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健康與鍛煉的遐想

2023-12-04健身

健康與鍛煉的遐想

吉榮廷

(2023 .11.1)

導讀:歷時27天完成此文,寫一篇導讀,簡要系統介紹其中的主要內容。

面對健康與鍛煉的各種觀點,本文從黃帝內經出發,治未病就是了解人體的相關秘密。

首先是明確了健康的定義,本文給出了兩個,試圖從人體本質上解釋健康的真諦,於是進行了六項分析思考,包括健康定義的依據,鍛煉的概念,人體本能在鍛煉中的作用,分系統探討人體的狀態,還有人體的認知狀態等。其次,探討了五類鍛煉,運動鍛煉、極限鍛煉、資訊輸入鍛煉、意識鍛煉和認知鍛煉等,囊括了全部人體的鍛煉內容,是身心健康鍛煉的系統分析。第三部份,站在宏觀的角度思考人體的特點,發病的因素等,最後提出了個人的簡要鍛煉方式。文後又增加了結束語,介紹了個人的認知方面的主要收獲,重新審視個人思維的特點和寫作邏輯。

透過此文的撰寫,理清了人體健康的概念,探明了鍛煉的真諦,鍛煉不是狹隘的內容,涉及人體所有活動,要樹立全面的健康理念和鍛煉理念。

透過此文的撰寫,再一次審視人體思考,似乎理解了人體消化系統的真諦,感知到了人體情感的偉大,再一次體會到物質世界的神秘,對生命充滿向往和敬意。

透過此文的撰寫,堅定了個人科學鍛煉的決心,堅定了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樹立了終身學習、終身工作的理念,不負生命的璀璨。

本文是一篇探究式的文章,許多內容都是源於寫作時的思考,依托基本的事實和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思緒,可能有許多不足之處,甚至謬誤,但本文撰寫仍然是一次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思考,期待與有緣人共同探討。

正文:黃帝內經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意思就是水平最高的醫生治療沒有發生的病,保證絕對的健康;中等水平的醫生治療可能發生的病,讓可能發生的病不要發生;下等水平的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病,所謂治病救人。用我們現在的觀點看,所謂治未病就是養生,所謂治欲病就是保健,所謂治已病就是今天大家明白的到醫院看病。不得不說,黃帝內經是站在哲學的高度看待人體疾病的,至今熠熠生輝。

今天我們如何看待健康,鍛煉就一定健康嗎?各種各樣的的解釋不斷出現,讓我們困惑,讓我們迷茫,不得不深入的思考,依靠基本的事實,依靠公認的知識,運用邏輯的力量,挖掘一下人體的秘密,為了自己,為了身邊的親人,為了更多的有緣人。

第一方面:健康的定義與思考。

所謂未病就是人體完全健康,那麽什麽是健康呢?關於健康的定義有許多,總的感覺是要麽不全,要麽模糊,有些甚至是錯誤的。 從人體整體運作的角度,我認為所謂健康就是人體各個系統保持長時間的正常運轉,沒有異常,同時不會對人體系統形成潛在的危害就是健康。這樣的定義,不是簡單的用有病沒病區分的,而是要保證人體前進演化形成的各個系統正常運作。這裏面的一些問題需要澄清,什麽是正常運作,什麽是異常;什麽是長時間,多長合適;潛在的危害又是什麽,如何感知和評價,還有許多問題。這些判斷標準隨著人類對人體認知的提高而不斷改變著,總的趨勢是不斷提升,正因為如此,準確判斷人體健康與否就十分困難,於是,有病沒病、舒服不舒服就成為一個最簡單實用的判斷方法,現在又增加了定期體檢,借助儀器等發現人體的健康問題。

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定義健康,就是能夠確保人體本能、技能和認知體系正常運作。當生物前進演化到人體以後,回頭審視人體的生活,我們可以這樣說,人體的各個系統都是為大腦服務的,都是為了確保人體本能、人體技能以及認知體系等三種神經網絡連線方式能夠正常運作。我們知道,所謂學習本質上就是建立新的人體技能和完善個人認知體系。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就可以推出所謂的鍛煉就是加強人體本能、人體技能和認知體系功能的活動,獲得足夠的人體健康寬度。

同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生活和工作,就是人體本能、人體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的套用,用來適應、改造和完善我們的世界。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同樣可以推出,鍛煉、學習、生活和工作其實都是一種鍛煉,都是對人體本能、技能和認知體系的運用,都可以說是一種加強,因此,都是人體的鍛煉。當然,運用的好,就可以加大人體健康的寬度,運用的不好,可能造成一定的傷害,減少了人體健康的寬度,甚至直接造成人體相關系統的崩潰,給人體自身帶來重大的健康影響,造成人體整體生活質素的下降。

這裏又提到兩個概念,一個是健康寬度,一個是系統崩潰。我們進行鍛煉必須使用人體許多系統,每個系統都有維持正常狀態的範圍,這個範圍就是健康寬度。當一定時間內,鍛煉的力度超出了這個正常範圍,就會損傷系統,甚至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作,這個就是體系崩潰。拿跑步舉例,如果跑的太快,可能心臟就會受損,關節和韌帶等也會受傷,導致無法繼續跑步,因此,跑步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速度、裝備等。

上面談到了兩種健康的定義,都是源自人體自身特性的理解,不是一種工具性的解釋,追求一種人體特點本質性的解釋,只是從人體的不同方面出發。結合這兩個定義,對於人體健康,我們可以進一步深入分析思考。

分析思考一:第一個定義是源自人體前進演化的過程,在前進演化的過程中,總是圍繞食物的攝入展開的,也就是圍繞著消化系統。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前進演化出了一系列其他系統,諸如神經系統、迴圈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等等,從這個角度看,人與動物沒有區別。第二個定義是從人體的生活方式從發,是回頭看的。人體是圍繞著大腦展開所有活動的,都是由大腦指揮,無論是先天就存在的本能、還是後天培養的技能,以及人類獨有的認知體系。透過兩個定義的對比,我突然意識到,當生物前進演化到人類,人類鍛煉和保持健康的目的就是不斷完善個人認知體系,不應該是其他的目的,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是一種發展大趨勢,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

分析思考二:人體的所有活動,包括生活、工作、鍛煉和學習這樣四項全,沒有其他了,都是鍛煉。可以這樣講,生活就是利用人體的技能等、維持生命和享受生命感受的活動;工作就是利用人體的技能等,參與社會結構的建設、或者是借助社會結構創造新價值的活動;學習就是建立新的人體技能、完善個人認知體系的活動;鍛煉就是使用人體技能、試圖擴充套件人體健康寬度的活動。這裏想說明的是,人體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人體本能、技能和認知體系展開的,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所有的活動都是鍛煉,不是鍛煉才是鍛煉。反復思考,這一點是正確的。

認識到這一點十分重要,這與傳統的鍛煉概念完全不一樣。傳統鍛煉概念是跑步、遊泳、打球等運動,這裏鍛煉的概念是人體所有的活動,活動適當,有利於健康,否則,活動不得當,損害人體健康,而且這種損害常常非常隱蔽,人們往往歸結為歲數大了,身體自然退化了。這樣的觀點,是對健康概念深入思考分析才得出來的,是最近才想到的。

舉個例項吧,人體用眼睛看其實就是人體的一項技能,一般人認為,人體天生就會看,其實真的不一定。絕大對數人並不知道正確的用眼方式,真的需要認真學習,掌握真正的看的技能。過去我眼睛近視,十幾年前最高戴到近500度的眼鏡,而且還有嚴重的散光。現在,經過貝茨視力訓練,包括個人的訓練經驗總結等,視力基本達到1.0,目前,每日正在進行專項視力訓練,目標是年底視力達到1.2,散光徹底消失,對此個人充滿信心。最開始,我把訓練和日常生活分開,各是各的,視力有一定的進步,但是時常反復,特別是大量用手機、看書、甚至是用電腦寫文章等之後,視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過去感到這是正常的,現在感到這是對視力訓練的嚴重幹擾,是視力進步緩慢的根本原因之一。清楚了這一點後,就將所有用眼的活動都視作視力的訓練,采用訓練的標準,積極探討正確的用眼方法。現在看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了這樣的體驗,人們眼睛隨著年齡退化,其實是不正確用眼的結果,同樣,人們的聽力、嗅覺、味覺等功能退化都有如此的原因。

分析思考三:人體所有的鍛煉都是在本能控制下完成的,反過來,人體的鍛煉可能會調動人體本能,改善人體身體狀態。舉個例子吧,我的一位朋友透過跑步,治愈了多年來的哮喘,我透過跑步,今年大大改善了多年來的過敏性鼻炎癥狀,吃藥很少,霾星人今年一次都沒有戴過。今年過敏癥狀減輕,我一直尋找原因,其他都沒有變,只是跑步了,而且堅持了兩個多月,後來出現一定的傷痛,停止了一個多月,現在又開始奔跑了。其中的道理應該是這樣的,所謂人體過敏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不應該反應的物質產生了應激反應,引起了過敏癥狀。我得了幾十年的過敏性鼻炎,後來學習美國巴特曼博士的學說,開始大量喝白開水,過敏癥狀有所緩解,特別是過敏性哮喘發作初期,喝一大杯白開水,癥狀很快就會消失,但是整體看,過敏性鼻炎的根沒有消除。

巴特曼博士講,是因為人體的細胞中的水分不足,需要喝水慢慢增加人體細胞水分。多年下來,堅持多喝白開水,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觀。我猜想,人體跑步,身體進入一種比較高的消耗模式,需要提高細胞水分含量,從而提高細胞的代謝效率,於是,人體本能提高了人體細胞水分的含量,以適應人體奔跑的需要。正因為如此,人體免疫系統由於細胞水分充足,無法產生的過敏應激反應,而且,由於是人體代謝中人體本能的作用,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

人體的本能有許多,現代醫學研究了許多,諸如血壓、血脂、血糖、呼吸、尿酸,還有炎癥反應、免疫反應等,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本能等待人們的研究,即使今天我們知道的一些本能,其中的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我相信人體的所有本能都是前進演化得來的,因此,都是有利於人體的生存、繁衍、發展的。也可以這樣講,凡是與人體前進演化方向一致的人體技能,都是符合人體本能的。跑步是人體前進演化的一種生存選擇,人類可能是最適合於長時間奔跑的生物了;同樣人類也是從饑寒交迫中走過來的,一定程度的饑寒交迫可能讓人體更健康;還有和諧的家庭關系,給人類的艱難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慰藉,這同樣是前進演化的選擇,應該還有。就是說,跑步、適度的經歷饑寒、和諧的家庭關系都是有利於人體健康的。

分析思考四:前面說人體的所有活動都是調動人體的本能、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因此,都是一種鍛煉。這是從廣義上講的,對我們的啟發就是,要重視人體所有的活動,包括生活、工作、學習和鍛煉。活動的科學有利於維持或者增進人體的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反之,可能傷害人體的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

這裏還需要進一步從狹義的角度探討一下這些活動,主要是分析活動的目的。生活的目的就是運用人體的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更好的生存;學習的目的就是建立新的人體技能、完善個人認知體系;工作的目的就是借助現有的社會結構,利用人體的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創造生存和發展的價值;鍛煉的目的就是透過使用人體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等,提升人體的健康寬度,以便應對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給人體帶來的挑戰。其實這些活動,不可分開,有時是兩兩結合,有時甚至是三個結合在一起,還有全部結合在一起。諸如我們要鍛煉,不是上來就可以鍛煉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否則,傷害了自己身體。

一些人跑步傷了自己,甚至一些人走路傷了自己,都是這個原因。審視整個人生,鍛煉、學習等都不是目的,都是手段,其實生活才是人生的目的,人體要生存下來,這是人類前進演化的要求。當人體的生活得到保障之後,探索世界的規律、探究物質的秘密也許就是人體一切活動的目的,既可以滿足人體的欲望,消除不確定性,又可以探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規律。

分析思考五:上面從人體活動的目的區分了四種活動:鍛煉、學習、工作和生活,從人體內在的結構上講,人體存在一系列的狀態,影響著人體的活動。

一是覆蓋整個身體的肌肉筋腱骨骼系統,有保護內臟、穩定關節、提供全身運動動力的作用。同時,自身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張力系統,可以自動補償,透過肌肉、筋腱與骨骼的連線,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狀態,諸如行走、站立、臥倒等。縱使一些形態不正確,但是整個系統仍然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只是時間長了,可能會傷害某些身體部份。深究根源,骨骼肌只有兩種狀態,一是收縮,另一個是舒張;骨骼只有兩種狀態,一是受力,另一個是不受力。

對於任何一塊骨骼肌和骨骼而言,長時間維持一種狀態都是有害的,這也是前進演化的結果,人體鍛煉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塊骨骼肌和骨骼的狀態發生變化,特別是關鍵部位,要避免長期狀態不變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傷,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觸目驚心。對於整個系統而言,保持關節部份的穩定性極其關鍵,人體鍛煉的目的之一就是確保所有關節的穩定和靈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張力系統的穩定。說到這裏,可以好好想想,我們真的會鍛煉嗎,我們鍛煉的方式對嗎?正確的做法是:嘗試進行鍛煉,不斷學習總結,不斷改進鍛煉方式。

二是消化系統等形成的人體代謝狀態,應該存在不同的代謝狀態。我想這是來源於前進演化形成的人體本能,主要由腸腦控制。回顧一下,現代人類是由10萬年前左右的東非智人前進演化來的,想一想當時的環境,基本食物沒有任何保證,於是,人體前進演化出了這樣的機制。在食物充沛的時候,一方面大量進食,一方面將大量熱量迅速轉化為脂肪,人體代謝處在一種高水平的狀態;當食物匱乏的時候,人體獲得的熱量減少,人體會感受到饑餓,這種感覺會促使人體降低代謝水平,而且慢慢消化脂肪,盡量長時間維持人體的生命,等待食物再次充足。想一想,人體應該就是如此一步步過來的,走到了今天。當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後,如何開展人體活動,保持良好的代謝水平,就有了積極的指導意義。

在此需要深入討論一下人體代謝。對於一個單細胞而言,不存在智慧,也不存在所謂的控制機構,應該講就是完全依靠單細胞所處的環境,由環境中物質的種類和濃度等決定的。當環境中,葡萄糖、氧氣,還有相關的物質材料等都充足時,單細胞就會加大馬力進行合成工作,反之,當環境中的材料不足時,單細胞就會以適當的馬力進行合成工作,而且提供的材料不同,可能工作的內容還不一樣;當關鍵的物質缺乏,就可能造成細胞的損傷,甚至雕亡。

我想,這就是人體代謝的基礎原理。所謂控制人體的代謝水平,就是控制相關物質的濃度,主要方式就是控制迴圈系統的流速,主要包括血壓和心跳,還有其他一些辦法,諸如限制或者關閉一些組織等。血壓高,自然流速加快,反之,流速就減慢。心跳快,流速快,反之,心跳慢,流速就慢。當人體遇到危險時,心跳會急劇加速,血壓甚至可以達到300毫米汞柱以上,同時,給大腦的供血減少,給四肢提供了大量的血液,為逃跑或者搏鬥做好了身體準備。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了,當大量進食時,人體代謝水平高,因為人體環境中的物質多;反之,食物不足時,人體代謝水平低。人體大強度運動後,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於是,人體的代謝水平下降。適當補充食物,維持人體的葡萄糖水平,不要產生過多的葡萄糖,人體會繼續維持運動時的代謝模式,繼續分解脂肪,一旦攝入的葡萄糖過多,不得不合成脂肪時,人體的代謝模式轉變,重新變成糖代謝。看來,運動完成,適度補充食物非常重要,適度碳水也是重要的,不可以大吃二喝,管住嘴十分重要。

三是神經系統等形成的人體情緒狀態。人體的情緒是由人體激素決定的,血清素高,你就會感到平靜、滿足,一旦水平降低,可能就會抑郁;催產素高,你就會覺得幸福;多巴胺高,你就充滿了沖動和動力,一旦實作目標,多巴胺水平降低,你又會感到失落;皮質醇高,你會感受到壓力,合適的皮質醇水平,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過高的皮質醇反而傷害了海馬體,你會感到焦慮;還有許多激素,給人體帶來了不同的情緒。總之,人體的情緒狀態是由激素決定的,激素又由人體輸入資訊和人體活動引起的。他們講,跑步超過10公裏,人體就會分泌大量的內啡肽,讓人感到興奮、快樂。

過去認為,理性是人體最需要的、最根本的東西,現在越來越感到由情緒主導的感性才是人體最需要和最根本的東西。如果沒有血清素讓人感到安寧,也許許多人就失去了活著的樂趣;如果沒有皮質醇施加的適度壓力,可能我們就不會那麽專註,記憶的資訊也不會那麽牢靠。我現在甚至認為,人類戰勝人工智能的法寶就是我們人類的感情。某種意義上講,人體鍛煉就是為了獲得快樂的生活,取得合適的激素水平。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快樂、幸福、滿足等,而不希望自己焦躁、抑郁、痛苦等,透過註射相關物質讓自己快樂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行為,這就是吸毒,對身體和社會都有很大的危害。自己的情緒自己能夠感受到,這恰恰反映了個人的激素水平情況,要改變,或者是要達到一個好的情緒狀態,最好的辦法是鍛煉,這是人類長久前進演化的本能。體育運動可以讓人體分泌大量的激素,讓人快樂、興奮,而且運動後可以維持一段時間。我喜歡冬泳,常常疲憊不堪時去冬泳,冬泳後一定是精神抖擻、信心倍增,這就是冬泳的神奇之處。其實,冥想等鍛煉也有很大的作用,完善個人認知體系也同樣有作用。

四是人體各個系統的狀態,主要包括肌肉筋腱骨骼系統、迴圈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審視各個系統的正常狀態,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肌肉筋腱骨骼系統前面探討過的就不再探討了。

消化系統是人體的核心,從前進演化的角度看,人體所有系統其實都是圍繞消化系統展開的,肌肉骨骼系統為其提供保護和運動等,神經系統配合肌肉骨骼系統的運動等,迴圈系統確保多細胞系統的營養均衡等。消化系統本身分布著大量的神經元細胞,數量據說可以與大腦細胞相比,主要是透過控制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開啟和關閉相關進出口,並透過神經細胞控制腺體的分泌,參與食物的消化,從而全面指揮消化系統的相關部位的動作,完成消化功能,幾乎完美無缺,這是前進演化的結果。突然認識到,所謂科學飲食的真正根源其實就是順應消化系統前進演化形成的生物本能,不是其他任何東西。

為了治療過敏性鼻炎,我曾經舔舐鹹鹽和喝白開水,若喝了白開水之後,馬上舔舐鹹鹽,就會有強烈的惡心感;若舔舐鹹鹽後,馬上喝白開水,常常引起腹瀉。當時不解,現在想想應該就是消化系統的本能所致,是一種保護機制。消化系統的神經系統控制著咽喉,若出現控制失靈的現象,食物可能進入氣管,引起危險;這套系統控制著賁門,若控制失靈,胃裏的食糜可能進入食道,出現所謂的胃反流現象;同樣這套系統控制著幽門,若控制失靈,胃裏的食糜應該進入沒有進入,造成十二指腸的燒灼,引起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引起急性胰腺炎等;或者應該不進入卻進入了,缺乏了胰液和膽液的消化,引起消化不良等。系統失控,可能還有許多問題。如何進食有大學問,值得我們不斷的思考。

從狀態上看,消化系統應該有兩種狀態,一是有食物,另一個是無食物,特別是胃的狀態,食物進入腸道後,基本不影響人體運動,但是食物在胃裏,過量運動會對胃造成一定損傷。某種程度上講,消化系統沒有食物時就可以進行準備工作,或者是修復工作,以便食物的再次攝入,迴圈往復。

人體整個神經系統總體上講應該有兩個狀態,一是清醒狀態,另一個是睡眠狀態。這些對於神經元細胞都是工作狀態,只是工作的內容不同而已,其中的道理值得認真探討。在此我想說的是神經系統的狀態與人體肌肉骨骼系統的狀態是一致的,當人體躺倒,肌肉組織松弛下來,神經系統才能夠進入睡眠狀態,所謂站著睡覺、走著睡覺都是極其個別的現象。回顧人類的前進演化歷史,神經系統是伴隨肌肉體系而生的,或者講,神經系統是為運動而生的,人類的神經系統並不是為了思考而生的,思考只是後來的副產品。

我猜想,人體睡眠期間,所有的骨骼肌都應該處於放松狀態,從而完成相關的修復工作。還有神經系統的狀態與人體激素水平有關。前些年,進行冬泳,僅僅是三個月就徹底解決了困擾個人多年的失眠問題,一覺到天亮。其中的道理可能就是:冬泳進行了強烈的冷刺激,造成了人體相關激素的分泌,抑制了相關狀態的出現,於是解決了失眠問題。

人體迴圈系統、呼吸系統還有免疫系統等始終在工作,僅僅是工作強度的區別,在此就不過多討論了。

回過頭來看,我們的目的是想了解如何透過人體活動,主要是鍛煉,讓人體達到我們希望的狀態,並且在一系列希望的狀態間轉化,健康快樂的生活。其實,我們已經這樣做了,只是並沒有意識到。我們弄清楚這些,就是要堅持正確的做法,糾正錯誤的做法。

分析思考六:上面談到了許多人體的狀態,其實個人認知也存在在某種狀態,自尊和自卑,綜合反映了一個的認知水平,社會認可程度以及家庭兩性關系等,其中個人認知體系最關鍵。有國外學者將人體的認知狀態分成了以下四種,一是穩定的高自尊,二是不穩定的高自尊,三是不穩定的低自尊,四是穩定的低自尊。結合我關於人體神經網絡連線的三種方式,本能、技能和認知體系,可以做出以下解釋。所謂的穩定的高自尊就是個人認知體系基本完備,個人技能比較齊全,適應了社會的需要,諸如孔子。

所謂的不穩定的高自尊就是個人認知體系有一些不足,但是個人技能比較齊全,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諸如有本書中講到的著名指揮家,他有時對自己的指揮非常不滿意,說自己根本不懂音樂。所謂不穩定的低自尊就是個人認知體系有許多不足,個人技能也未得到社會充分認可,但是自己感到能力沒有發揮出來,感到不滿足。所謂穩定的低自尊就是個人認知體系和個人技能都有不少缺陷,自己也感到無能為力。當然,這裏談到的高低不是社會地位的高低,也不是學歷的高低。我見過這樣的人,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和睦,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有許多朋友,自己積極樂觀,關心社會發展等,這樣的人無疑就是穩定的高自尊的人。

我們探討人體認知的狀態,就是想追求穩定的高自尊,就是希望透過鍛煉達到這樣的目的,這樣的鍛煉就是讀書思考,與人真誠交流,不斷完善個人認知體系。

第二方面:鍛煉的種類與特點。

根據上面的論述,人體所有的活動都是鍛煉,活動合適,人體就會健康,反之,活動不合適,人體就會傷害健康。其實在人體活動中有兩類活動非常特殊,一是進食等,二是睡覺,人人都離不開,單獨拿出來,因此,我們可以將一個人的活動轉化為這樣一個公式:生活+工作+吃飯+睡覺,看看我們現實社會,許多人的所有活動就是如此,默默為人生忙碌著。現在,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好,我們可以將一個人的活動變成這樣:鍛煉+生活+工作+學習+吃飯+睡覺,這裏的鍛煉是拓展和維持人體健康寬度的活動,在此,我們不討論其他活動,專門討論拓展和維持人體健康寬度的鍛煉,這是按照活動的目的來定義,那麽,這樣的鍛煉有哪些種,有些什麽特點呢?

第一類:運動鍛煉,包括跑步、走路、各類球類運動、遊泳、單車、滑冰,還有跳舞、阻力和柔韌性鍛煉等,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鍛煉,主要特點是肢體運動,消耗大量的熱量,加強肌肉、筋腱力量,增強關節的靈活性等,拓展和維持人體運動的寬度。審視其中的特點,還是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以跑步為核心的,諸如走路、各種球類、單車、滑冰等,雖然看起來不同,但是基礎就是跑步,這是人類前進演化生存的主要方式之一。第二種是遊泳等,人體整個軀體不受力,許多肌肉得到了放松。第三種是阻力和柔韌性鍛煉等,人體局部受力,增強人體局部強度,就是所謂的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

應該講,這三種運動方式是相互補充的,可以以跑步類為主,其他作為補充,也可以以遊泳為主,其他作為補充。如果再配合上睡眠和飲食,外加及時充分的休息,那麽就是一個理想的人體運動健康迴圈了。

今年開始系統跑步了,突然發現困擾個人幾十年的過敏性鼻炎癥狀大大減輕,不由得開始思考跑步的道理。古人的生存方式基本兩種,一種是采集水果和一些植物的種子,另一種就是狩獵。為了狩獵,人體不斷前進演化,身體上的毛發脫落,有利於散熱,便於長時間奔跑;同樣,為了生存,人體結構不得不越來越適合奔跑,所有不適合奔跑的身體結構都被無情的自然選擇了。正是基於上述認知,跑步可以讓人體回歸一種最自然、最和諧的生存狀態,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耗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肌肉筋腱骨骼系統等都會自動配合跑步,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運動、新陳代謝、抵禦疾病等能力都相應得到了一個新提升。

一位朋友講:跑步治愈百病,雖然有些絕對,但是跑步可以讓人體修煉不好的狀態,不斷拓展個人的健康寬度。對於普通人來講,跑步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越堅持越好,當然是正確的跑步動作,循序漸進。

其他球類運動等,對於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種娛樂運動,是建立在跑步基礎上的遊戲,可以維持人體的健康寬度,但是,強度一般講不足,不足以改變人體現有的執行狀態。所以,如果你對自身健康狀態比較滿意,根據個人愛好選擇這些運動;如果你對自身健康狀態不太滿意,最優選擇是跑步。跑步種類很多,有些可以比走的慢,消耗卻是走的兩倍以上。

第二類:極限鍛煉,諸如冬泳、蹦極等,人體熱量消耗不大,但是人體激素水平變化較大,是一種強烈的感官、精神刺激。

別的運動不了解,但是我冬泳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幾乎沒有間斷過。最開始是為了提高免疫力,改變過敏性鼻炎癥狀、改變失眠問題等,過敏性鼻炎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失眠得到了徹底的治愈。冬泳三個月後,經常一覺到天亮,非常舒服。過去常常難以入睡,現在倒頭便著;過去精神不振,現在精神抖擻、神清氣爽,這就是冬泳給我帶來的最大變化。

其中的道理應該是這樣的:人體進入3、4度的水中,身體表面皮膚迅速收縮,一方面產生強烈的壓迫疼痛感,另一方面表面皮膚毛細血管收縮關閉,造成人體血壓升高,初步測定平均提高20-30個單位。這樣就產生了冷應激反應,於是,身體開始分泌相關激素,一是刺激組織,加速代謝,產生熱量,保護關鍵器官和部位,二是減少疼痛感。同時,由於毛細血管關閉,造成局部組織缺血,也會刺激分泌血管生長因子,促進毛細血管等生長,改變肢端微迴圈。

我猜想,由於相關激素的分泌,促進了人體入睡激素的正常分泌,因此,改善了睡眠。所以,可以這樣說冬泳是人體血管的體操,也是人體激素的復位鍵,透過冷水的強烈刺激,讓人體回到最原始的生存狀態中,體會到極大的喜悅。

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冬泳,喜歡蹦極等極限運動,可能道理就在這裏吧。

第三類:人體資訊輸入鍛煉,就是人體的看、聽、嗅、味以及體感等人體資訊輸入功能的鍛煉。很多人可能會說這些功能天生就會,根本不需要鍛煉,我的體驗告訴我,這些功能恰恰需要鍛煉,拓展健康寬度,讓自己的世界始終精彩。

正如前文所說,1983年高一我戴上了近視鏡,150度,後來最高達到近500度,還有了375的散光。2016年初又檢查出老花眼,配了150度的老花鏡。經過十幾年的貝茨視力訓練,尤其是2023年5月份開始的視力專項訓練,個人視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基本達到1.0,是清楚的1.0,散光有了很大的改觀,花眼基本治愈,盡管還有一些反復,但是我與一個視力達到1.2的朋友約定年底比視力,雖然難,但充滿信心。50多歲的人,戴了30多年的眼鏡,竟然能夠恢復視力,沒有手術,沒有其他矯正器材,僅僅是改變用眼習慣,我自己都感到神奇,但這是真的,而且我堅信絕大多數近視眼、老花眼透過正確的訓練,都可以恢復視力。

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已經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在此我們不去談論訓練的方法,更想探討形成近視眼的原因。還是以我為例,初三假期,一次看外面的景物有些模糊,告訴家長,家長馬上帶我驗光,配上了眼鏡。應該講,立刻解決了上課的問題,但是用眼的習慣依然如故。慢慢的,到了四十多歲,近視鏡達到近500度,還有375的散光。後來接觸到貝茨醫生視力訓練方法,視力開始逐步恢復,直到今年開始專項視力訓練,視力快速恢復,這一切讓我欣喜若狂。

人體眼睛其實都有一定的變化性,最近我進行專項視力訓練,變化性更大,估計了一下,大約在0.2-0.4的範圍。初三時看不清外物,原因很多,也許是看書過多,也許是其他用眼方式不對,也許就是眼睛的自我變化性。根據現在掌握的用眼知識,僅僅需要放松就可以完全消除視力模糊的問題,當然,放松是有方法的,絕對不是立刻佩戴眼鏡,這樣就將眼睛的不正確狀態固定了。戴眼鏡治標不治本。

其實,還有許多人看不清後,沒有立刻戴眼鏡,而是不管他,聽之任之,許多情況下,視力會慢慢恢復,但是用眼習慣依然如此。從現在掌握的用眼知識看,雖然視力變化不大,但是視力的調節範圍越來越小,調節的靈活性越來越差。到了50歲左右,人體晶狀體硬化變薄,人體視力無法調節,於是就有了所謂的老花眼,而且把老花眼完全歸結為一種自然的、不可逆的人體現象,殊不知,這是我們用眼方式不對,沒有鍛煉眼睛,造成眼睛的健康寬度不足,無法應對用眼環境的變化。我五十多歲了,透過眼睛鍛煉,老花眼基本治愈,我現在可以看清我能夠找到的最小的字。

其實,現有人群眼睛的情況進一步引起了我的思考。眼睛進行正確的訓練,健康寬度越來越窄,調節範圍越來越小,遇到大的變化,就會出現視力問題。同樣,人體的聽力,人體的味覺,人體的嗅覺,還有人體的整個體感等,這些資訊輸入功能一樣有此類問題,只是不像視力那麽突出而已。同樣,我們可以想象,這些人體的資訊輸入功能弱化,人體得到的資訊就大量減少,或者資訊可能大量失真,一方面可能造成人體大腦的退化,另一方面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錯誤動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有許多人感到,老了,雖然沒有毛病,但是總感到不舒服,可能就有這些原因吧。因此,我們日常對聽力、視力等的使用不能代替對這些功能的鍛煉,要透過有效的鍛煉,拓展這些功能的健康寬度。

其實,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人體的視力、聽力、味覺、嗅覺以及體感等,都是人體長期前進演化形成的一種技能,當然需要依靠人體前進演化形成的整體結構和人體本能。如果從這樣一個角度思考的話,任何神經元細胞的連線,就是突觸,都是需要不斷的強化,不斷的反復,只有這樣才能維持連線的狀態,不論是後天形成的人體技能,還是人類獨有的概念的網絡,個人認知體系,甚至是先天就有的本能。寫到這裏,本能為什麽幾乎不可戰勝,挑戰本能只能依靠本能本身,就是因為有人體前進演化獲得的結構和形成的機制,不斷使用著本能,不斷強化和重復著本能神經網絡的突觸,應該就是如此,人體應該沒有那麽神秘。當我們人體失去相關的重復,可能本能一樣會退化,威脅人體的生命。

本能如此,人體技能一樣,必須要不斷的強化和重復,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強度,要讓人體神經系統感到,這些重復的部份需要加強,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我想這就是最近專項視力訓練的最根本的道理,也是我們下一步加強聽力、味覺等人體最基本的資訊輸入功能的最基本的道理。

用心去看,用心去聽,用心歌唱,用心去品嘗食物的美味,去體會百花的芬芳,去感受身姿的舞動,不斷的鍛煉我們的最基本的資訊輸入功能。

第四類:意識鍛煉,當初想到這種鍛煉方式時,最先想到的是靜坐、冥想等,後來增加了棋牌類等益智鍛煉。現在想,人體意識鍛煉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與人接觸,與人交流,這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鍛煉意識的方式。

過去,了解到有些嬰兒被狼群養大,成人後完全是狼的行為,即使回到人類社會,也無法融入。還有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講到了一個故事,一位年輕女子在精神病院像狗一樣的生活,阿德勒看到了說,她不與人類交流太久了,於是,開始與她不斷交流,即使她打他咬他等,阿德勒都忍耐了。過了一段時間,年輕女子恢復正常。這說明,由於長久不與人類交流,女子斷開了與人類交流的連線,接上了類似狗一樣的連線。阿德勒的努力,讓女子與人類的交流連線再次接上,於是,她恢復正常。同樣道理,如果人們有足夠的耐心與狼孩交流,可能這些狼孩也能逐步恢復人類的行為。

現代醫學講,人類大腦皮層前額葉區負責管理人體意識,其他動物也有相應的意識管理區域。當人體輸入資訊進入意識區,然後,意識區做出判斷,做出動作,接著後續相關資訊輸入,如果這些資訊與意識區的判斷一致,那麽自我意識是完整的,否者,自我意識分離。同樣,有許多資訊要與人體的意識區連線,許多時候人體無法控制,這就是人體胡思亂想的根源,而意識區一般的一段時間只能接入一組資訊,不可能同時接入幾組資訊,所謂同時思考幾個事情,也是一件事情想完,再思考另外一件事情,否則,人體的思維會崩潰。

進行靜坐、冥想等鍛煉,用呼吸作為錨,可以控制意識區的資訊連線,從而讓人得到休息,獲得寧靜和快樂。某種意義上講,站樁也是一種意識鍛煉,他是意識鍛煉和肌肉消耗的結合,瑜伽是意識鍛煉和肌肉拉伸的結合。因為有了意識鍛煉,一旦掌握其中的技巧,將獲得極大的快樂,因此,廣受歡迎。

棋牌類等也是一種意識鍛煉,更多反映為一種思維技巧的練習,因為有了比賽對抗,增加了不確定性,因此,有了極大的吸重力。

第五類:認知鍛煉與完善。我們知道,人體的智慧來自大腦,是億萬個神經元細胞的連線,形成了人體的智慧。在此,將神經元連線分成三類,一類是天生就有的,構成了人體的本能;一類是後天訓練的,形成了人體的技能;第三類是人類獨有的,組成了概念的網絡,就是個人認知體系。前面鍛煉涉及本能和技能的內容多些,下面的鍛煉主要圍繞個人認知體系。

心理學有認知療法,非常有名。例如孩子學習不好,作為家長感到十分焦慮,一般的做法就是采取相關措施,促進孩子學習。現實中許多家長就是這樣做的,但是孩子的學習很難改進,於是家長越來越焦慮,甚至影響到個人的身體健康。認知療法認為,面對孩子學習不好的問題,首先要改變個人的認知,學習好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對此負責,然後,才能改變自己焦慮的現狀。認知療法非常有效,如果我們沒有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認知,我們就很難自覺的克服各種困難,采取各種措施,鍛煉身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正確的認知是正確行動的前提,改變認知是取得人生成功的關鍵所在。

我們知道個人認知體系是人體相關概念的連線網絡,也就是一個概念與相關概念的連線,所謂改變認知其實就是改變不同概念的連線而已。人體情緒是人體微環境中,尤其是大腦微環境中相關激素水平的反映,多巴胺高,充滿幹勁;催產素高,充滿幸福;血清素高,內心穩定、舒適;皮質醇高,感到壓力,內心焦慮等等,而這些激素絕大多數是人體神經系統活動的產物,不同的活動產生不同的激素。前面講到的冥想,其實就是改變神經活動的連線,或者弱化相關連線,從而獲得內心的安寧和愉悅。認知療法也是如此。因此,獲得好的情緒必須要有好的個人認知體系。

我們知道,個人的認知體系與個人的自尊水平有關,有一個公式,

根據此公式,個體的自尊主要來源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個人認知體系,內容很多,概括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是後天從社會認知體系中學習掌握來的,再加上自身的創新思考所得等。二是成就,一個人的成就得益於許多方面,主要反映為個人認知體系的認知。三是社會認可,有多大的社會影響力,有多少知心朋友,有多少社會支持,即所謂關系、人脈等等,這些來自人類的社會本能,也有後天的技能、認知體系的作用,相互交織。四是家庭認可,我想任何時候人類都不會離開家庭,也許將來家庭的形態會有許多的改變,但是父母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始終無法取代,這些是人類的前進演化本能決定的,無法更改。於是,父子關系、母子關系、夫妻關系、兄弟姐妹關系始終是個體生存的重要支撐,更不要說自尊了。上面是分子,越大越好,自尊水平會越高,人體會更快樂、滿足。

上面是分子部份,分母是需求,沒有選擇欲望,因為欲望更原始、本能一些,需求包含著欲望,但更現代一些,更人性一些。這個需求還要得到心智模式的認可,我們知道,心智模式是由人體本能、人體技能和人體認知體系組成,本能是人體前進演化遺傳的,技能是後天習得的、包含潛意識的一種能力,認知體系是後天從社會認知體系學習掌握的,加上個體的思考心得。這一切都充滿了變化,對人體的自尊、或者自卑有非常多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自尊水平與個人的地位、金錢、權利等沒有必然的聯系。許多人非常普通,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群時常交流的知心朋友,有一個和諧的家庭,當然還有一個完整的對外界的認知,同樣有穩定的高自尊。這裏我談到了需要一個完整的對外界的認知,否則,也無法形成穩定的高自尊。

回顧人類歷史,審視身邊的朋友,感到一個身心健康的成年人一定有一個完整的個人認知體系。所謂完整是指對自身和外界的所有都有一個認知,或者是解釋,即使這些認知是錯誤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定有一個完整的外部解釋。這是由人體的特點決定的,人體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總是想盡各種辦法,獲得一個解釋。某種意義上講,宗教就是對世界的一種解釋,正因為如此,宗教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透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對於什麽是個人認知體系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對於認知鍛煉和完善有了新的期待。

所謂認知鍛煉,就是對現有個人認知的維持與鞏固。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與人接觸、與人交流。一般講,人體的認知體系就是在與人的接觸和交流中,不知不覺建立起來。其實,往深講就是個人認知體系與社會認知體系的交流互動。一般講,一旦個人認知體系建立起來就很難改變。與人交流,若此人的認知與己不同,那麽就認為此人與己三觀不同,一般不再交往。同樣,我們看一本書,若引起共鳴,就會非常快樂,認為此書寫的好,否則,就會感到厭煩,認為此書寫的不好。

所謂認知完善就是指用自己已有的認知與新出現的事實或者解釋進行結合、對比、分析、判斷,運用自洽、他洽、續洽來不斷地驗證個人的認知,或者改變自己的認知,或者是做出新的解釋等等的思考過程。一般講,這必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有大量的神經網絡的斷開;當然,這可能也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一旦新的連線建立,新的資訊流動,人體將得到大量的激素獎勵,獲得一次難得的心流體驗,這些都取決於是否獲得新的個人認知。

回顧人類歷史,很少有人能夠自覺的進行個人認知體系的完善,不僅因為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還是因為這是一個極其耗費時間的過程,更主要的是因為進行個人認知體系的完善需要基本的物質條件,能夠及時獲得資訊,能夠及時的輸出資訊。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能夠有書讀,能夠把書寫。現在的條件非常好,不僅有大量的書可讀,而且都上了網,資訊獲得極其方便。這一點過去無法比擬,因此,由衷的欽佩老子、孔子、亞里士多德等先哲聖人,在過去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艱苦思維,獲得了非凡的認知。

所謂寫書,其實就是將個人的認知體系表達出來,這一點同樣很難,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個人認知體系雖然是人體的概念的網絡,但是他人無法知道,甚至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寫出來,表達出來,才能進行有效的比較、判斷和完善。寫到這裏,不禁想到了選人用人的問題,采取措施,讓相關人選展現個人認知體系將是一個有效的選人辦法。

很多人可能會講,探討人體健康與鍛煉,怎麽說到了認知的鍛煉與完善了,似乎沒有關系。我要講,不僅有關系,而且關系密切。通觀全文,我們是從定義出發來探討人體健康的,認知作為人體的一種必然的活動,必然在健康的探討範圍內,而且意義重大。個人認知體系是人類前進演化過程的副產品,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了主角。某種意義上將,我們進行身體鍛煉,獲得健康的身體,就是為了獲得完美的個人認知體系,不斷完善社會認知體系,形成一個有機、開放、高效的社會認知體系,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回顧前面探討的五種鍛煉方式,還可以歸納為三種,將一、二合並,就是以運動為主,將三、四合並,就是輸入資訊的管理,五是獨立的,就是認知的鍛煉和完善。這些鍛煉方式其實是相互交融的,只是側重點不同吧了。

第三方面:如何鍛煉,才能健康。

上面闡述了健康的定義,鍛煉的定義,並且針對五種鍛煉方式進行的分析,闡述了其中的特點,那麽,針對個人,如何鍛煉才能健康呢?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黃帝內經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下醫我們清楚了,就是得病了,給我們看病的醫生,那麽上醫和中醫呢?我認為,所謂上醫和中醫就是我們自己,透過認知的完善,了解人體運作的規律和特點,透過正確的鍛煉,實作自身的保健和健康,不讓疾病發作。健康中國,靠的是每一個中國人。做到這一步,說起來好像十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艱難。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人體有一個大致的認知。

人體是由各種物質組成的,是物質各類特點的一個集中反映;人體是按照「基因變異、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前進演化來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和繁衍;人體最神奇的是前進演化出了概念的網絡,人體可以感知、認識自己和外部的世界,反過來,借助認知體系——概念的網絡,開始最佳化個人的活動行為,從而更好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概括下來,人體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人體是由單細胞組成,因此遵守單細胞的生存法則。人體所有細胞都是同一細胞異化、功能化出來的,成人之後,這樣的機制仍然發揮著作用,所謂造血幹細胞就是細胞異化的階段產物。

第二個特點,所有細胞都生存在由液體構成的微環境之中,在微環境中進行相互的反應結合、物質的交換、能量的轉化等等功能,很多時候就是依靠濃度的大小決定反應的快慢,當然還有溫度要求,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第三個特點,人體高度結構化、系統化的,所謂結構化就是人體內環境是分成不同的微環境,在各自的微環境中完成各自的功能;所謂系統化就是將微環境連線起來,不同系統完成不同的功能。第四個特點,人體可以不斷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僅僅依靠視、聽、嗅、味、體感等五類人體資訊輸入,依靠大腦皮層的高度結構化神經回路,物質竟然可以認識物質本身,這可以說是我們已知世界裏最神奇的事情。

透過前進演化,人體有了三層保護,一層是皮膚和黏膜,讓人與外界分開;二層是肌肉骨骼,支撐起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容納人體各種系統,防止外力的損害;三層是免疫系統,對進入人體的有害物質進行無害處理。透過前進演化,人體有了強大的修復自愈功能,低強度的反復打擊,只要營養和休息足夠,人體會越來越強大。特殊情況下,包括腦細胞都可以新生。透過前進演化,人體有了兩個腦子,一個是大腦,管理人體神經系統,這個大腦本質上是為運動而生,一個是腸腦,管理人體的消化系統,我猜想,人體消化的全過程主要是腸腦管理,腸腦是為食物消化而生。

透過前進演化,人體有了一系列的保護反應,諸如發熱是為了透過免疫能力;惡心、嘔吐、腹瀉是為了及時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加快心跳、升高血壓初衷是為了加速迴圈,及時提供營養物質等等。透過前進演化,人體形成了幾種代謝模式,一種是糖代謝,一種是酯代謝,許多人透過控制碳水和蛋白質的攝入,進行生酮飲食。在低強度運動情況下,脂肪和蛋白質都可以在相關酶的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進行糖代謝。

透過前進演化,人體有了各種情緒,這些情緒是人體內部激素水平的反映。血清素多,人體感到穩定和舒服;多巴胺多,人體感到動力十足,充滿活力;皮質醇多,人體感到壓力等等,所有這些激素基本都是來源於資訊的處理和活動的結果。正是有了這些激素,人體有了這樣的感覺,生命似乎多了一些色彩。我可以大膽的猜想,這是有機生命才會有的感覺,人工智能絕不會有,這是人類戰勝人工智能的法寶之一。總之,前進演化給人體帶來的本能還有很多,確保了人體生存、繁衍。

縱觀人體,引發疾病的原因大致有內外兩種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外力造成人體相關組織結構損傷;還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等侵入人體,造成人體系統的紊亂,引發炎癥等,損害人體的健康;還有一些有毒的物質,諸如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等引起人體相關系統的病變,危害人體健康。遺傳變異是人體無法控制發生的,也可以算作外因,是人體的特點決定的,諸如血友病、高血壓高發遺傳基因、阿爾茨海默癥高發遺傳基因等等。

內部因素主要是人體活動不當造成的,人體可以控制不當活動的發生,從而避免人體健康的損害。人體的活動大體還可以分成進食、運動和思考三種類別,其他所謂的活動都是這三種活動的不同組合罷了。下面從進食、運動、思考所涉及到的人體三個主要系統探討一下不當活動對人體健康的損害。

第一、消化系統方面的不當活動。

首先,營養缺乏,包括氧、水、鹽、維生素C等的缺乏,還有其他。原始人類是從原始海洋中前進演化來的,後來又以水果等為食,一般講,氧氣、水、鹽、維生素C等不缺乏,因此,這些東西反而成為人體代謝的最重要的部份。由於各種飲料的出現,人體缺水卻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美國巴特曼博士在【水是最好的藥】中講的非常清楚。其他物質短缺也會帶來嚴重的問題,許多材料都有論述。

其次,代謝異常。人體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前進演化的,食物匱乏,時多時少;還要有大量的運動用來采集食物,追蹤獵物;自然條件也時常惡劣,雨雪交加時有發生。為了應對如此惡劣的條件,人體前進演化出了相應的代謝模式,確保人體的生存,確保熱量消耗最小,確保關鍵時候能夠行動等等。我想將人體代謝分成三個模式,一是基本代謝模式,主要以糖代謝為主,醣類來源於食物的攝取。在這種模式下,一旦攝入熱量過多,人體就會迅速將熱量轉化為脂肪儲存,以備困難時期、危機時刻的需要。二是運動代謝模式,就是低強度運動一段時間後,為了提供人體運動所需的熱量,人體選擇分解脂肪,合成葡萄糖的方式來供給人體熱量。若高強度運動,人體選擇肌糖原和肝糖原作為熱量來源。

一次早晨空腹測血糖4.6,慢跑7公裏後,沒有進食,再測血糖5.1,血糖反而升了,我想這就是人體的代謝機理,盡管沒有食物的攝入,但是僅僅依靠分解脂肪,就確保了人體血糖的正常。三是饑餓代謝模式,就是長時間沒有進食,人體前進演化出的代謝模式,此時熱量是脂肪分解合成的酮體,人體所有細胞都能使用酮體,大腦也不例外,這樣就可以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維持大腦的活力,維持更長的人體生命。現在的生酮飲食利用的就是這個人體機理,透過攝取大量的蔬菜、適當的蛋白質和脂肪,幾乎不攝取碳水,維持人體的高酮水平,供應人體能量所需,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據有關材料介紹,生酮飲食還可以治療癲癇等疾病。對於現代人來講,所謂代謝異常主要是指攝入的熱量過多,人體始終處在一種高代謝的方式,同時積累脂肪,直到攝入與消耗平衡,但是人體脂肪過多,血脂可能較高,從而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諸如高血脂、糖尿病、通風、肥胖等等。

第三,進食順序失常、咀嚼不充分。我的一位朋友,一段時間工作很累,身體感到疲勞。一天,感到口渴,於是很短時間內,喝下了一瓶2升的橙汁,接著,急性胰腺炎發作,差一點失去了生命。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其中的道理應該是這樣的。由於他疲勞,相應的感覺可能不太靈敏,當喝下2升的橙汁時,腸腦認為是含有高熱量的食物,於是,指揮胰臟大量分泌胰液。但是,當橙汁進入十二指腸時,腸腦發現用不了那麽多胰液,於是,關閉胰管,大量的胰液出不來,而且還有胰液在分泌,壓力過大,造成胰管等損傷,胰液腐蝕胰臟組織等,形成炎癥反應,發生急性胰腺炎。

可以這樣設想,腸腦把食物分成兩類,一類是水,一類是食物,僅僅是這樣兩類物質的進入胃的順序和時間間隔就可以引發一系列的人體問題,諸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膽結石、胰腺炎等。這涉及腸腦對胃幽門等器官的控制,胃液是強酸,胰液等是強堿,在十二指腸進行中和,稍微有些不當,就可能出現問題,造成相關黏膜潰瘍。

第二、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不當活動。

首先,肌肉骨骼系統鍛煉的不全面、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根本就沒有。身邊的年輕朋友得了腰間盤突出,很痛苦,聯想到還有許多人得了此病,不由得思考起來。幾條理由,一是長期直立,腰間盤始終處於壓縮狀態,造成疲勞;二是腰部肌肉缺乏鍛煉,無法支撐保護,造成腰間盤側壓,時間長了造成髓核破損,膨出;三是相關肌肉受損,沒有及時修復,造成長期損害。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站久了,躺一會,時常做做引體向上,哪怕吊吊杠子,當然需要專門進行腰肌鍛煉,加強肌肉力量。因為肌肉、骨骼鍛煉不夠全面,造成身體損害的例子還很多,諸如坐骨神經痛、背痛、肩痛等等,因此,我們需要全面了解人體的肌肉、骨骼的組成,有針對性的鍛煉、按摩和保健。

其次,強度過大,造成了人體損傷。今年開始跑步,感覺越來越好。兩個月後一口氣跑了10公裏,這是人生第一次跑這麽多,最後兩公裏完全放松,以個人最快的速度跑完,非常高興。第二天沒有休息,又跑了5公裏,第三天又跑了,但是下來後左踝腫脹,不能正常走路,不得不停止跑步,休息了將近兩個多月。這個教訓非常慘痛,再一次提醒我們運動和休息一定要有機結合,有時休息比運動還重要。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前一段時間眼睛專項訓練效果顯著,進步很快,但是最近卻有了反復,想了又想,感覺就是鍛煉強度有些大,造成眼睛疲勞,需要休息了,因此,準備調整訓練方法,其中之一就是一周之內至少安排一次完全的眼部放松練習和效果總結。對於普通人講,由於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的指導人員,自己進行運動,寧少勿多,寧慢勿快,而且要思考總結。從本質上講,任何運動都是人體的一種消耗和傷害,需要休息恢復,才能變得更強大。

還有就是錯誤的人體和運動觀念。

有人說,膝蓋磨損了,就要省著用,絕對不能跑步了。十年前,由於打羽毛球過度,雙膝嚴重磨損,醫生告訴我絕對不要跑步。十年來,我基本遵照醫囑,運動方式基本就是遊泳,但是膝蓋的問題,時常出現,有時上下樓都感到疼痛。一個朋友告訴我,跑步可以養護膝蓋。幾年來,開始慢慢練習跑步,感到膝蓋問題沒有惡化,而且還有所改觀,於是,今年開始跑一休一,一次5公裏左右,跑前跑後都要拉伸,感到膝蓋的狀況有了較大好轉。其中的道理應該是這樣的,人體是一個有機體,跑步使用了膝蓋,但是也給人體發出了訊號,膝蓋有用,需要保養和修理,於是有關營養物質等來到了膝蓋,增加潤滑液,加強韌帶保護力量,甚至幫助膝蓋修復。當然,運動絕對不能過度,否則,後果嚴重。

有人說,跑步對人體心肺功能有好處,其他方面一般,最好的運動是乒乓球。過去打過一段時間乒乓球,也很喜歡,由於膝蓋的問題不得不放棄。後來,開始跑步,開始了解有關跑步的知識,感到跑步對於人體而言,不僅僅是一種鍛煉方式,更是我們人類曾經的生存方式和基本技能,而且沒有想到,困擾個人幾十年的過敏性鼻炎,由於跑步的原因,今年癥狀大大減輕。縱觀自然界,其實人類是最善於奔跑的,主要是超常的耐力。

其他球類運動都是跑步和一些遊戲的結合,基本的仍然是跑步,而且,跑步使身體進入一種積極的生命狀態,無論是代謝模式,還是激素水平,因此,跑步是最好的運動。還有人講,遊泳是最好的運動。我很喜歡遊泳,但是遊泳不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只是一種人體運動的補充。這些年鍛煉的經驗告訴我,跑步的強度要大許多,可以輕易改變人體的代謝模式和生命狀態,這是其他運動不容易做到的。

關於運動的錯誤觀念還有很多,當然,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但是,進行理性的討論還是十分有必要的。人體很神奇,我們了解的十分有限,還要不斷思考。想一想,你真的會站、會走、會坐、會跑、會臥嗎?

本段討論的主要是骨骼肌,由人體理性控制,那麽,遍布全身的平滑肌和心肌呢?是否存在上述的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意義上講,人體靜脈曲張就是錯誤使用平滑肌的結果,平滑肌、心肌等同樣需要休息和修復。

第三、神經系統方面的不當活動。

要想探討清楚這個問題,就要明白神經系統的狀態。我們知道,人體的一切活動基本都有神經系統參與,都是對人體本能、技能和個人認知體系的呼叫。應該講人體的神經系統始終在工作,只是工作的狀態在不斷的轉化而已。一般講,人體神經系統有兩個狀態,一是清醒狀態,就是人體的意識區接收資訊,而且不斷的處理資訊;二是睡眠狀態,就是人體的意識區關閉,很少有資訊輸入,而且也不再處理資訊。我們知道,人體神經系統的狀態都是人體激素水平的綜合反映,也就是人體情緒的反映,而激素主要是人體神經活動的產物或者是間接產物,這些激素引起人體相關器官動作,一起構成了人體的情緒。

這一切都是生物前進演化形成的,是高級有機生命共同的特點。人體進入睡眠狀態,相關活動減少,有關活動增加,這樣就導致相關激素水平的變化,從而帶動了相關代謝活動的發生,從而完成睡眠的功能。有了情緒的概念,有了情緒和神經系統狀態的關系,那麽,人體處於清醒狀態時,仍然可以劃分出許多狀態,諸如平靜、幸福、快樂、興奮、抑郁、煩躁、恐懼等等,這些不同的狀態都是不同激素水平的反映,都是不同人體活動導致的結果。我們希望,人體能夠及時轉換清醒和睡眠狀態,從而保持良好的清醒狀態。同時,我們希望,在清醒狀態時,人體能夠更多的保持平靜,當然,悲傷的時候要悲傷,高興的時候要高興,但是始終維持清醒的狀態,不失去理智。我想,這就是我們人體希望的狀態,凡是違背這個原則的活動就是不當的活動。

首先,進行一項活動的時間不要太長,尤其是指思考時間,要有一定的約束,否則,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當然也不能不輸入資訊,這樣的話,大腦也會面臨退化。

其次,要完善個人認知體系,改善人體資訊處理的路徑,從而改變活動,改變相關激素水平,達到情緒控制的目的。當然,需要進行一些技能的訓練,諸如冥想、靜坐等。站樁是一項動靜結合的好活動,有控制認知思緒的一面,也有改善人體代謝的作用。

第三,要改善人體資訊輸入的技能,主要是指聽、視、味、嗅以及體感等五項人體輸入功能。我認為這是人體的五項基本技能,似乎人體一出生就會,一直在使用,但是我們並不清楚其中的道理,或者不知道如何鍛煉保持應有的能力。歲數大了,視力、聽力等退化,一般認為是人體老化的正常現象,其實是缺乏正確鍛煉的結果。人體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這些功能也不例外,當然,使用是要有一定的強度的,要讓大腦明白要加強相關功能。多年來的視力訓練,治愈了老花,極大的改善了近視眼,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前面對健康的概念進行了兩種定義,進行了六項分析思考,拓寬了人體健康的理念,接著闡述了五類鍛煉方式,全面的分析了鍛煉的概念,然後,根據前進演化的理念,研究了人體的特點以及造成人體損害的因素。透過上述思考,我們對健康和鍛煉有了全面的認知。那麽,如何鍛煉呢?

我們知道,人體所有活動都是一種鍛煉方式,因此,可以這樣定義鍛煉,就是不同人體活動的安排,實作人體狀態的轉換,保持良好的情緒,維持人體各系統長期正常執行,從而積極完善個人認知體系,積極參與社會認知體系的構建,不負生命的輝煌。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能安排也不一樣。就自己現在的情況而言,一是跑步,維持運動代謝模式,激發人體的活力;二是冬泳,及時轉換大腦狀態,改善人體激素水平;三是寫作,進行認知鍛煉,實作自我價值。當然還會有一些其他安排,但是大的原則不變。

對於自己而言,透過本文的思考,獲得了新的洗禮,決定堅持「終身鍛煉,終身學習,終身工作,與個人生活融為一體」,不斷創造生命的輝煌。

結束語:又是一次艱苦的思維,又一次獲得了對人體新的認知。諸如一切動物前進演化動力就是生存與繁衍,人類了不起,在生存與繁衍的基礎上有了個人認知體系,從而有了認知外部世界的能力,從而有了新的追求。人體情緒是激素的綜合反映,恰恰成為有機生命的最大優勢,人工智能無法獲得,即使程式模擬,也是假的,無法讓人工智能獲得生命的感覺。還有許多,這些收獲讓我對生命充滿敬畏和好奇。這些思考的獲得取決於以下思維特點。一是基本的事實推理,找到底層的支撐,二是全分類分析,沒有漏項,三是與認知體系比較、判斷,實作邏輯的自洽他洽,四是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盡量保留思維的痕跡,盡量放飛思緒。

透過本文的撰寫,對於人體的健康與鍛煉有了全面的、深刻的理解,我相信這些認知都會進入相關的鍛煉實踐中,力爭早日成為上醫和中醫,防未病、治欲病,從而更好的鍛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學習和更好的工作,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

佳藝書齋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