撞,因而上身得不到松柔的鍛煉,胸,肩等部很難靈活,推手時易為對方所乘,不會走化了。
練拳不過是腰部轉些圈而已,至於四肢之動作,都是腰部走弧形或圈的外在表現。
真會用腰了,才會發現自己以前的練拳,全是人為做作,四肢主動太多,被動太少,未能由內到外,遠不夠自然。前輩們形容練太極拳為「純以神行」,或「如行雲流水」 ,其實,只有到了會用腰練拳的時候,才庶幾近之。
站樁松腰,摸了師父的腰就頓開茅塞。松腰後再練拳,感覺力度不一樣。練功夫不在於學了多少套路,而在於身體裏面產生相應的變化
----松是太極拳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練習太極拳不光要松腰,全身皆要放松,松透。
太極拳在拳架練習上是靠身體的虛實來實作兩腎的抽換的,身體的虛實轉換則是靠腰部的運動來實作的 ,如陳式太極講究襠走下弧,目的一是為了重心穩固,二即是為了實作兩腎於虛實上的不斷的抽換,從而激發腎氣。故〈十三勢行功歌〉說「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
由於腰的樞紐作用,太極拳特別強調腰勁, 松腰落胯,自然步法堅實有力而輕靈便利 ,隨著練習時間的延長,在正確的腰襠運動下,勁始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腰勁主宰勁路後,即達到勁整,從而行於手指,圓轉貫穿。故陳式太極拳特別強調走架上的松腰活襠、擰腰扣襠、塌腰圓襠。
技擊化勁的根本在於對虛實的把握,虛實的變化在於腰襠的變化。
拳論曰:「關節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太極拳盤拳練功舉動必須輕靈,這是太極拳之特性。松是太極拳家終生所求。
拳論雲:腰不動手不發!
拳論才有「上下九節動,節節腰中發」之說。
腰的轉動是有規律的,動作欲向左則腰向右轉,欲右則腰先向左,
練拳走架中,腰一定要直起來,身法要做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腰與襠的結合,在練拳過程中表現為,每個動作定勢要做到塌腰、合襠,可使動作氣沈丹田,下盤穩固;在運勁走勢過程中要做到活腰、松垮,可使動作流暢連貫,輕靈自然;在發勁放勁時要做到擰腰、扣襠,腰勁旋擰,襠勁扣住,可使發勁快猛迅疾,力達梢節。
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尤其忌用拙力,透過長年累月的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鍛煉,逐漸達到積柔成剛、剛柔相濟、虛至虛靈的高級境界。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勞動中,不可避免地因接觸重物而養成了使力的習慣,從而造成肌肉緊張、關節僵硬、筋韌不活,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拙力和僵勁,
坐胯屈膝、氣沈丹田、上虛下實
「虛坐高凳法」也是調節腰椎生理彎曲的好方法。
具體方法:坐在一略低於自己臀部的高凳上,似坐非坐,不要坐實, 體重均勻放在兩腳與臀部三點之間。此時就是處於松胯、塌腰、提小腹的狀態 ,用手摸後腰處的彎曲是填平的。塌腰與松胯是配合著同時做到的。
【拳論】說:「腰中要虛,一虛則上下皆靈」。 這裏的「虛」絕不是軟弱不用力,而是指運勁時腰部不應該僵硬,腰部做到「松活」(放松),即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曲線(腰即不可弓也不能挺)。腰部肌肉的自然放松,能提高腰部活動的靈活性。所以運勁(如雲手)時要做到松腰,可養體內浩然正氣。
運勁過程中,腰為主宰,節節貫穿。
松腰落胯:腰部放松,胯部松沈,以利身形變換和步法轉換。「發動主宰於腰,腰不動,手不發,內不動,外不發」。不論動作大小,都要從腰部起動。呼氣發力時,命門應有向外膨脹之感。
松腰。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松腰。腰為一身之主宰。拳論曰:命意源頭在腰隙。隨隙即腰胯,松腰首先要尾閭中正、即尾閭收,立身中正安靜。
太極拳以身法中正為基穿人的脊柱骨占人體總長度的45%,呈S形的生理曲線。 做好頂頭懸和尾閭收能使人體脊柱骨上下松開,能增強體質,延緩低重心,使下盤穩固。
如要上左步,意念須先松左胯,在松胯的同時把左腳帶進來,這也就是命意源頭在腰隙。楊振鐸老師教我時經常把腰帶二個字放在動作前面,例如:腰帶腳尖扣,所有動作都從腰胯帶出來。如腰不松,光是手或腳在動就成了廣播操的肢體運動,而不是太極拳的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運動。
腰的松活訓練、頸項的松活訓練。腰的松活訓練,運用活腰、涮腰法,即松腰轉胯;頸項的松活訓練,運用滾頭法,即頭在頸項松活狀態下的捲動,前後左右的圓周勢捲動,松靜自然,先慢後快,快到自己動完舒適為準。
「松腰圓鐺,開胯屈膝」;
PS:本平台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征,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地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