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安徽十大面條,來看看你都吃過了嗎?

2024-07-26美食

徽州又稱新安,地處於黃山和天目山脈間,山水人文系之,粉墻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築與之徽文化相得益彰,故有「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美譽。

另外由於四面群山環繞,長期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民俗環境,培育出自己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俗和民情。

安徽地處中原地帶,天然的地理位置融入了東西南北各地的飲食文化,徽面既取於東西南北飲食文化眾家之所長,又彰顯出自己獨特的地域性風味,同時更是融入了徽文化的記憶和沈澱,成為現代人接受的面食新品種。

合肥小刀面

小刀面,起源安徽池州市沿江一片,小刀面制作要放幾個小時才能用,用大面皮壓實後用刀裁切成細細的條,裁切出來面條個個有銅絲的粗細,放入滾水中稍加汆燙即熟。

清人有詩贊雲:「不托(面條)絲絲軟似綿,美湯煮就含腥鮮,嘗來巨碗君休詫,七絕應輸此盎然。」 簡單的用醬油制湯,講究的用雞湯、魚湯、排骨湯、細滑入味,鮮香四溢。

小刀面我要的是湯面,湯底是高湯熬的,特別的濃郁好喝,我一次喝光了,面條真是嘎嘎筋道,晶瑩剔透的,看著都很有嚼勁,配菜也很不錯,幾大塊肉,很入味很香哈,老板獨家的配料,才能做出這味道,端上來,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直咽口水,早上起來來上一碗,渾身都是暖洋洋的。

爐橋雞絲面

爐橋雞絲面是安徽省定遠縣爐橋鎮的特色傳統面食,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美味的口感而聞名。

爐橋雞絲面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由方氏家族的一位才子所創,為了孝敬母親而制作,因此得名「孝面」,後經傳承稱為「爐橋手搟面」。

早上起來吃上一大碗,心裏都是暖乎乎的,愛喝湯的我可真是找對地方了,清澈鮮美的湯底,配上一碗手搟的面條,真是過癮呀,還有那雞絲很香又不柴,每一根都很入味。

太和板面

太和縣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太和羊肉板面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太和板面也稱為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的一種特色小吃;該菜品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

太和板面——這真是大名鼎鼎呀,可以說無人不知吧,我喜歡吃寬的,覺得有筋道,裏面再加上一根腸,一個獅子頭,一張幹豆腐,辣椒那不必說,必須多加,能加多少加多少,就喜歡那一口,

那湯香味濃郁,裏面還會加上一些秘制的香料混合在一起,讓人聞了就忍不住要流口水,吃的時候,再多加上一把辣椒,那味道無敵了!

淮北燙面

淮北燙面,作為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面食,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鮮美的口感,成為了淮北地區家喻戶曉的美食。燙面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古代,這裏的人們就已開始制作燙面,並逐漸將其發展成為一種地方特色美食。隨著時間的推移,淮北燙面的制作工藝不斷得到完善和創新,成為了當地的一大美食特色。

淮北燙面面條很細很細,吃了一口很滑溜還有筋道,沒想象的那麽軟,裏面還有肉沫,這應該是老板的秘方了,吃起來巨香哈,還有那羊油辣椒,這可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想一想都流口水,真想馬上就吃上一碗解解饞。

淮南牛肉面

淮南牛肉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當時河南人李洪成在淮南任督軍時,常用牛肉湯招待家鄉客人,後來這道美食逐漸在當地流行開來。

淮南人吃牛肉面是有講究的,吃面有「三到」。

第一,顏色。清燉濃醇無浮油,紅燒有適當添加的醬油和辣豆瓣熬煮出來的豐盈色澤,誘惑力十足。

第二,香氣。濃醇鮮香,沒有膻雜味道,聞得出牛肉獨有芬芳,令許多路人聞香而來。

第三,味道。這是關鍵,熟爛適中,沒有膻騷味,紅燒口味能吃得到適當添加的調味料,散發的滋味,淮南牛肉面的成敗也在此。

淮南牛肉面只能說每一口都是滿嘴的牛肉香,湯特別好喝,我加了三勺辣椒油都喝光光了,面條很細也很筋道,牛肉巨多,吃起來一點也不柴,很入味還有嚼勁,老板一點也不摳門,再來一張酥餅簡直就是絕配。

安慶炒面

安慶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中下遊地區,是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上,安慶曾是重要的商業和文化中心。安慶炒面。這種炒面在安慶以及周邊地市常見,如池州,再遠基本鮮有蹤跡,算是一種地方特色美食。

其面條又粗又圓,形狀略像意大利粉,是現成的濕面,這種面得趁熱吃,涼了就有些腥氣了,據說是因為用的鴨油的原因。

安慶炒面——聽朋友介紹來嘗嘗的,果然是名不虛傳呀,我來的是火腿腸炒面,面條炒的很油汪汪的很入味,有勁道還爽口,裏面的配菜是豆芽,也是我的最愛,吃了這麽多次炒面,這碗真的挺好吃的。

蕪湖蝦子面

蝦籽面,是安徽一道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傳統小吃,曾經是安徽蕪湖當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甚至只能在生病、生日時才能吃到,而如今,卻已經成為尋常百姓的「平價享受」。

是采用長江中青蝦的籽,配以多種佐料,制成膏湯,再加手工揉制成面,煮制而成。面有韌性,味極鮮美,營養價值高。

蕪湖蝦子面,湯是這碗面條的特色,把蝦子攪拌到湯裏,吃起來鮮香的口感,筋道又爽滑的面條,一碗色白湯清、味濃的蝦子面端上來,那晶瑩剔透的蝦子與面條的結合,簡直是絕配,每一口都是鮮美至極。

阜陽格拉條

格拉條,也叫格拉面,是安徽省阜陽地區漢族傳統小吃。堪稱阜陽人的意大利粉。相傳與蘇東坡有關,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

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gé lā),而這種類似面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而因其顏色金黃、面形粗壯,也叫「金條面」。

喜歡吃麻醬面的不要錯過,看著加了那麽多麻醬,以為會很膩,吃到嘴裏一點那種感覺沒有,越吃就越香,裏面的荊芥第一次吃,味道真是特別,像是香菜的清香,有很像是薄荷的清新味。

當塗大肉面

當塗大肉面,又稱205大肉面,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落戶於205國道當塗段,客人主要是路上跑車人,大肉面汁濃味醇、肥而不膩,名聲漸漸傳開,也因而得名「205大肉面」、「當塗大肉面」。

如今,當塗大肉面已經是馬鞍山眾多小吃中備受市民青睞的佳品之一。

當塗大肉面,大肉肥瘦相間,吃進嘴裏,醬香十足,入口即化,滿嘴裏都充斥著肉香,肥肉香滑,瘦肉不柴,面條勁道彈牙。

渦陽幹扣面

渦陽幹扣面是安徽省亳州市渦陽地區的一種獨具風味的漢族傳統面食,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面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攪拌以後即可。

幹扣面已成為渦陽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有過往商賈來渦必吃幹扣面,不吃幹扣面枉來老子故裏之說。

渦陽幹扣面,一看放了這麽多辣椒會很辣,吃起來沒有想象中那麽辣,不辣很香那種,拌開了在吃,面條是堿水面,有點硬但是還可以,我這人比較喜歡,加上靈魂配菜豆芽,直接就開始幹飯。