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這樣的修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一開始,你看到一壺茶香滿室的好茶,噴香撲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
後來你喝過許多茶了,當看見一壺茶,就會下意識的考慮:這是單從還是紅茶?這香氣是蜜蘭香還是鴨屎香?這茶焙火如何?
最後你再看到一壺茶,看到的就是茶,噴香撲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
但是為什麽你不會再情不自禁的考慮了呢?
因為你深知自己隨時可以判斷出一壺茶的好壞,而且也是確實已經喝過了太多的茶。
茶的諸多不如意處不加介懷,而是去專心感受那具有共性的美妙部份。
想要眼觀外形識產地工藝,鼻嗅葉塵辨年份,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磨練的。
把喝茶當作一項學習,想著獲得最全的知識,掌握每種茶的門路,為的就是喝到好茶。
但是,茶人所追求的最大智慧,不應該只是像學者專家,有著出口成文的茶知識,有著豐富的泡茶技巧。
更多的是對每一種茶抱有赤子之心,以謙虛的態度向茶葉討教,感知每一片茶葉,欣賞茶水交融漸漸溢位的美好。
有多少茶友一心沈浸在茶中,可是啊,由於茶的種類,制作工藝,年份,貯存甚至是不同茶友的沖泡習慣,都會使茶擁有不同的形與味。這是吃茶的學問。
何不把內心放空,誠心誠意接納杯中的茶,無論優點缺點。最終喝入嘴裏的,都是你所未知的探索。
一樣的茶,即使天天重復飲用,喝到的也不一定是一樣的味道。
每一次的約會,茶都以新的面目示人,給喝茶人新鮮感、好奇感。
會喝茶的人,內心對茶早已有一套系統的品鑒方法,容易把喝到的味道歸入一種固定的模式,就很難喝出新滋味。
以「不會喝茶」作態,掙脫常年喝茶框架的束縛。
這種無意的束縛既捆綁了茶葉自味的展示,也悄悄地影響了你品茶時所得到的美好。
「會」是一種理解,帶著主觀的認識去看待茶;「不會」則撇開了這種關系,空出內心的位置迎接面前的好茶,就像相識多年的一對老友重新結識。
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我們乃一介凡人行走於紅塵中,因喝茶而能身心愉悅便是一種幸福。
有大智慧的茶人,即使是喝茶多年,仍對茶有著如初結識般的好奇,珍惜手中的每一杯茶。
所以喝茶最大的智慧,應該是不會喝茶。
來源:閑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