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民小吃泡椒鳳爪竟然離不開民用核技術?多虧了鈷-60放射源,多虧了食品輻照技術,咱們才能隨時隨地開袋即食泡椒鳳爪?厲害了,沒想到泡椒鳳爪也這麽高科技。快來跟學姐一起邊吃鳳爪邊漲知識吧。
這幾天,栗子姐在瘋狂地買泡椒鳳爪。不為別的(咳咳,當然買了還是要吃),就為看一看不同品牌的泡椒鳳爪是不是真的都是用放射性物質處理過的。
什麽?放射性物質?難道泡椒鳳爪有輻射?
餵,冷靜,栗子姐可不是這個意思,你們不要腦洞開太大了。看,這是栗子姐買來(吃剩下)的不同品牌的泡椒鳳爪,看看包裝袋上是不是都印著「輻照食品」這幾個字。這表明這些泡椒鳳爪是用輻照技術,即利用鈷-60、銫-137等放射源進行的消毒滅菌。根據中國的相關食品規定,經過輻照處理的食品需予以明示。輻照技術處理過的泡椒鳳爪,保質期可以達到1~6個月甚至更長,而普通的鳳爪,如果不添加防腐劑,只能存放2~3天。
老實說,栗子姐以前吃泡椒鳳爪的時候從沒註意過包裝袋上的「輻照食品」四個大字,也不知道食品輻照技術。開始關註這件事,是因為此前看到了一篇【四川18枚俄羅斯鈷-60放射源退役,此前可給泡椒鳳爪殺菌】的新聞。當時,栗子姐就震驚了,原來一袋小小的泡椒鳳爪背後竟然有民用核技術的支撐,沒有核技術,我們連美味的泡椒鳳爪都吃不到!雖然常說核技術套用廣泛,離我們並不遙遠,但是相信很多人和栗子姐一樣,一提到核技術首先想到的還是核電廠,而對於輻照滅菌這類的民用核技術很陌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鈷-60與泡椒鳳爪的故事,來真切感受一下我們身邊的核科技。
四川退役鈷-60清理現場
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人類從此進入了研究和利用高能射線的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放射性同位素和電子加速器的研制成功,為輻射技術提供了簡單廉價的輻射源,促進了射線處理食品研究的發展。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輻射作用進行殺菌消毒的食品被稱為「輻照食品」,美國、前蘇聯、日本和歐洲各國對輻照食品開展了大規模研究。
1958年,蘇聯批準用鈷-60照射抑制馬鈴薯發芽,並在世界上首次批準經輻照處理的倉貯谷物可供人食用。1970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總署主持,世界衛生組織參與,24個國家共同制定了國際食品輻照計劃,對食品輻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研究,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認為輻照處理實質是一種物理過程,與熱加工和冷藏類似,並於1976年第一次無條件地批準了雞肉、番木瓜、馬鈴薯、草莓和小麥五種輻照食品,之後又相繼批準了輻照稻米、魚、洋蔥、香料、鮮豬肉等輻照食品。
工作人員需要從插滿放射源的井底把退役的棒狀放射源夾起放入準備好的鉛罐中。
1980年,這三個組織在日內瓦召開輻照食品衛生安全性聯合專家委員會,發表聲明:「對於任何食品,當其總體吸收劑量不超過10kGy時,沒有毒理學危害,不再要求進行毒理學實驗,同時在微生物學和營養學層面也是安全的」。可以說,這一聲明充分肯定了輻照食品的安全性,大大推動了輻照食品的商業化發展。這之後,又過了19年,至1999年,10kGy的標準也被突破,三組織的聯合研究認為超過10kGy的輻照對食品同樣不產生安全性問題。可見輻照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充分保證的。
輻照食品標識
說到這,需要解釋下鈷-60放射源和Gy這一核輻射單位。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放射性元素,這些放射性元素是不穩定的,原子核會釋放出粒子,變成另一種元素,這種現象被稱為衰變。鈷-60( 60 Co)就是一種放射性元素,衰變發射β射線和γ射線。其中,γ射線就是食品輻照技術的主角。γ射線是一種電磁波,具有較高的能量,穿透物質的能力強,一定劑量的照射能殺死寄生在食品表面及內部的微生物和害蟲;適當劑量的照射,還能抑制農畜產品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消除食品黴爛變質的根源。而Gy(戈瑞)是一個基本的計量學單位,描述物質吸收輻射能量的大小,指射線與物體發生相互作用時,單位質素的物體所吸收的輻射能量。1戈瑞相當於輻射授予每千克質素組織或器官的能量為1焦耳。
中國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進行食品輻照加工研究,經過五六十年的發展,有關理論、工藝和產業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根據資料,2005年中國已批準的輻照食品已包含7大類56個品種,輻照食品產量達到14.5萬噸,占世界輻照食品總量的36%,產值達35億元。近十年來,輻照食品產業規模更是迅速擴大。以泡椒鳳爪為例,據報道,川渝兩地鳳爪食品產業已達約200億元,基本都是靠鈷-60放射源進行消毒殺菌。
來源:李麗,王懷忠.中國輻照食品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輻射衛生,2015,24(3).
輻照技術在食品行業中,主要套用於食品的滅菌和殺蟲、鮮活食品的保鮮、延遲成熟或生殖成長、抑制發芽等。除了泡椒鳳爪,常見的輻照食品還有香辛料、冷凍食品、脫水蔬菜、熟畜禽肉、白酒、保健品等等。據統計,全球各地共計約有548種食品和調味品被批準可用輻照處理。
輻照技術在全世界能流行起來,是因為技術本身具有傳統技術無可比擬的優點:
1.無需接觸食品、無需開啟包裝,γ射線等能直接穿透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內部,快捷方便,也能避免生產過程中可能的二次汙染;
2.殺菌效果徹底,還可以根據產品的要求調節輻照劑量,達到不同的殺菌程度,直至完全滅菌;
3.低碳環保,與加熱和低溫儲藏相比,能節約70%~90%的能耗;
4.無殘留、無添加,比使用防腐劑等化學方法更加安全,也不會汙染環境;
5.不改變食品本身的溫度、濕度、外形和色香味等,最大程度保持食品的營養和風味。
要說輻照食品有什麽缺點的話,主要有兩點:一是容易讓不了解的人聯想到核輻射,擔心這類食品是否有放射性,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針對這個問題,其實上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進行了長期的深入研究,大量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證明,在一定劑量照射下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不產生有毒物質,更不會產生放射性(因為產品本身並不會接觸到放射源,只是接受了放射源產生的放射線的作用),對營養價值也沒有影響;二是中國對食品輻照行業的監管還有待完善,在輻照工藝標準、輻照食品標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還存在不足。
除了輻照滅菌保鮮,核技術在農業上的套用還有輻射誘變育種、輻射不育防治害蟲、低劑量輻射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並提高產量以及同位素示蹤技術在農業生態環境研究等方面的套用。以輻射誘變育種為例,我們利用放射性物質輻射農作物的種子、花粉、植株或枝條,引起農作物種子內部遺傳特性的改變,透過幾代的培育篩選獲得優良品種,如中國用鈷-60輻射培育出了魯棉一號、「原豐早」水稻等許多農作物新品種。
魯棉一號
怎麽樣,看到這裏,你是不是和栗子姐一樣感嘆於科技在「吃」這項人類永恒的事業中所作的傑出貢獻了?感覺不懂點這方面的科技知識,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了呢。感謝倫琴,感謝盧瑟福,感謝維拉德(γ射線發現者)……沒有科學家,哪這麽容易吃到這麽好吃的泡椒鳳爪。
學科學,愛科學,做合格吃貨!
(部份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