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原第一大省,比廣東人更懂喝湯?

2024-06-25美食

中原第一大省,比廣東人更懂喝湯?

湯食「王國」,並不只有廣東,其實河南也不遑多讓!

河南人愛喝湯,連見面打招呼都要問一句: 「喝湯某?」 (喝湯了沒有?)在他們看來,「喝湯」和「吃飯」同樣重要,幾乎一天三頓都不可缺少,因為他們的湯並不是單純的湯湯水水,而是一道道貨真價實的「硬菜」。

不同於廣東靚湯的精致細膩,河南人的湯樸素實用,胡辣湯驅寒、牛羊肉湯飽腹、sha湯暖胃暖心......這些湯食滋潤了中原大地的幹燥,也連線著遠走他鄉的遊子對故土的記憶。

古老的中原大地,原來是隱藏的湯食「王國」。

提起河南的特色湯類面食, 胡辣湯 肯定是首屈一指。「胡」字,一般認為是指胡椒,「辣」指的是胡椒、姜粉的辣味。

一口下去,胡椒狂放的味道攜著熱辣滾燙的湯汁讓騰騰熱氣直沖天靈蓋;再品一口,厚重的鹹香之味夾雜著各種食材的味道翻滾入腸,留下唇齒生津的回甘。

就這樣一口接著一口,一碗下去便大汗淋漓、疲勞頓消,河南人生生不息的一天又開始了。

胡辣湯 | ©河南衛視

在胡辣湯的江湖中, 逍遙鎮 是一個地標性的存在。這個周口西華縣的小鎮,靠胡辣湯統一了河南人的味蕾,並因此名滿天下。

走在逍遙鎮的大街上,10米之內,便能看到一家胡辣湯店,家家顧客盈門,即使到了上午十點鐘,依舊人聲鼎沸。

據說逍遙鎮胡辣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當時禦廚以少林寺「醒酒湯」和武當「消食茶」為基礎,熬制出色香味俱佳的湯羹,被宋徽宗賜名為 「延年益壽湯」 。後來,禦廚趙杞因戰亂南逃至逍遙鎮,隱居於此,將「延年益壽湯」的技藝帶到了這裏,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胡辣湯。

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傳承人高群生正在制作胡辣湯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帶著「皇家禦用」光環的逍遙鎮胡辣湯,制作過程極為講究,需要極致的耐心與細致。

首先,挑選新鮮的鴨肉和豬骨,經過煮燉的過程,使得肉湯濃郁香甜;然後,將鴨肉和豬骨撈出,再倒入雞蛋、面粉等調料,用火慢慢熬煮而成;最後,將胡椒面、香菜、蔥花等輔料加入,使其口感更加豐富。

這樣的慢工細活兒,煲出了回味無窮的胡辣湯,讓河南人無論走到哪裏都要想辦法回來喝一口。2018年,逍遙鎮胡辣湯登上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2021年,被收錄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

牛肉胡辣湯 | ©瀾瀾

時移勢易,胡辣湯也在各地發展出不同的特色。

漯河北舞渡 燉肉胡辣湯 吸收了回民的飲食烹飪習慣,湯鮮肉爛,食材豐富,喝一口香辣綿口,回味無窮。

北舞渡燉肉胡辣湯 | ©漯河釋出

濮陽 白胡辣湯 則以白胡椒制作,色澤白潤,面筋呈現絮狀,猛一看有點像白粥,但是喝上一口,那種熱、香、酸、辣充斥著五臟六腑和毛孔,溫中散寒,提鮮開胃。

看似寡淡實則酸辣爽口的白胡辣湯 |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開封 素胡辣湯 也是一絕,裏邊雖沒肉,但是喝起來卻比肉香,看著有種透明的純白,特別是裏邊的手洗面筋,挑逗著人們的味蕾,鮮美辛辣。

開封素胡辣湯 | ©開封美食玩樂

說起洛陽,悠久的歷史文化撲面而來,五千年文明史和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讓洛陽人內建中原文明的厚重。但有一件事,可以化解這份厚重,把洛陽人的松弛感拉滿,那就是 「八大湯」

不像用來接待外賓的洛陽水席,八大湯是洛陽人的家常菜,街頭巷尾、家家戶戶都可見其蹤影。「早晨一碗湯,神仙也不當」,多少古今興廢事,都在早晨這一碗湯裏化為日常生活的點滴。

洛陽 「湯都」 之名,也由此而來。

剛盛出的一碗洛陽不翻湯 | ©雲海路漫漫

牛肉湯 有洛陽「湯中之王」的美譽,以純湯打底,做工考究,煮湯前須將牛骨放進清水中泡24小時,並且不斷更換泡骨的水,直到水完全清澈,再將牛骨頭下鍋煮,但不放任何佐料,這樣煮出來的湯,潔白如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湯的香醇。

洛陽牛肉湯 | ©圖蟲:jxxnet

羊肉湯 也是盛名在外的洛陽美食,主料是羊腿骨,一般每天晚上將大量敲開的羊骨置於近一人深、直徑兩米開外的大鍋內,加入清水和自制香料,湯燒沸後,通宵達旦地用文火熬煮。

洛陽羊肉湯講究味鮮、肉肥、湯清。

選擇肥壯的山羊,當天宰殺,當天下鍋,是為「味鮮」;一羊一鍋,定量加水,煮出來的羊肉不肥不膩,是為「肉肥」;不勾芡的原湯,不膻不腥,味道剛好,是為「湯清」。

洛陽羊肉湯配餅絲 | ©洛陽旅遊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

作為洛陽三大肉湯之一, 驢肉湯 也是洛陽本地人喝得較多的湯類,制作時將驢肉切片,用油煸炒至變色,再加入調料和清水燉煮,或伴食、或下酒都很相宜。驢肉湯裏除了驢肉,最具特色的就要數「驢白血」了,顏色比豬血淡一些,口感清脆爽滑,營養豐富。

洛陽驢肉湯 | ©洛陽旅遊

雜肝湯 可能是八大湯中最有個性的,臭中帶香、鹹辣咂舌。

主要原料是牛或者 羊的肝、肚、肺、腸子 等,在大湯鍋中熬制成湯底,湯鍋底部連著調制雜肝湯的鐵鍋,開啟湯鍋下面的閘門,滾燙的清湯就流到大鐵鍋中,然後將「撇湯油」、牛油、辣椒油倒到鐵鍋中化開,再放入用大料、鹽、味精混合的調料,一鍋雜肝湯就調制成功了。

雜肝湯 | ©洛陽旅遊

豆腐湯 是洛陽湯中唯一的全素湯,以白豆腐為主料、姜為輔料,再調入些稀稀的面糊,盛湯入碗時,加入粉條、油豆腐絲兒、青菜等配料,再添上一勺辣椒油,香氣便氤氳開來,引人饞涎欲滴。

丸子湯 則是唯一主要售賣時間是晚上的湯食,可入湯的丸子包括 牛羊肉丸、豬肉丸、豆腐丸、豆面丸、焦炸丸和魚丸、蘿蔔丸 等等,吃起來有葷有素、有焦有軟、有脆有綿,別有風味。

洛陽豆腐湯 | ©洛陽旅遊

不翻湯 是湯中唯一夾雜主食的湯,距今已有120余年歷史。

所謂「不翻」就是在鏊子上烙成的綠豆薄餅,因為在烙制時不用翻動而得名,兩張做好的「不翻」,加上各樣的菜品,再澆上一勺濃香的高湯,滋味濃厚。

不翻湯中的不翻餅 | ©洛陽旅遊

涼粉湯 是唯一保留在過年習俗中的湯食,需要提前將涼粉做好,切成塊備用,同時在除夕晚上準備好配菜,包括肉類和蔬菜,精髓在於一定要放一勺農歷二十九煮肉時的肉湯,最後在大年初一早晨五點熬制成湯,以此開啟新一年。

牛肉丸子涼粉湯 | ©洛寧宣傳

豫東平原上的商丘,是 「中國唯一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古城」 ,商湯在這裏建都,王亥在這開創華夏商業貿易先河。或許因為與水有緣,雖未冠以湯都之名,商丘的各色湯食卻也聞名遐邇,是商丘人不管走到哪裏都不會淡忘的故鄉記憶。

如果要選一種在河南人心目中能夠媲美胡辣湯的湯食,那麽商丘夏邑的 sha湯 一定是不二之選。

商丘古城 | ©盧文

相傳由乾隆賜名,但是sha字在各種字典中均未收錄,只留下了sha這個讀音(亦或讀作sa)。這種湯看起來並不起眼,實際制作起來繁復而考究。

主料是當地的肥羊、蒸牛肉、土雞,輔料是小茴、白芷、草豆菀、高良姜、桂皮、丁香、生姜、大蔥、胡椒、麥仁等十多種中草藥。

制作時要先以大火煮,然後又用文火熬,經過一夜的熬制,再以面糊勾芡,出鍋時放入香油、香醋、香菜即可食用。因為營養豐富、生津和胃、除濕祛寒等功效,sha湯被視為冬秋季進補的佳品。

sha湯 | ©百姓文化雲

夏邑不僅是孔子祖籍之地,也是著名的長壽之鄉,民間流傳夏邑的特色美食都具有益壽延年之效,sha湯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

大部份夏邑人的一天,都是由一碗熱氣騰騰的sha湯開啟的。淩晨五點天還不亮,早餐店裏就會聚集起不少食客。 一碗sha湯配上水煎包,就是當地人的早餐標配 ,也是漂泊在外的夏邑遊子無不想念的家鄉味道。

包子就sha湯是最經典的吃法 | ©河南省文化館

同樣有長壽之鄉美譽的商丘寧陵縣,也有一道被認為有益壽延年效果的湯食—— 哨子湯

在以面食為主的豫東,哨子湯的主要原料卻是小米。制作時,先要將小米磨成漿,然後配以鮮雞湯、羊油、粉條,再加上茴香、姜、花椒、味精、食鹽等佐料熬制而成。

食用時,在碗裏澆上特制的牛肉精哨子和辣椒油,鮮美可口、不腥不膻、香而不膩、余味綿長。因為喝時要放在嘴邊吹一下,所以稱作「哨子湯」。

哨子湯 |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在寧陵縣,哨子湯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文化。每逢節日和慶典,人們便喜歡聚集在一起,哨子湯是聚會慶典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人們喜歡就著一碗哨子湯,分享節日的喜慶與歡樂,以後不管走得多遠,都記著這節日的溫馨。

信陽,這座位於河南最南邊的城市,因為山水秀麗、風光旖旎,總被認為更像荊楚之地,「含鄂量」超標。

信陽的美食,也有一股魚米之鄉的味道。

信陽南湖灣與茶山 | ©王浩

與春申君和黃歇淵源甚深的潢川名吃 雙柳魚丸湯 可謂坐實了信陽的「含鄂量」。

潢川縣是春秋黃國故裏、黃姓發源地,也是楚國名臣春申君黃歇的故鄉。據傳,黃歇受楚頃襄王委派出使秦國議和,行至家鄉(今潢川雙柳樹鎮附近)時病倒,一連數日,水米難進。

村中一汪姓老者聽說後便自告奮勇為黃歇做了一道魚丸藥湯,黃歇喝了後頓覺有了力氣,連食數日,身體很快康復,於是這道湯便因與黃歇的不解之緣而聲明遠播。

汪師傅雙柳魚丸湯 | ©汪師傅雙柳魚丸湯公眾號

傳說是否真確已無法考證,不過雙柳魚丸湯確實征服了當地人的胃。這道湯的制作非常精細,先要用上好鮮魚制魚丸,還需大骨熬湯並適當加入中草藥、當地豆巾、小酥肉、粉皮等,兩相調和之後不僅湯鮮味美,還具有補氣強身的功效,常被潢川人作為款待賓客時的壓軸菜。

放點豆筋再加蛋,一碗魚丸湯中食材萬千 | ©汪師傅雙柳魚丸湯公眾號

南灣湖是珍藏於信陽人心頭的一枚青玉, 清燉南灣魚 便是這秀麗風光的精華,撩撥著食客舌尖上催之欲開的味蕾,成為信陽菜中的招牌。

這道湯制作時需將整個魚頭放入陶罐,取清澈的湖水,在竈台上慢慢地煨燉,直到魚頭湯漸漸變成奶白色;當整個湯汁浸滿鮮香的魚味時,往魚湯中放入幾片大茴(藿香)葉,調起獨特的香味。

「獨憐清燉美,鮮嫩醉秋風」,奶白色的魚湯,鮮香味純,亦湯亦菜,一鍋上桌,熱氣騰騰,讓人暖意頓生。

肥美的南灣魚 | ©舌尖上的信陽

羅山大腸湯 可能是少數能讓人想起信陽的河南內容的湯食。

這道湯的主材是豬中精品淮南豬的大腸,輔以豬血、水豆腐,配各種秘制調料燉制而成,加以荊芥或小蒜苗,別具一番風味。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巡查到信陽羅山,晌午時分路過一農家,聞到了香氣撲鼻的大腸湯,頓感神清氣爽,連吃幾碗,贊不絕口,大腸湯就此聲名鵲起,歷代相傳。

時至今日,在羅山當地仍流傳這樣的說法:「日啖大腸二三碗,不妨長作羅山人」。每天清晨,一碗大腸湯就一碗大米飯,再喝一瓶啤酒,已經成為羅山原生的一道街頭風景,常使初來乍到的外地旅客驚嘆——這個吃法,「含鄂量」也是真的很高呀!

羅山大腸湯 | ©圖蟲:咖啡加點糖

河南湯食,亦菜亦飯亦湯,一如廣袤中原,低調、大氣、包容萬千,一口下去,各種滋味都在心間。 喝湯,既是刻在河南人DNA中的習慣,也是中原大地上人間煙火的韻味。

如果你來到河南,不妨和當地人一起喝一碗河南特色的湯,絕對不輸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