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福州的美食,都是「第二口美味」

2024-05-05美食

供圖 丨鄭春發

有福之州 幸福之味

作者丨 陳文波 吳軍

朗讀丨張蓓

對於剛到榕城的外鄉人來說,福州的飲食真是一個讓人又恨又愛的存在。

這裏的飲食偏甜,就算炒個青菜,也會擱點糖。郁達夫就曾說:「福州食品的味道……簡直是同蜜餞的罐頭一樣,不雜入一粒鹽花。」福州人的口味也偏淡,去吃宴席,一上菜大多數都是湯湯水水。就算炒盤,端上來的菜肴也讓許多重口味的愛好者直呼:「真的是太淡了。」

事實上,福州的美食大抵都是「第二口美味」。正如過日子要找耐看的「第二眼美女」一樣,日常的飲食,福州菜最合適不過了,第一口可能不太適應,時間長了,你會慢慢喜歡上這種平常味道。

「第二口美味」裏重視的是食材和養生,在那湯湯水水裏,你嘗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真味,在平平淡淡的味道裏,講究的是少油少鹽的健康。至於那愛放糖的習慣,現在已經改良很多了。

佛跳墻,燉的是傳奇

知道佛跳墻的人很多,但知道佛跳墻是閩菜的人卻不多。在福州,佛跳墻是一個傳奇,是這座城市飲食的象征。

關於佛跳墻的故事有很多,諸如乞丐殘羹亂燉、富家女山珍海味一鍋煮,高僧聞香跳墻等等,非常具有傳奇色彩。比較靠譜點的說法還是源自清朝光緒年間,當時福州官銀局的一個官員為了討好福州布政使司周蓮,下了大血本,由夫人下廚,將雞肉、鴨肉等20多種原料放入紹興酒壇中,精心煨制而成葷香的菜肴。周蓮嘗後贊不絕口,事後,命衙廚鄭春發參觀學習。回衙後,鄭春發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取名稱為「福壽全」。

後來,鄭春發自己開了家「聚春園」菜館,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出一壇菜肴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秀才聞香陶醉。有人即席吟詩作賦,其中有詩句雲:「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佛跳墻就此定名。

當然,也有人說了,甭管說得天花亂墜,佛跳墻的本質就是一壇子亂燉。只不過也只有在福建,才能找到那麽多豐富的食材,將海參、鮑魚、魚翅、花膠、鴿蛋、花菇等十幾種奢侈材料燉成一壇。更難得的是,食物本來相生相克,佛跳墻卻能將各自味道中和起來,只留下醇厚美妙的滋味令人咂舌。一盅湯汁滿滿,飽浸著功夫和感情的佛跳墻是多麽可貴,難怪能登堂入室,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某種意義上說,佛跳墻也像極了福州這座城市的性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閩東人、閩南人、莆仙人、客家人雲集在這座省會城市,不管以前說什麽方言,城市裏最流行的還是普通話。要中和這麽多的方言,這座城市沒有魅力可不行。

主播 | 張蓓

作品選自【尋味八閩】

海峽文藝出版社

「海博夜讀」期待您的作品,如果您有想要分享的文章或圖片,歡迎投稿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在這裏等您。

來源:海博TV

編輯:陳起越、楊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