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正選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泡茶是講究技法的。
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
比如,同樣一款茶,在別人的手中,可以泡得香清甘活,鮮香醇爽。
而到了自己的手中,就變味了。
味道重,還苦澀。越喝越澀,怎麽喝都不好喝。
百思不得其解。
盤點了所有的變量,茶葉、蓋碗材質、蓋碗容量、水質、水溫、註水手法,出湯時間....都沒有問題。
但就是把同一款茶,泡出天翻地覆的兩種味道來。
抓耳撓腮許久,還是想不明白其中的根結。
堪稱世紀大謎題。
【2】
其實,問題的核心,在於出湯的手法。
是的,是出湯這個環節出了問題。
正常情況下,我們會把泡茶時所使用的手法,分為兩步,一步是註水的手法,一步是出湯的手法。
在大多數人的理解裏,出湯的手法很簡單,不過就是註水,合蓋,出湯。
三步驟。
這樣理解也沒錯。
只是,在出湯這個環節裏,要註意的一個重點就是,出湯有沒有出幹凈。
這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註意到的環節。
初學者總是以為,把茶湯倒出來,從蓋碗中倒進公道杯裏,就可以了。
熟知,僅僅這樣,是遠遠不夠的。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裏,並不是完結,把蓋碗中的茶湯全部倒進公道杯裏,才是整個出湯過程的結束。
請註意人「全部」這個詞匯。
全部,意味著一滴不剩,意味著不僅僅是把大部份茶湯倒出來就完事。
【3】
在日常泡茶的實踐中,最容易發生的沖泡事故便是,茶湯很難全部倒幹凈。
尤其,很多時候人們還想不到蓋碗中的茶湯並沒有全部倒幹凈。
很多時候我們泡茶,看到蓋碗中再也倒不出茶湯了,便以為整個沖泡流程結束了。
其實,我們被茶湯和茶葉聯合起來欺騙了。
茶葉在未沖泡之前,是幹燥的。
它裝在箱子裏的時候,它剛剛從箱子裏被拿出來的時候,是一股子濃郁的幹燥植物氣息。
它從裏到外,都是幹透了的。
繼而沖泡,沸水沖泡它,它的細胞壁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而漸漸破裂、開啟,吸入沸水,把內質混合在水當中,成為一杯茶湯。
同時,它的細胞也在沸水的充盈下漸漸膨脹,增大,像一個個球,鼓鼓的。
這些變化都是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我們肉眼可見的只是,茶葉的條形變大號了,梗粗了,葉胖了。
連鎖反應就是蓋碗中的茶葉的體積,變大了。
這些膨脹起來的體積,把蓋碗的空間給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份,密密匝匝,擋住了蓋碗中的各種通道。
於是,出湯之時,湯水能流出來的路徑,就相對單一,相對較少,相對較窄。
於是,就會有一部份的湯水,被漸漸變大的葉片擋住,在大部份水傾泄入公道杯之時,它們被阻擋在蓋碗當中,成為了留守兒童。
【4】
這些流不出來的殘余的水分,在蓋碗放回茶桌之後,沈到了蓋碗的底部。
它們與蓋碗底部的茶葉沈在一起,浸泡著底部的茶葉,讓它們持續著,大量地釋放出內質。
不出三五分鐘,這些殘余的水分中的內質就變得非常之多。
等到下一沖註水時,殘余的水分便與新註入的水混合在一起,在出湯時倒出來,進入公道杯中。
成為下一沖茶湯。
而這些摻和了上一沖殘余水分的下一沖茶湯,滋味便極為不正常了。
上一沖殘余水分中的過度釋放的物質,讓茶湯變得過濃,過重,苦澀。
怎麽喝都不好喝。
並且,這股苦澀味還會積累起來,一沖濃過一沖,最後,整個口腔都是苦的。
雖然到五六沖之後回甘會非常迅猛,非常濃郁,但前幾沖的苦,還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這就是前兩沖出湯時,殘余水分惹的禍。
也是我們出湯時,沒有完全瀝幹茶湯而惹的禍。
【5】
為了有效地防止把一款鮮香醇爽的茶,泡出苦澀味來,建議列位看官多多修煉沖泡手法。
除了之前強調過的註水手法、出湯時間之外,盡量完全瀝幹茶湯,也是急需要掌握的技巧。
只有瀝幹了茶湯,才能避免大量的物質提前釋放,過量浸出,影響我們的喝茶體驗。
這個技能要掌握並不難。
出湯的時候多抖幾次就可以了。
實在不行,開蓋檢驗一下,發現有余水,再出一次便可。
不要嫌麻煩。
為了喝到好喝的茶湯,些許小技,自該學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註【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